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怎样用矿泉水瓶做拉力器

时间: 2023-03-27 11:31:09

怎样用矿泉水瓶做拉力器

1、准备冲洗干净的塑料瓶或矿泉水瓶、铁丝、针线、拉力带。

2、在瓶子的表面用剪刀戳两个洞,注意不要弄伤手。

3、用铁丝辅助,把拉力带穿进去。

4、穿好第一个后,把另一个瓶子以同样的方法穿好。

5、穿好后,用针线,把两根拉力带的接头,折叠,用针线缝起来,也可以直接系鞋带一样,系好即完成拉力器的制作。

中班瓶罐分类数学教案

一、设计意图
我园注重利用废弃材料自制玩教具,在我班,利用师生共同收集的废旧塑料酸奶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制作了大量的瓶罐类健身玩具,旨在培养幼儿节约资源的良好品质,充分利用自己收集的废旧材料进行合适的体育锻炼,从小感受低碳环保生活的乐趣。根据中班上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我与瓶罐齐锻炼。
二、活动目标
1、喜欢利用自己收集的废旧瓶罐进行体育锻炼、游戏。
2、能用瓶罐布置运动场地,锻炼握举、平衡、跳跃及躲闪能力。
3、增强环保意识,获取主动收集瓶罐的生活经验。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洗净消毒的自制瓶罐玩具若干(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两倍),音乐。
2、知识准备:已初步掌握班级自制瓶罐玩具的名称和玩法。
四、活动过程
(一)做瓶罐操
教师:今天我们要跟瓶罐朋友们一起锻炼,请先找到我们的拉力器朋友,跟老师一起随音乐做做热身操吧!(请幼儿分批有序地去健身区拉力器篮中每人取一对拉力器再回做操的点齐做拉力操热身。)
(二)瓶罐游戏
1、教师与幼儿合作将瓶罐放在活动场地上,布置成“小桥”、“树林”、“小溪”等活动情境。
(锻炼幼儿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幼儿参与热情。)
2、幼儿四散在活动场地,在老师的看护下按自己的意愿尝试通过“小桥”(平衡)、穿越“树林”(躲闪跑)、跨越“小溪”(跳跃)。
3、请个别幼儿演示,然后提出要求:除刚刚的方法,你还有更奇妙的布置“小桥”、“树林”、“小溪”的想法么?你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方法通过“小桥”、穿越“树林”、跨越“小溪”呢?
4、 幼儿分组讨论、探索,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思考不同的布置方法和锻炼方式。
5、教师让幼儿用自己思考出来的方法过“小桥”、“树林”、“小溪”并将多于的瓶罐运送回“瓶罐之家”。
(三)瓶罐按摩
幼儿边听舒缓的音乐边用手中的瓶罐轻拍自己的手臂、肩部、腿部,进行整理活动。
将瓶罐“送回家”,结束活动。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利用空的塑料饮料瓶(如矿泉水瓶)能做哪些物理实验

(1)验证力的一些基本概念.用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将饮料瓶用力掷出,瓶子仍会向前飞行一段距离,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等;(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了出来,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最急,这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说明大气压是存在的;(4)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在装满水的桶中,用力往下按空矿泉水瓶,桶中水会溢出.空矿泉水瓶被按得越深越费力(未浸没),说明受到的浮力越大;同时发现溢出的水的重力越大,这个实验现象启示我们,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5)验证放大镜原理.透过圆形透明装满水的饮料瓶看到瓶后的手指变粗了,说明瓶子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6)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在瓶中装满水并拧上盖子,分别正着和倒着放置在沙盆中,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7)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在饮料瓶中装入不同深度的水,用嘴吹瓶口使其发声,感受不同长度空气柱振动发出的不同频率和音调的声音;(8)制做一个抽水机模型.在瓶盖上挖一个直径1cm左右的孔,再剪一个比孔稍大的塑料片.用塑料片把孔盖住,用软布和万能胶把塑料片的一边与瓶盖粘牢,使它成为一个单向阀门.在饮料瓶的侧面开一个小孔,再把瓶盖拧牢,抽水机模型就做成了.使用时,把瓶盖向下插入水中,一只手用力捏,排出瓶内部分空气,然后用另一只手堵住瓶侧面小孔,松开捏瓶的那只手,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到瓶中.再露出瓶侧面小孔,用力捏瓶,水就从小孔流出.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