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粥,制作简单,但养生功效甚佳。白粥具有滋补元气,止泻功效,生津液,畅胃气的功效,有清理胃肠、润泽肝腑、平肝散火的效果。2、绿豆粥,在南方经常食用。绿豆为一种常见的杂粮,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毒,降火消暑的功效,不过体虚者食用是需谨慎。绿豆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十分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健康的天然食品。3、猪肝粥,猪肝含铁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和微量元素,上班族可以喝了保护眼睛,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来说是很好的补粥,此粥也是孕妇补充铁质的最佳选择,孕妇常食,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冬天吃什么去火,建议1:“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是去火最有效的食物之一。因为“苦”味食物中含有生物碱、尿素类等苦味物质,这些苦味物质有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的作用。
冬天吃什么去火?最佳去火的“苦”味食物首推苦瓜,不管是凉拌、炒还是煲汤,只要能把苦瓜做得熟且不失“青色”,都能达到“去火”的目的。除了苦瓜,杏仁、苦菜、苦丁茶、芹菜、芥兰等“苦”味食物,也能有效去火。
冬天吃什么去火,建议2:西瓜
西瓜性凉,吃了不会引起“上火”,还能去火,而且含有丰富钾盐,能弥补人体大量造成的体内钾盐缺乏。
冬天吃什么去火,建议3:西红柿
西红柿味酸;甘;性微寒,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热解毒,凉血平肝,补血养血和增进食欲的功效,不管是生食还是煎汤服用,都具有去火功效,尤其适合冬天吃。
冬天吃什么去火,建议4:草莓
草莓性凉,味酸甘,具有清暑解热,生津止渴,利尿止泻,利咽止咳的功效。中医认为它有“去火”功效,能去火、解热、除烦。
冬天吃什么去火,建议5:大豆
大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益气的功效;在滋阴、“去火”的同时还能补充因为高温而被大量消耗的蛋白质。
冬天吃什么去火,建议6:牛奶
冬天吃什么去火?很多人认为夏季喝牛奶会加重“上火”,引起烦躁,其实,夏饮牛奶不仅不会“上火”,还能解热毒、去肝火。中医认为牛奶性微寒,可以通过滋阴、解热毒来发挥“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达70%%左右的水分,还能补充夏季人体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水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牛奶冻成冰块食用,否则很多营养成分都将被破坏。
心火
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
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先将赤小豆煮开,再下粳米共煮为粥,每日2次,早晚服用,有降火之功效。
灯芯草柿饼汤:灯芯草6克、柿饼2个,加水300毫升共煮,将水煮剩至100毫升,加白糖适量,温服,柿饼可吃,每日2次。此方有清降心火、清热利尿之功效。
肺火
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预防:在多风干燥季节,要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忌食橘子(生热),适当运动,但应避免寒邪侵袭。
食疗:川贝炖梨水。选梨数个切块加水500毫升和川贝,煮开20分钟即可,加冰糖少许,饮汁食梨,有润肺止咳之功效。川贝母可清热润肺,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等症状。梨也有生津、润燥、清热等功效。
胃火
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预防:平时应少食辛辣、过热之品。多饮水,适当运动,少吃肥甘厚味,多食果蔬。
食疗:藕汁蜜糖露。鲜藕榨汁150毫升,加蜂蜜30克,调匀内服,每天2次,连服数天,有润胃凉血降火之功效。
肝火
表现为头痛、面红目赤、口干咽疼、胁肋疼痛、尿黄便秘、甚至吐血。
预防:养肝的关键在于制怒,同时要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因为身体劳累,就会使人情绪不稳而易怒,所以生活中要少食辛辣、勿过劳、禁酒等。
食疗:菊花茶。选菊花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有清肝明目之功效。
肾火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预防:平时可多吃一些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
食疗法: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1、燕麦黑米粥可以除掉寒湿
黑米、燕麦、大米、藕粉。先把黑米淘洗干净,放入电饭锅加水蒸煮,等熟了以后盖上盖子再焖10分钟左右,再倒入洗净的燕麦和大米,这时再加入开水,盖上锅盖煮粥,等到米粒都煮烂以后,再把用水调开的藕粉水倒入锅中,记得要一直搅拌,等变得粘稠后,就可以食用了。
2、五谷杂粮粥可以除掉寒湿
红豆、绿豆、黄豆、黑豆、紫米。预先将红豆、黑豆洗干净,放入清水里浸泡4个小时,至于绿豆和黄豆浸泡半个小时就可以,紫米也要先淘洗干净,等这些材料都准备好以后,就直接倒入电饭煲里,配以适量的水分,盖上锅盖煮熟,等豆类都煮烂以后再放入适量的冰糖,煮至冰糖融化。
3、红豆薏米粥可以除掉寒湿
红豆、薏米、百合。把食材准备好后,一起放入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先用猛火煮开,然后转用小火慢慢熬煮,等到红豆朱烂开以后,加入冰糖,再次等到冰糖融化后,就可以使用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