不同的原子电子数不同,其等于此元素的原子序数。
1、原子:指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称为元素。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上,原子核外分布着电子,电子跃迁产生光谱,电子决定了一个元素的化学性质,并且对原子的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所有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组成元素,每种元素大多有一种不稳定的同位素,可以进行放射性衰变,可以视为全能量载体,对光子、热、电子具有逻辑作用。
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离原子核越远能量越低,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最多有7层,第一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2个,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 4个,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容易失去 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基态碳原子有2个单电子。碳的基态原子核外有2未成对电子。2p轨道中最多容纳6个电子,现在有2个,先占据单个的,所以有2个未成对。因为C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所以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2。1s22s2这4个电子是成对的,而2P2这2个电子是未成对电子。故碳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
原子每层电子的数量,是由原子的电子轨道理论推出的
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
1.泡利不相容原理,指在原子中不能容纳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2个电子。
2.能量最低原理就是在不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核外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能量最低的轨道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也就是尽可能使体系能量最低.
3.洪特规则是在等价轨道(相同电子层、电子亚层上的各个轨道)上排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s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p轨道6个,d轨道10个……
1层为1s2,2个电子;2层为2s22p6,8个电子;3层为3s23p63d10,18个电子……
恩……这个……我是学化学专业的,可能解释的很深。
我不知道你读几年级,如果只是高中以下的话,记住一个公式:2n^2
就可以了,n为电子层数,2n^2就是这一层能容纳的电子数量。
是有两个价电子(本人主修化学,否定回答者:wby1986
-
经理
四级的说法)
氧的一个是-2价如:h2o
另一个是-1价如:na2o2(过氧化钠)......+..
原因可以用电子式来说明,h2o的电子式是:h+o+h(加号表示两点,下同)
.....................+..
o的周围本来是6点{氧最外层电子数为6),得到了2个氢的电子,所以显-2价
...................+.+
另一个,na2o2的电子式是:na离子〔+o+o+〕na离子.......
...................+.+........两个o以共价键结合的原因都只得到了1个钠的1个电子,所以显-1价
有情提示:氟只有1个价电子,是-1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