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在古代叔的意思(古代伯仲叔季是什么意思 该怎么使用)

时间: 2023-03-22 09:39:34

在古代叔的意思

在古代“叔”是兄弟的意思。

在古代叔是为兄弟的意思排行老三,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孟"为最长,"季"为最幼。伯(孟)、仲、叔、季一家有兄弟数人,在给他们起名字的时候,有意用上“伯(孟)、仲、叔、季”等字,以示长幼有序;这种习惯作法,如果从西周初年算起,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伯”是排行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

古代伯仲叔季是什么意思 该怎么使用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古人的名字,尤其是距离年代较远的古人,他们的名字叫起来会让人感觉很奇怪,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古人的姓名与我们现在的姓名差别很大。而我们也知道,古人会用“伯仲叔季”来指代家中孩子的排行,但是具体应该怎么用,经常会让人摸不着头脑。那么,伯仲叔季到底应该是怎样的用法,如何使用?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很多成语典故广为流传。我们常听到古人,用“伯仲”一词形容实力相当,不相上下。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还有谁能像诸葛亮一样写出如此千古雄文。那么,“伯仲”连同“叔季”起源何处,还有什么释义呢?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意思是兄弟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尊卑有序。

“伯”的本义是“没有兄长的男子”,就是老大的意思,在古代与“孟”字通用,现在一般称呼比父亲年长一些的男子。“伯,把也,把持家政。”在古代按宗法社会里,一般常以长子继承父位当家,就一国而言,当国者则把持国政。如春秋五霸,即“伯”“霸”通用,指把盟国奉为霸主,也就是盟主的意思。唐代后汉语“伯”成了官长、贵族的称呼。

“仲”的本意在《释名》中解释:“仲,中也,言位在中也。”这个叫法至今还留在云南白语里,“仲子”指二儿子,“仲女”指二女儿。司马懿,字仲达,排行第二。其长兄:司马朗,字伯达;三弟:司马孚,字叔达;四弟:司马馗,字季达。

以此类推,“叔”指年少,现常用于称呼父亲弟弟,“季”指年幼最小的,不一定排行第四。汉高祖刘邦排行老三,因为他最小,所以又以刘季为字,他当了皇帝以后,曾经得意洋洋地对父亲说:“今某业之所就,孰与仲多。”意思是我老幺比老二强。

《论语·微子》:“周有八士:伯达、伯叔、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䯄。”三国时期,孙坚给四个儿子取名就是按这排的: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另外,《春秋命历序》:“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

除了表示兄弟排名,“伯仲叔季”还表示事物的顺序,比如唐朝诗人李邕的《陇关游奕使任令则碑》:“《礼》《乐》《诗》《书》,伯仲叔季。”还泛指四季“春夏秋冬”:即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在古代,女子出嫁前是没有名字的,周礼中有“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的规定。未婚姑娘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区分排行。如古书所记仲子、叔姬,意思是子家的二女儿,姬家的三姑娘。所以,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并不是姓孟,而是指姜家的大女儿。

看看诸位姓名里是否有“伯(孟)仲叔季”,将来给孩子取名别弄错了,如有异议,欢迎留言。

“伯”、“仲”、“叔”、“季”各是什么意思?

“伯”,本义是长子。许慎《说文解字》:“伯,长也。”引申为排行第一,指兄弟中最年长的,就是“老大”。《豆棚闲话》第七则:“伯曰曹丕,字子桓;仲曰曹彰,字子庄;季曰曹植,字子建。”曹丕、曹彰、曹植都是曹操的儿子,曹丕是老大,所以称“伯”。“伯”也可以用於女子的排行,指姊妹中最年长的。《诗经·邶风·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伯姊”就是大姐。
“仲”,本义是“中”。许慎《说文解字》:“仲:中也。”《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在四仲,则岁星行三宿。”高诱注:“仲,中也。四中,谓太阴在卯、酉、子、午四面之中也。”引申为排行第二,就是“老二”。《诗经·大雅·烝民》:“保兹天子,生仲山甫。”“仲山甫”是鲁献公的第二个儿子。“仲”也用於女子的排行。《诗经·邶风·燕燕》:“仲氏任只,其心塞渊。先君之思,以勖(xù)寡人。”高亨今注:“仲氏,古代长子长女称伯称孟,中子中女称仲。”(任:姓。只:语气词。勖:助,这裏是“匹配”的意思。寡人:我,国君的自称。)
“伯”和“仲”经常连用,表示兄弟的排行。《太平广记》卷一九三引杜光庭《虬髯传》:“问其姓。曰:’张。问伯仲之次。曰:’最长。”“伯仲之次”就是兄弟排行的序次。引申为对年长男子的敬称。班固《白虎通·姓名》:“五十乃称伯仲者,五十知天命,思虑定也,能顺四时长幼之序,故以伯仲号之。”还可以引申为兄弟的代称。尤袤《全唐诗话·卢渥》:“轩冕之盛,近代无比,伯仲四人,咸居显列。”“伯仲四人”就是兄弟四人。再引申为指关系密切的人。孔尚任《桃花扇·骂筵》:“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王季思等注:“伯仲,本指兄弟,这裏意指朋党。”(东林:指明末东林党。)再引申为指关系密切的事物。曹寅《秋饮》诗:“且看大小《雅》,伯仲本同系。”由“兄弟”还可以引申为比喻人或事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曹丕《典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叔”,本义是“拾取”。《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qū),采荼薪樗(chū)。”毛亨传:“叔,拾也。”(苴:蔴子。荼:苦菜。薪:砍柴。樗:木名。)“叔”,表示比父亲年少的父辈,即“叔父”,是它的假借义。后来假借义成了常用义,本义反而消亡不用了。“叔”由表示比父亲年少的父辈“叔父”引申为在兄弟排行中表示第三。《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贞索隐:“崔浩云:’伯、仲、叔、季,兄弟之次。”“叔”在“伯”、“仲”之后,是第三位。
“季”,本义是“少子”,即最小的儿子。许慎《说文解字》:“季,少称也。”段玉裁注:“叔、季皆谓少者,而季又小於叔。”所以班固《白虎通·姓名》说:“季者,幼也。”引申为表示排行第四或最后的、最小的。《仪礼·士冠礼》:“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郑玄注:“伯、仲、叔、季,长幼之称。”“伯仲叔季”,“季”在第四。“季”也可用於女子的排行。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生三子,一男二女。男三岁夭死。长女嫁亳州永城尉姚挺,其季妹十岁。”“季”,指最小的女儿。“季妹”就是最小的妹妹。
“孟”,本义是“列为首位”的意思。许慎《说文解字》:“孟,长也。”引申为兄弟姊妹中排行居长的。孔子是老二,字仲尼,他的哥哥叫“孟皮”。“孟女”就是长女。春秋时,齐为大国,齐姓姜,故称齐君的长女为“孟姜”。引申为泛称各国的长女。《诗经·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孟姜矣。”郑玄笺:“孟姜,列国之长女。”“孟姜”,因常与“美”连在—起(如上例),因而后代又引申为泛称美貌女子。徐复祚《投梭记·姿劫》:“如云女,如云女,颜如孟姜;秦淮裏,秦淮裏,宛如濮上。”。

叔父和叔叔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古代叔父比叔叔很广泛流行

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古代可作口头称呼。古代以伯(孟)、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孟)为长子,仲为次子,叔为三子,季排行最末。
现代词语“叔叔 ”是对父亲弟弟的尊称,对于和父亲年纪相仿的人的礼貌称呼。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