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温度计怎么使用(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时间: 2023-02-22 12:11:18

温度计怎么使用

温度计使用方法有三种:

一、用腋下测量。

方法:使用前先将体温计读数甩到35摄氏度以下,然后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下最顶端后夹紧,保证水银和皮肤密切接触。5至10分钟后取出体温计。

二、采用口腔测量。

采用口腔测量的方法:先将体温计度数甩到35摄氏度以下。注意要将体温计放在舌头下,稍用力压住,含3至5分钟。

三、采用肛门测量。

1、婴儿采仰卧抬腿或趴卧姿势,儿童及成人采侧卧姿势。

2、使用前要先将温度计度数甩到35摄氏度

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每次测得体温、脉搏数值在相应坐标上标出,以直线与前次连接,形成曲线图形。标记时要求点园、线直。

1、体温从35℃~42℃,每1大格为1℃,每小格为0.2℃,在37℃处以红横线明显标出,以便辨识。

2、体温一律以实际测量所得数值记录,不得将腋温加上0.5℃或将肛温减去0.5℃折算记录。

3、具体标识为:

4、口腔温度以兰点表示。

5、腋下温度以兰叉表示。

6、直肠温度以兰圈表示。

7、物理降温后测得的体温以红圈表示,划在原体温的同一纵格内,以红虚线与物理降温前体温相连。

8、体温不升者,于35℃横线下用兰钢笔纵行记录“不升”。

9、不论记录何种体温,应将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用蓝笔连成曲线,除体温不升或拒试外,体温曲线不应中断。

10、物理降温后的下一次测得的体温应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

扩展资料:

1、使用水银温度计(玻璃制)前,先握住顶端,快速甩动一下,使水银降至35.5℃以下。如果你担心这个动作会摔掉或打断温度计,可以在床上作。

2、吃喝完毕后,至少等30分钟,才测量体温。因为吃东西会改变口温,因而影响正确的读值。

3、体温计最普遍使用方法是放腋窝处测量,注意放腋窝处不要露出水银,应将水银放中间,靠紧腋窝上部。水银温度计的水银是有毒的,使用过程中要小心,水银温度计不能让小孩自己使用和玩。温度计试用后应用酒精擦拭消毒。

4、有的体温计是口腔测量的,那是口腔测量专用的,将体温计合于舌下的凹陷处(左右皆可)。这部位较接近能反映体内核心温度的血管。以嘴唇固定温度计,而不是用牙齿。以鼻呼吸,勿用口呼吸,以免室温影响读值。将温度计含于舌下至少3分钟(有些专家偏好5--7分钟)。

5、有的地方和医院,测量幼儿体温,会取肛温。肛温通常比口温高1度左右。肛温计较短,前端的球形较圆。

6、使用后,以冷的肥皂水清洗温度计。切勿用热水清洗。也勿存放在靠近热源的地方。

7、使用电子温度计时,应依照说明书的指示。使用完毕,应以温的肥皂水清洗管尖,或用酒精擦拭。应避免将水溅到读值表上。记得每两年换一次电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理降温

温度计怎么用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

(一)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

1.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用手拿温度表的一端,可以避免手的温度影响表内液体的胀缩。如果温度表的玻璃泡碰到容器的底或壁,测定的便不是水的温度;如果不等温度表内液柱停止升降就读数,或读数时拿出水面,所读的都不是水的真正温度。)

注意:在测温前千万不要甩

(二)临时测定室内外的温度时

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端,等温度计内的液柱停止升降时,再读数;

2.读数时,视线也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3.如果长期测定室外的温度,要把温度计挂在背阴通风的地方。

以上是美德时官方网站上的信息说明,你自己也可以在百度上搜美德时,上他们的官方网站上看更详细的说明的。
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

1.观察它的量程——能测量的温度范围,如果估计待测的温度超出它能测的最高温度,或低于它能测的最低温度,就要换用一只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否则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或者测不出温度值。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以便用它测量时可以迅速读出温度值。

规则2:在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是: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法一:

1、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每一小格 对应的温度值);

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