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1、目标方面,家长需要协助孩子,一起制定切合实际的、可行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并帮助孩子做好人生规划,使孩子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全心贯注的向自己的目标奋斗;
2、心理方面,家长需要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理解孩子的心理波动,并根据孩子的心理环境,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使孩子走出心理困境,并用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生活与学习;
3、学习方面,家长需要对孩子学习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督促,但不能过度压迫孩子进行学习,以免为孩子造成过大压力,家长在
初三了,孩子面临这人生的第一次选择,那做为初三家长应当如何做呢?
一、关注饮食、情绪以及心态
紧张、焦虑、沮丧、情绪低落时要给孩子谈谈心。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孩子压力大时
告诉孩子尽力就行,缓解压力。
二、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温馨的复习备考环境。
当孩子在家的时候,比如晚放后或周末自己尽量不看电视或将音量调小,不要让朋友聚集到自己家打牌、打麻将,夫妻之间不要当着孩子的百吵架,这些会使孩子心情烦乱不能安静下来,不能专心投入于学习。家长可以看点书,尽量不去影响和干扰孩子。
三、家长要管理和引导好孩子
让孩子真正认识到中考的重要性,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们要尽量把孩子送进一所好的高中,让他们与一些比较优秀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相互影响和促进。与不是和一些不求上进的孩子混在一起,彼此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要引导孩子拒绝平庸,追求卓越,树立目标,尽量考一个好一点的学校,即使考到苏州中学,也要进他的国际班。
让孩子树立学习先于娱乐的观念,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中考在即整天光想着玩就是不务正业,是没有志气,没有出息的。告诉孩子人生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关键是在年轻的时候。有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看电视、玩电脑,即使看也要在家长的指导下看一些有助于学习的东西,并且严控时间。孩子的自控力是很差的。所以,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和监控,严格控制他们上网和去外面玩的时间是必要的。非常时期要有非常的举措。
四、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明确的目标
据中考网编辑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你爱学不学,考上什么算什么,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行,觉得成绩无所谓,生怕孩子吃苦受累。其实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对于从小在福窝中长大的孩子,最怕的是“对事不认真,对己不控制,对物不珍惜,对人不感激”,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吃点苦受点累才会感恩惜福,为理想而努力才会逐渐培养起有责任感。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为他们树立一个切实的目标。(通过对比孩子现在的成绩和一些目标学校的录取分数,为孩子树立一所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考到的学校)
在如今社会的竞争大潮中,孩子们也被卷入竞争的浪花里。家有读初三的孩子,家长们都紧崩着一根弦,生怕孩子考不上好的高中,为此,很多家长问我:“孩子读初三了,我们如何督促孩子好好学习,度过初三阶段”。回想起一届届孩子们初三学习过程,大多有相似的经历,至今还历历在目。有些好的做法还是值得家长们借鉴的。
第一.家庭氛围对孩子影响很大,不要孩子刚上初三,全家就进入紧张状态,这样很容易给孩子造成紧张氛围。其实孩子升上初三,自己本身思想压力就大,若是全家都处于紧张的备战状态,孩子无疑更是觉得压抑,这样反倒对孩子不利。家长应该在这个关键时期更要为孩子营造一种温馨、宽松的家庭氛围。
第二.初三的孩子的课业负担自然会加重,每天要应付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可能到了晚上十一二点还在挑灯夜读,家长可以心疼孩子,但请把你的心疼放在心里,家长此时要做的不是埋怨孩子负担太重,而是要鼓励孩子克服怕苦怕累思想,更是要帮助孩子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计划要切实,力所能及,要找出弱科弱项,对学习弱科弱项多用点时间,早点补上。要善于与孩子沟通,倾听他们的呼声,引导教育,多点表扬、少点批评,多鼓励、少指责。第三.学习知识是个慢慢积累、顺序渐进的过程。初一初二两年时间里孩子掌握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已成定局,大多数孩子不可能依靠初三这一年就能“一步登天”,通往天堂的阶梯也是一步步筑就的,所以家长不要给孩子定下不切实际的目标,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对家长来说,首要任务就是正确了解孩子的状况,接纳孩子的现状,不提不切实际的要求,最好的要求是在初一开始就告诉孩子:“要尽到最大努力!”
这是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有更多的毕业生的教师和家长,共同探讨如何陪孩子走过毕业前这关键的一年。
调整心态 优化情绪
有的家长非常担心孩子在初三掉队,只要看到孩子成绩波动就紧张,看到孩子在玩就着急,恨不得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习、都有进步……家长的情绪影响到了孩子,使得孩子很焦虑,担心这担心那,学习反而不能专心。
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夸大了初三的艰苦使得孩子很畏惧。其实,过了初一初二自然就是初三,初三学习任务更重些,面临中考压力也会大一些,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坦然面对就好。
期中考试结束了,孩子的成绩各不相同:有的很优秀,有的很一般,有的进步,有的退步……家长不要急躁,这些情况也都是正常的。不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状况,家长都要保持积极心态,要以此影响孩子,积极面对初三增加的学习任务和压力,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态度决定一切。
了解孩子 理解孩子
作为家长,都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孩子取得进步。
教师要因材施教,医生要对症下药,都是要从实际出发。那么,孩子的实际是怎样的?你了解吗?倘若希望了解,又包括哪些方面:
首先,要了解初三学生的共性:他们感觉自己长大了,独立意识增强,听不进家长的意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遇到感情上的一些困扰;初三学习科目增加,难度加大,有些不适应;老师和家长的不断强化,压力很大。孩子需要鼓励、指导、监督、帮助。
其次,要了解你的孩子:有没有明确的目标?什么样的目标?
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业水平;性格、心理、体质如何?优点、不足?信心不足还是骄傲?需要鼓励或鞭策?
压力大不大?有什么困惑?有哪些困难?
孩子就是孩子,有时候不够努力,有时候不够专心……这些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怎样引导。
根据实际 帮助孩子
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帮助孩子。首先培养初三意识:主动意识、目标意识、责任意识,拼搏意识(吃苦意识)、钻研意识、效率意识;和孩子一起确立目标,分解目标。目标要切合孩子的实际(一般情况下,跳一跳能够达到的);试着让孩子懂得做最好的自己。家长还要善于把自己的意图转化为孩子的意图和行动,但不要和别人去攀比,以防过度期望。
帮助孩子还包括和孩子一起制订初三学习计划,可以分长计划、短安排,如每天的学习计划、周末的学习计划、节假日的学习计划、各科的时间安排,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另外,还有检查落实计划,查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粗心问题,听课不够专心的问题。让孩子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成绩增长点。
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鼓励、指导、宽容、帮助解开思想疙瘩、克服自卑、自负、胆怯、不专心等。如果孩子心理压力过大,还可求助于学校的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孩子学习方法的问题,可以求教于老师。
关注结果 更重过程
半个学期过去了,看看孩子在学校处于什么状况?要帮助孩子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帮助孩子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为高中打下好基础。
不妨关注一下,孩子成绩进步的原因是什么?弄清楚了好坚持,学习退步的原因是什么,要及时解决。要求孩子落实学习常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订正;了解孩子的学习态度、方法、行动,让孩子明确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时间。
此外,做好家校配合,关注学校的工作安排:月考、期末考、模拟考等,和孩子一起积极准备课程的调整,需要家长配合的如检查背诵等,跟着老师的步子走。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沟通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关注考试及招生政策的变化,对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影响,要做哪些准备等等。
不妨“刀子心豆腐嘴”
距离中考只剩下200天,在这么重要的时刻,家长要“厚着脸皮”,寻求一切有利于孩子学习的方法和帮助,帮助孩子获得好成绩。比如,经常与学校老师联系,与孩子信服的长辈联系,共同教育孩子。在初三年,“厚着脸皮”的家长,就是好家长。
进入初三,家长应该关注两个话题:一是亲子沟通;二是帮助孩子提升成绩。
亲子沟通用好技巧
首先,要知道如何让孩子坚持。
让孩子坚持,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清晰自己的底限,孩子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要让孩子“战胜”家长的底限。但同时,家长在守稳底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巧,那就是“刀子心、豆腐嘴”。先急起来的一方,就是失败者。所以家长的态度要和蔼,行为要坚决。
其次,不要有 “攀比行为”。
孩子正处在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实际上都是比较有自尊心的孩子,善加利用,完全可以让孩子为自己的 “光明未来”负责。所以家长不要随意打击孩子。更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同年龄的孩子进行“攀比”。因为同年龄段的孩子没有真正完美的,而孩子往往会看对方的缺点,所以拿自己的孩子和身边的孩子进行对比,往往没有说服力。如果要帮孩子树立榜样,可以树立远一点、高一点的榜样,效果往往很好,比如上届本校的状元,或者前几届的某个优秀学生等。
第三,做好“监护”人。
一个合格的家长必须扮演两个角色,最基本的角色是“监护人”,第二个角色是叫做“父母”的教育者。很多家长第一个角色都没做好的时候,就一直想做好第二个角色,其实本末倒置了。
监护人有两层意思,一是“监”,监督。监督孩子的言行和生活圈,进而一定程度上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状态;“护”则是爱护,我们的家长大多知道爱护自己的孩子。家长应该在监护上做得尽如人意,再履行教育者的责任。
整合资源帮助孩子
孩子的教育分为家长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在这三方面教育中,家长是桥梁。所以家长要做好桥梁角色,做好三方沟通,整合三方资源,助力孩子学习。家长在跟三方沟通的时候,最重要的原则是,一定要找出孩子最信服的老师。孩子最信服的老师,一定是孩子的主要教育者。一般孩子都最听自己喜爱的老师的话。学龄期的学生,心目中都需要榜样,需要英雄。找到孩子心中的英雄和榜样,孩子的教育就成功一半了。所以,家长要通过和孩子沟通、和老师交流,找出孩子最喜欢的老师。然后,家长可以只管生活上的问题,学习上的问题让老师来介入。
特别提醒
错题本对于中等以下成绩的学生而言,是不适用的。因为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每份试卷错的题目都较多,如果让学生做错题登记,有三大坏处:第一,要整理的内容过多,浪费时间;第二,大量错题的整理,会让学生有“失败确认”情绪,进而对自己产生怀疑,不自信;第三,花了大量时间整理错题后,反而没时间把错的知识再强化学习,做错题本的意义就失去了。只有那些成绩很好的学生,做错题本才有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