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是唐朝的人。文成公主简介:
文成公主,625年生,汉族。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间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营养得以长足发展。
文成公主是唐朝人。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时期人物,她以唐太宗女儿的身份和亲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在吐蕃也就是现在的西藏期间为我们的藏族同胞的文明发展做出突出的历史贡献,因此自古以来就是藏族同胞心中的菩萨倍受崇敬。
唐太宗贞观年间,松赞干布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也就是现在的气喘松藩县;这时候的唐朝国富兵强,于是派兵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十分赞赏羡慕,他上书向唐廷求婚。
唐太宗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答应他的请求,在宗室之中选了一位通晓诗书的女子封为文成公主;文成公主自幼饱读诗书,带着对吐蕃的无限好奇,应允了这门婚事。唐太宗觉得只有对吐蕃加强笼络才能保证大唐西南边陲的稳定,因此要对吐蕃从经济到文化上给予帮助,使吐蕃在感激中追随大唐。
扩展资料:
文成公主的主要功绩:
1、唐蕃友好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间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营养得以长足发展。
永徽元年,松赞干布逝世,文成公主继续在吐蕃生活达30年,致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以及推进藏族文化的功绩,至今仍以戏剧、壁画、民歌、传说等形式在汉藏民族间广泛传播。文成公主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
2、藏地发展
《吐蕃王朝世袭明鉴》记载,文成公主的陪嫁有有“释迎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有很多烹技食物,各类饮料,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用以分别善与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治404种病的医方100种,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
松赞于布于河源迎亲,文成公主带来的金质释迦佛等身像,是藏族人民崇拜的圣物。
文成公主笃信佛教,在逻些建造小昭寺,协助泥婆罗(今尼泊尔)尺尊公主修建大昭寺。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到吐蕃的释迦牟尼像至今仍保存在大昭寺,而大昭寺前的公主柳,传说为其亲手所栽。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的200多年间,吐蕃和唐朝之间使臣和商人依然往来频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是唐朝的。
文成公主祖籍山东济宁市任城,汉名无记载,是李唐王室远支宗室女,小小的宗室之女自然比不上皇家公主显贵,故而关于她的一切,在史籍上并没有特别详尽的记载。只有在她成年许婚吐蕃之后,她才被为世人所知。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至此,“文成公主”名扬天下,和唐代历史上那些飞扬跋扈赫赫有名的公主一起被载入史册。
文成公主的主要功绩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间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营养得以长足发展。
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逝世,文成公主继续在吐蕃生活达30年,致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以及推进藏族文化的功绩,至今仍以戏剧、壁画、民歌、传说等形式在汉藏民族间广泛传播。文成公主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