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货法的局限性:订货点法能够为企业正常生产提供足够的原料,但是会有库存积压现象。
订货点法对原料的要求较高,要求原料具有以下特点:
1、对各种物料的需求是相对独立的。
2、物料需求是连续发生的。
3、提前期是已知的和固定的。
4、库存消耗之后应立即补充。
5无法很好的解决何时定货的问题。
订货点法库存管理的策略很多,最基本的策略有4种:①连续性检查的固定订货量、固定订货点策略,即(Q, R)策略;②连续性检查的固定订货点、最大库存策略,即(R, S)策略;③周期性检查策略,即(t, S)策略;④综合库存策略,即(t, R, S)策略。
1. (Q, R)策略
该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对库存进行连续性检查,当库存降低到订货点水平R时,即发出一个订货,每次的订货量保持不变,都为固定值Q。该策略适用于需求量大、缺货费用较高、需求波动性很大的情形。
2. (R, S)策略
该策略和(Q, R)策略一样,都是连续性检查类型的策略,也就是要随时检查库存状态,当发现库存降低到订货点水平R时,开始订货,订货后使最大库存保持不变,即为常量 S,若发出订单时库存量为I,则其订货量即为(S-I)。该策略和(Q, R)策略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订货量是按实际库存而定,因而订货量是可变的。
3. (t, S)策略
该策略是每隔一定时期检查一次库存,并发出一次订货,把现有库存补充到最大库存水平S,如果检查时库存量为I,则订货量为S-I。经过固定的检 查期t,发出订货,这时,库存量为I1,订货量为(S-I1)。经过一定的时间(LT),库存补充(S-I1),库存到达A点。再经过一个固定的检查时期 t,又发出一次订货,订货量为(S-I2),经过一定的时间(LT-订货提前期,可以为随机变量),库存有达到新的高度B。如此周期性检查库存,不断补 给。
该策略不设订货点,只设固定检查周期和最大库存量。该策略适用于一些不很重要的、或使用量不大的物资。
4. (t, R, S)策略
该策略是策略(t,S)和策略(R,S)的综合。如图8-3所示,这种补给策略有一个固定的检查周期t、最大库存量S、固定订货点水平R。当经 过一定的检查周期t后,若库存低于订货点,则发出订货,否则,不订货。订货量的大小等于最大库存量减去检查时的库存量。如图8-3所示,当经过固定的检查 时期到达A点时,此时库存已降低到订货点水平线R之下,因而应发出一次订货,订货量等于最大库存量S与当时的库存量I1的差(S-I1)。经过一定的订货 提前期后在B点订货到达,库存补充到C点,在第二个检查期到来时,此时库存位置在D,比订货点水平位置线高,无须订货。第三个检查期到来时,库存点在E, 等于订货点,又发出一次订货,订货量为(S-I3),如此,周期进行下去,实现周期性库存补给。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