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2年,文县辖15个乡,包括丹堡乡、刘家坪乡、玉垒乡、范坝乡、中庙乡、口头坝乡、尖山乡、临江乡、梨坪乡、舍书乡、桥头乡、堡子坝乡、石坊乡、石鸡坝乡、天池乡;文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因沿用古文州之文而得县名,位于甘肃省最南端,与四川、陕西交界处,地处秦巴山地,是甘肃的南大门,东南与四川省青川县、平武县接壤,西邻四川九寨沟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北接武都区,面积5000平方公里,人口24、09万人,辖4镇、15乡、1民族乡,305个行政村。
文县属于甘肃省陇南市。
文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因沿用古文州之文而得县名,位于甘肃省最南端、与四川省、陕西省交界处,地处秦巴山地,是甘肃的南大门。截至2021年10月,文县辖20个乡镇,305个行政村,总面积49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1万亩 。
文县地处西秦岭山脉,南秦岭山带,境内海拔在550-4187米之间,属亚热带北缘山地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素有“陇上江南”、“甘肃的西双版纳”等美誉,拥有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文县也被誉为“大熊猫的故乡”,境内大熊猫数量约占全国数量的十分之一,拥有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园区、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文县尖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注意事项:
文县管辖范围:城关镇、碧口镇、尚德镇、中寨镇、临江镇、桥头镇、梨坪镇、天池镇、堡子坝镇、石坊镇、石鸡坝镇、丹堡镇、中庙镇、范坝镇、铁楼藏族乡、刘家坪乡、玉垒乡、口头坝乡、尖山乡、舍书乡。共20个地区。
陇南市管辖范围:武都区、成县、文县、宕昌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徽县、两当县。共9个地区。
文县,位于甘肃南部,与川、陕交界,东南与四川青川、平武县接壤,西邻四川九寨沟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北接武都县,总面积4994平方公里,辖两区,25个级(镇),304个行政村,有汉、藏、回、满、朝鲜等民族,总人口24万。文县辖3个镇、16个乡、1个民族乡:城关镇、碧口镇、尚德镇、铁楼藏族乡、丹堡乡、刘家坪乡、玉垒乡、范坝乡、中庙乡、口头坝乡、尖山乡、临江乡、黎坪乡、舍书乡、天池乡、桥头乡、堡子坝乡、石坊乡、石鸡坝乡、中寨乡。
文县历史悠久,秦以前俱属氐羌,汉置阴平道,三国时魏阴平郡,南北朝时建阴平国,北周明帝封“文”置州,明洪武四年降州设县,古时称“阴平”。
文县西高东低,东西长约217公里,南北宽约156公里,最高海拔4187米,最低海拔550米,山地约占总面积的90%,境内白龙江、白水江由西至东穿流而过,汇入嘉陵江。
文县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形成了亚热带、温带、寒带叠次镶嵌的不同气候类型区。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260天左右,降水量400--800毫米。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气候特点,适宜于南北多种动植物繁衍生栖。
文县地处内陆腹地,属秦巴山区,地形独特,构造复杂。境内山高林密,江河纵横,素有“陇上江南”之誉,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地形的复杂性和气候垂直分布的多样性,天然造就了丰富的生物种群。已查明的野生植物多达数万种,尤以出产中药材著称,素有“千年药乡”之美誉,野生动物达1661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62种,属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世界珍稀野生动物的主要分布地区。发展特色种植和特种养殖潜力巨大。
境内已探明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有20多种,100余处。其中储量大、品位高的有金、铜、硅石、锰、重晶石、大理石等。矿产业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境内中国四大天池之一的洋汤天池,景色秀美,风光迷人;碧口水库,高峡平湖,水天一色,大熊猫驯养场、黄龙寺隔山相映,一线相通,形成了具有最佳选择性的旅游热线。
国道212线从文县东西贯通,两条省道和十多条县乡道路与国道连接,南达成都、重庆,西连九寨沟、黄龙寺,北通武都、兰州,形成了县内外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数字程控电话网城乡贯通,数字移动通讯设施完备,有线电视网向农村扩展,城镇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