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如下:
温峤死了妻子。他的从姑母刘氏家正逢战乱流离失散,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很是美丽聪明。从姑母把她嘱托给温峤,请他寻找婚配对象。温峤私下有自己娶她的意思,回答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像我这样差不多的,怎麼样?从姑母说:经过丧乱衰败之后活下来的人,要求不高,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足以安慰我晚年,那里敢希望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呢?这不几天,温峤回复从姑母说:已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门第大致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于是送去玉镜台一座,作为聘礼。从姑母非常高兴。成婚以后,行了交拜礼,新娘用手
1. 《温峤娶妇》译文 原文:
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以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
翻译:
温峤死了妻子。他的从姑母刘氏家正逢战乱流离失散,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很是美丽聪明。从姑母把她嘱托给温峤,请他寻找婚配对象。温峤私下有自己娶她的意思,回答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像我这样差不多的,怎麽样?」从姑母说:「经过丧乱衰败之后活下来的人,要求不高,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足以安慰我晚年,那里敢希望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呢?」这不几天,温峤回复从姑母说:「已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门第大致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於是送去玉镜台一座,作为聘礼。从姑母非常高兴。成婚以后,行了交拜礼,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障,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果然像我所预料的。」玉镜台,是温峤做刘琨的长史,北征刘聪时得到的。
2. 温峤娶妇 译文 温峤死了妻子。
他的从姑母刘氏家正逢战乱流离失散,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很是美丽聪明。从姑母把她嘱托给温峤,请他寻找婚配对象。
温峤私下有自己娶她的意思,回答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像我这样差不多的,怎麽样?"从姑母说:"经过丧乱衰败之后活下来的人,要求不高,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足以安慰我晚年,那里敢希望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呢?"这不几天,温峤回复从姑母说:"已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门第大致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於是送去玉镜台一座,作为聘礼。
从姑母非常高兴。成婚以后,行了交拜礼,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障,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
果然像我所预料的。"玉镜台,是温峤做刘琨的长史,北征刘聪时得到的。
3. 温娇娶妇文言文阅读答案 世说新语·假谲篇第九温峤娶妇【原文】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
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故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婿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
姑大喜。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衫,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
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译文】温峤死了妻子。
他的从姑母刘氏家正逢战乱流离失散,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很是美丽聪明。从姑母把她嘱托给温峤,请他寻找婚配对象。
温峤私下有自己娶她的意思,回答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像我这样差不多的,怎么样?”从姑母说:“经过丧乱衰败之后活下来的人,要求不高,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足以安慰我晚年,那里敢希望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呢?”这不几天,温峤回复从姑母说:“已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门第大致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于是送去玉镜台一座,作为聘礼。
从姑母非常高兴。成婚以后,行了交拜礼,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障,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
果然像我所预料的。”玉镜台,是温峤做刘琨的长史,北征刘聪时得到的。
4. 温峤娶妇,请哪位大师帮忙翻译一下,并解释重点字词,谢谢 温公丧妇。
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以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
」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
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
翻译为,温峤死了妻子。他的从姑母刘氏家正逢战乱流离失散,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很是美丽聪明。
从姑母把她嘱托给温峤,请他寻找婚配对象。温峤私下有自己娶她的意思,回答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像我这样差不多的,怎麽样?"从姑母说:"经过丧乱衰败之后活下来的人,要求不高,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足以安慰我晚年,那里敢希望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呢?"这不几天,温峤回复从姑母说:"已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门第大致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
"於是送去玉镜台一座,作为聘礼。从姑母非常高兴。
成婚以后,行了交拜礼,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障,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果然像我所预料的。
"玉镜台,是温峤做刘琨的长史,北征刘聪时得到的。
5. 古文温侨娶妇阅读题 原文: 温公丧妇。
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以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
」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
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
温峤死了妻子。他的从姑母刘氏家正逢战乱流离失散,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很是美丽聪明。
从姑母把她嘱托给温峤,请他寻找婚配对象。温峤私下有自己娶她的意思,回答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像我这样差不多的,怎麽样?"从姑母说:"经过丧乱衰败之后活下来的人,要求不高,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足以安慰我晚年,那里敢希望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呢?"这不几天,温峤回复从姑母说:"已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门第大致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
"於是送去玉镜台一座,作为聘礼。从姑母非常高兴。
成婚以后,行了交拜礼,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障,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果然像我所预料的。
"玉镜台,是温峤做刘琨的长史,北征刘聪时得到的。
1. 温峤娶妇 翻译 翻译: 温峤死了妻子。
他的从姑母刘氏家正逢战乱流离失散,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很是美丽聪明。从姑母把她嘱托给温峤,请他寻找婚配对象。
温峤私下有自己娶她的意思,回答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像我这样差不多的,怎麽样?」从姑母说:「经过丧乱衰败之后活下来的人,要求不高,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足以安慰我晚年,那里敢希望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呢?」这不几天,温峤回复从姑母说:「已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门第大致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於是送去玉镜台一座,作为聘礼。
从姑母非常高兴。成婚以后,行了交拜礼,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障,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
果然像我所预料的。」玉镜台,是温峤做刘琨的长史,北征刘聪时得到的。
2. 《温峤娶妇》译文 原文:
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以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
翻译:
温峤死了妻子。他的从姑母刘氏家正逢战乱流离失散,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很是美丽聪明。从姑母把她嘱托给温峤,请他寻找婚配对象。温峤私下有自己娶她的意思,回答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像我这样差不多的,怎麽样?」从姑母说:「经过丧乱衰败之后活下来的人,要求不高,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足以安慰我晚年,那里敢希望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呢?」这不几天,温峤回复从姑母说:「已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门第大致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於是送去玉镜台一座,作为聘礼。从姑母非常高兴。成婚以后,行了交拜礼,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障,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果然像我所预料的。」玉镜台,是温峤做刘琨的长史,北征刘聪时得到的。
3. 温峤娶妇,请哪位大师帮忙翻译一下,并解释重点字词,谢谢 温公丧妇。
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以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
」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
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
翻译为,温峤死了妻子。他的从姑母刘氏家正逢战乱流离失散,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很是美丽聪明。
从姑母把她嘱托给温峤,请他寻找婚配对象。温峤私下有自己娶她的意思,回答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像我这样差不多的,怎麽样?"从姑母说:"经过丧乱衰败之后活下来的人,要求不高,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足以安慰我晚年,那里敢希望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呢?"这不几天,温峤回复从姑母说:"已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门第大致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
"於是送去玉镜台一座,作为聘礼。从姑母非常高兴。
成婚以后,行了交拜礼,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障,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果然像我所预料的。
"玉镜台,是温峤做刘琨的长史,北征刘聪时得到的。
4. 温娇娶妇文言文阅读答案 世说新语·假谲篇第九温峤娶妇【原文】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
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故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婿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
姑大喜。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衫,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
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译文】温峤死了妻子。
他的从姑母刘氏家正逢战乱流离失散,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很是美丽聪明。从姑母把她嘱托给温峤,请他寻找婚配对象。
温峤私下有自己娶她的意思,回答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像我这样差不多的,怎么样?”从姑母说:“经过丧乱衰败之后活下来的人,要求不高,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足以安慰我晚年,那里敢希望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呢?”这不几天,温峤回复从姑母说:“已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门第大致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于是送去玉镜台一座,作为聘礼。
从姑母非常高兴。成婚以后,行了交拜礼,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障,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
果然像我所预料的。”玉镜台,是温峤做刘琨的长史,北征刘聪时得到的。
5. 孔愉字敬康文言文翻译 孔愉,字敬康,会稽山阴人也。愉年十三而孤,养祖母以孝闻,与同郡张茂字伟康、丁潭字世康齐名,时人号曰“会稽三康”。吴平,愉迁于洛。惠帝末,归乡里,行至江淮间,遇石冰、封云为乱,云逼愉为参军,不从将杀之,赖云司马张统营救获免。东还会稽,入新安山中,改姓孙氏,以稼穑读书为务,信著乡里。后忽舍去,皆谓为神人,而为之立祠。永嘉中,元帝始以安东将军镇扬土,命愉为参军。邦族寻求,莫知所在。建兴初,始出 *** 。为丞相掾,仍除驸马都尉、参丞相军事,时年已五十矣。以讨华轶功,封余不亭侯。
帝为晋王,使长兼中书郎。于时刁协、刘隗用事,王导颇见疏远。愉陈导忠贤,有佐命之勋,谓事无大小皆宜谘访。由是不合旨,出为司徒左长史,累迁吴兴太守。沈充反,愉弃官还京师,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太常。及苏峻反,愉朝服守宗庙。初,愉为司徒长史,以平南将军温峤母亡遭乱不葬,乃不过其品。至是,峻平,而峤有重功,愉往石头诣峤,峤执愉手而流涕曰:“天下丧乱,忠孝道废。能持古人之节,岁寒不凋者,唯君一人耳。”时人咸称峤居公而重愉之守正。
咸和八年,诏曰:“尚书令玩、左仆射愉并恪居官次,禄不代耕。端右任重,先朝所崇,其给玩亲信三十人,愉二十人,禀赐。”愉上疏固让,优诏不许。后导将以赵胤为护军,愉谓导曰:“中兴以来,处此官者,周伯仁、应思远耳。今诚乏才,岂宜以赵胤居之邪!”导不从。其守正如此。由是为导所衔。
后省左右仆射,以愉为尚书仆射。愉年在悬车,累乞骸骨,不许,转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句章县有汉时旧陂,毁废数百年。愉自巡行,修复故堰,溉田二百余顷,皆成良业。在郡三年乃营山阴湖南侯山下数亩地为宅草屋数间便弃官居之送资数百万悉无所取病笃遗令敛以时服乡邑义赗一不得受。年七十五,咸康八年卒。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贞。
(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八》)
【参考译文】孔愉,字敬康,是会稽山阴人。孔愉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因奉养祖母以孝顺闻名,与同郡人张茂字伟康、丁潭字世康齐名,当时人称他们“会稽三康”。吴被平定后,孔愉移居到洛阳。惠帝末年,回家乡,走到江淮之间,遇上石冰、封云作乱,封云逼迫孔愉当参军,(孔愉)不顺从,封云要杀他,靠封云的司马张统营救得以免死。向东回到会稽,躲进新安山中,改姓孙,以种地读书为业,在乡里很有信誉。后来忽然离去,乡人都以为他是神人,为他立祠庙。永嘉年间,元帝开始以安东将军的身份镇守扬州之地,任命孔愉为参军。家乡亲族寻找他,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建兴初年,才出来接受召见。任丞相,接连授任驸马都尉、参丞相军事,这时已经五十岁了。因讨伐华轶的功劳,封为余不亭侯。
皇帝做晋王时,长期让他兼中书郎。当时刁协、刘隗当权,王导很是被疏远。孔愉陈说王导的忠贤,有辅佐创立大业的功勋,还说无论事情大小都应该向他咨询。因为这件事不符合晋王的意旨,外任司徒左长史,多次升迁至吴兴太守。沈充谋反,孔愉弃官回到京师,拜授御史中丞,迁任侍中、太常。到苏峻反叛时,孔愉身穿朝服守住宗庙。当初,孔愉做司徒长史时,因平南将军温峤的母亲亡故,遭逢乱世不得归葬,就不超越他的品级。到这时,苏峻被平定了,而温峤立了大功,孔愉前往石头见温峤,温峤拉着孔愉的手流泪说:“当今天下时局动乱,忠孝之道衰废。能保持古人的节操,在艰难的情况下也不改变的,只有您一个人罢了。”当时人都称温峤居公卿位而能推崇孔愉恪守正道的德操。
咸和八年,诏书说:“尚书令陆玩、左仆射孔愉都能恪尽职守,俸禄微薄。尚书令责任重大,是先朝所重视的,赐给陆玩亲信三十人,孔愉二十人,皇帝的赏赐。”孔愉上疏再三推辞,皇帝颁发诏书不答应他的请求。后来王导将要任赵胤为护军,孔愉对王导说:“自中兴以来,担任这个官职的,是周伯仁、应思远。现在确实缺乏人才,怎么能让赵胤来担任这个职务呢!”王导没有听从。他就是这样恪守正道。因此被王导怨恨。
后来撤销左右仆射,任孔愉为尚书仆射。孔愉已到了七十岁,多次请求退休,但都没有得到许可,转任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句章县有汉代时的旧堤岸,毁弃几百年了。孔愉去巡视,修复旧堤,灌溉土地二百多顷,都成了良田。在郡中三年,才在山阴湖南侯山下几亩地中建造住宅,几间草房,就弃官去居住。赠送数百万钱,都不收取。病重,遗嘱让用平常的衣服入殓,乡邻赠送的助葬用品,一样也不准接受。七十五岁,咸康八年去世。追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贞。
6. 谁知道这篇古文的译文 玉镜台聘婚 原文: 温公丧妇。
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以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
」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
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
翻译: 温峤死了妻子。他的从姑母刘氏家正逢战乱流离失散,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很是美丽聪明。
从姑母把她嘱托给温峤,请他寻找婚配对象。温峤私下有自己娶她的意思,回答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像我这样差不多的,怎麽样?」从姑母说:「经过丧乱衰败之后活下来的人,要求不高,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足以安慰我晚年,那里敢希望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呢?」这不几天,温峤回复从姑母说:「已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门第大致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
」於是送去玉镜台一座,作为聘礼。从姑母非常高兴。
成婚以后,行了交拜礼,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障,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果然像我所预料的。
」玉镜台,是温峤做刘琨的长史,北征刘聪时得到的。
7. 世说新语王夷甫妇 规箴第十之八、王夷甫妇
(原文)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预人事。夷甫患之而不能禁。时其乡人幽州刺史李阳,京都大侠,犹汉之楼护,郭氏惮之。夷甫骤谏之,乃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卿不可。”郭氏为之小损。
(译)王夷甫(王衍)的妻子,是郭泰宁(郭豫)的女儿,头脑愚笨却性情暴烈,贪得无厌,爱干预别人的事情。王夷甫为此事发愁却束手无策。当时他的同乡,幽州刺史李阳是京城的侠客,就像汉朝的楼护,郭氏惧怕他。王夷甫屡次规劝郭氏,并且说:“不只是我说你不好,李阳也说你不好。”郭氏就有所收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