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优盘性能的因素:
1、主轴转速:硬盘的主轴转速是决定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的决定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同时也是区别硬盘档次的重要标志;
2、寻道时间:该指标是指硬盘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而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
3、硬盘表面温度:该指标表示硬盘工作时产生的温度使硬盘密封壳温度上升的情况;
4、道至道时间:该指标表示磁头从一个磁道转移至另一磁道的时间,单位为毫秒;
5、高速缓存:该指标指在硬盘内部的
主要看硬盘容量,转速,缓存容量和速度。现在主流的硬盘转速为7200,缓存容量为16MB,缓存速度150M/S.当然还要看硬盘类型。 小型机同中高档服务器一样,为了使硬盘能够适应大数据量、超长工作时间的工作环境,一般采用高速、稳定、安全的SCSI硬盘。
1、现在的硬盘从接口方面分,可分为IDE硬盘与SCSI硬盘(目前还有一些支持PCMCIA接口、IEEE 1394接口、SATA接口、USB接口和FC-AL(FibreChannel-Arbitrated Loop)光纤通道接口的产品,但相对来说非常少);IDE硬盘即我们日常所用的硬盘,它由于价格便宜而性能也不差,因此在PC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个人电脑上使用的硬盘绝大多数均为此类型硬盘。另一类硬盘就是SCSI硬盘了(SCSI即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由于其性能好,因此在服务器及其小型机上普遍均采用此类硬盘产品,但同时它的价格也不菲,所以在普通PC上不常看到SCSI的踪影。
2、从容量上分,市场上一般有10GB,20GB,40GB,60GB,80GB,120GB,160GB,200GB甚至更大的多种规格。
同PC服务器类似,小型机上使用的硬盘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1、速度快
2、可靠性高
3、多使用SCSI接口
4、可支持热插拔等
一、根据容量,120GB以上的固态硬盘比较合理。
二、根据读写速度,固态硬盘最大的卖点就是具备高速的读写速度。
三、参考固态硬盘颗粒,固态硬盘颗粒有三种类型,分别为SLC、MLC、TLC。其中SLC颗粒最好,广泛用于高端固态硬盘当中,MLC颗粒次之,写入次数在1万次左右,是目前主流固态硬盘颗粒类型,最差的为TLC颗粒。
四、根据品牌,其中前十大品牌分别为三星、浦科特、金士顿、影驰、闪迪、Intel、威刚、OCZ、金胜维。
五、接口方面判断,在选购SSD
1、主轴转速:硬盘的主轴转速是决定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的决定因素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同时也是区别硬盘档次的重要标志。
2、寻道时间:该指标是指硬盘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而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3、硬盘表面温度:该指标表示硬盘工作时产生的温度使硬盘密封壳温度上升的情况。
4、道至道时间:该指标表示磁头从一个磁道转移至另一磁道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5、高速缓存:该指标指在硬盘内部的高速存储器。目前硬盘的高速缓存一般为512kb~2mb,scsi硬盘的更大。购买时应尽量选取缓存为2mb的硬盘。
6、全程访问时间:该指标指磁头开始移动直到最后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块所用的全部时间,单位为毫秒。
7、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该指标名称也叫持续数据传输率(sustainedtransferrate),单位为mb/s。它是指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一般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线密度(指同一磁道上的数据容量)。
8、连续无故障时间(mtbf):该指标是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单位是小时。一般硬盘的mtbf至少在30000小时以上。这项指标在一般的产品广告或常见的技术特性表中并不提供,需要时可专门上网到具体生产该款硬盘的公司网址中查询。
9、外部数据传输率:该指标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它是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率。在广告或硬盘特性表中常以数据接口速率代替,单位为mb/s。目前主流的硬盘已经全部采用udma/100技术,外部数据传输率可达100mb/s。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