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强运用能力,流传下来的文言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文约意丰,含蓄蕴藉,语言讲究推敲,注重精练,色彩鲜明,譬喻形象。有利于语言运用。
2、提升作文水平,古人写文章,非常重视文章的布局谋篇,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波澜起伏中见出巧妙,含蓄蕴藉中透着虚实,简约而不失谨严,质朴而不失形象。经常阅读,自会文思敏捷,文如泉涌,久而久之,作文水平自会产生质的飞跃。
3、增加人文积淀,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学生多读文言文,能激发热爱并承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热情。
首先,文言文可以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语言与文字不同,不识字的农民也可能有非常丰富的语言,识字的读书人有可能是个哑巴。文言文,尤其是一些经典,是我们文化的正源,是我们的祖先曾经使用过的语言和文字,在其后的几千年的时间里,语言的变化可能是天翻地覆,但是,由于文言文的存在,由于文言文被作为教材、被作为考试范围,使得语言的变化被限定在了一个源头之下,这样使得文化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得以延续。白话文的缺点恰恰在于他是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没有一个正宗,现在来看新文化运动主将的“白话文”同样觉得不够白话,而这些“白话文”里的“白话”又演变成为另外一种白话,以至于现在出现了所谓“用身体写作”的作家了,这难道是新文化运动的初衷吗?这难道是文化吗?这样下去的话,文字都会消失。
其次,文言文以言简意赅,微言大义为鲜明特征,要想写出好的白话文作品,一定要有的文言文功底,以文言文为基础,这样才能做到“一(文言文)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白话文)”,难道《西游记》那样的优秀作品不是白话文吗?朱熹先生所说的“唯有源头活水来”是非常有道理的,而这恰恰是上个世纪新文化运动所忽略了的,也是致命的缺点。
再说上个世纪的文化运动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领袖、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儿时都是接受的文言文教育,应该说他们都是文言文教育的受益者,这一点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当然,他们可能只是一部分能够从文言文教育的“缺点”中走出来的,另外一部分都接受不了文言文的“缺点”,但是那会能够接受教育的人本来就少,相对于那么多的人才来说,文言文的教育还是成功的,也可以这么说,恰恰是文言文的“缺点”成就了他们。
不过就我读文言文来说,它对我的吸引主要是由于:
1.精炼简洁.我觉得这是文言文最大的特点.就拿论语来说,本来多么简洁明了.被翻译后不知所云.
2.有韵律感.比如论语,翻译过去在翻译回来,韵味大变,
1、学习文言文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学到很多有关历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类知识能够终生收益无穷;
2、古文的名篇佳作,不仅是教育人的宝贵精神食粮,而且作为文学艺术范本,可以教会一代学子写文赋诗,提高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语言能力;
3、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以后在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能自然地运用出来;
4、背诵文言文不仅能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继承温柔敦厚、乐儿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
5、学习文言文,尤其那些名篇、名句都是人生哲理、中国魂,字不虚设,一篇顶若干篇,优秀的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