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动画片的发展史是什么

时间: 2023-03-28 03:00:25

动画片的发展史是什么

动画起源于古代人们对光和影的探索,近代动画才得到真正的大发展,从众多动画史上的第一种可以大概看见其发展历程。

动画产生迄今已有百年历史,纵观其发展过程,先后经历了探索阶段、行业形成阶段、行业发展阶段和行业成熟几个阶段。

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动画(美术动画)的发展史,是由什么发展来的。还要例子

中国动画发展历史:

1、中国的美术电影从自己民族的传统绘画、壁画、年画、雕刻、民间工艺和地方戏曲等各个方面汲取丰富的养料,逐渐形成了一种艺术风格,被称为中国动画学派。中国美术片工作者认为在艺术风格上应当从自己民族的艺术传统中去寻找资源,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的美术电影艺术。

2、他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摄制了许多有中国风格的、有国际影响的优秀美术片。50年代中期,中国美术片为了摆脱外来影响,开始向自己的民族化道路进行探索。《骄傲的将军》、《神笔》这两部影片,在人物造型、背景陈设以及动作、语言、音乐等方面,都汲取了中国传统的绘画和戏曲中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开创了民族风格的先河。

3、1958年产生的剪纸片,来源于中国民间艺术的土壤,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造型简洁,色彩鲜艳,纹样古朴,装饰性强,加上人物和背景都用精细的雕镂工艺制成,因此具有纯朴的中国风格。1960年水墨动画片的出现,把中国美术片的民族风格推向新的高峰。

4、创造出一种完全中国风格的动画艺术。水墨画是中国古老的绘画艺术,相传已有1000多年历史,它讲究“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追求“寓意”、“神似”的艺术效果,在世界画坛上素负盛名。

5、《小蝌蚪找妈妈》,使当代中国水墨画大师齐白石笔下的青蛙鱼虾等形像,具有了新的艺术生命,令人耳目一新。《牧笛》则以豪放的笔墨,渲染崇山峻岭的雄伟气势,用抒情的格调描绘牧童和水牛之间的细腻感情,每个画面都是一幅水墨画的精品,充满诗情画意。

扩展资料:

主要特点:

1、丰富的幻想

美术电影不仅能体现出那些直接产生于现实中的东西,而且还能体现出那些只存在于画家的幻想中的东西。美术片不宜如实地直接地反映生活,适合通过幻想形式来反映生活,有人称它为“魔术电影”、“想入非非的艺术”。

2、特殊的夸张

美术片的艺术夸张,比其他艺术有着更大的可能性。它长于通过造型艺术的手段,自由地强调、突出、夸大影片的内容和形式,使其产生特别强烈的效果。

3、高度的概括

美术片表现神话、童话、传说等幻想性的故事内容,运用大幅度夸张的表现方法,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要求采用高度概括的方法。

参考资料:-中国动画

参考资料:-美术片

动画片是怎么形成的?

49-55年:初创期。关于这一个历史时期,从艺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基本上可以看到,以继承为多,而创新发展较少。而关于其继承,又分为两个来源,而其主要的来源,主要还是继承自本民族的遗产即古为今用(而这个古说白了还是洋的成分多),也就是说,在这一个历史时期里,艺术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恢复民国时期被破坏的东西。可以基本算作一个恢复期吧,而其第二个来源,则是苏联的艺术经验即洋为中用。关于这一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不多,基本找不出什么东西来。
56-60年:辉煌期。从56年开始,我国的艺术事业开始了真正的民族化历程。而事实上,这也是中国艺术事业的第一次化洋为中。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了目前的国际极轨问题。如果站在国际接轨的立场上来看,我们的先辈们的这次化洋为中是不是一次反动?我们整天的喊和国际接轨啊和国际接轨啊,但是为什么就是人家外国人最喜欢看的中国话剧也是民族化的《茶馆》?为什么我们的民族化动画片在国际上频频获奖,而接轨以后的动画片连个屁也不能获得?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关于这次艺术事业的化洋为中运动,具体到动画片来说,其开山之作就是56年拍摄的《骄傲的将军》。在这次化洋为中的艺术运动中,我国的艺术事业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事实上,建国17年间我国艺术的代表性作品,基本都集中在这一时期,比如说动画片,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扛鼎之作。而事实上,基本上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产生的所有艺术成品,随便拿出一个来就是超级无敌大经典。现在有一些爱好收藏的人,比如收藏个小人书什么的,都知道我国五六十年代的作品都是极经典的。而事实上,这里所说的五六十年代其实就是指的56-60这五年。
61-65年:曲折发展期。从61年开始一直到65年(毛-主-席退居二线),我国的艺术事业进入了曲折发展期。关于这一个历史时期,其所取得的成就远远不能和前一个历史时期相提并论。但是即使如此,在这一个历史时期里,还是凭借着上一个历史时期的余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关于这一时期,在动画片界产生了《牧笛》和《大闹天宫》这两部经典。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个历史时期里,一些焕然一新的艺术作品开始出现,而这些艺术作品的出现,很显然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而取得的伟大成果。比如说动画片方面的《红军桥》《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等。而事实上,即使是《大闹天宫》这样的作品,也应该是受到毛-主-席的号召而产生的优秀作品。
而动画片之外,比如京剧界,有现代戏汇演等等,这些都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新事物,是61-65其间最闪亮的光点。
66-76年:文-革期。众所周知的原因,关于文-革时期的艺术作品,现在出版的还很少,于是,关于这一历史时期艺术发展的研究,就遇到了资料不足的困难。就拿动画片来说,我只收集到了一部《小号手》。而事实上,关于这一个历史时期,客观的说,这是我国艺术事业的又一个高峰,在这一个历史时期里,我国广大的文艺工作者,排除林-彪集团的各种干扰,取得了我国艺术事业的巨大成就。而这其中,样板戏就是最优秀的代表性作品。而事实上,如果有收藏小人书爱好的人(首先声明我不收藏,但我懂得一点收藏知识),就会知道,文-革时期的小人书那可是抢手货。
关于这一个历史时期,我不想多说。而事实上,我们的这一次大讨论不就是因此而起吗?
76-84年:延续期。在这一个历史时期里,在政治界发生了拨乱反正。而对应于艺术事业,当然也不能示弱。所谓拨乱反正,当然是反前17年之正。但是不管怎么说,我国的艺术事业,再也产生不了如前17年那样的伟大作品了。
在我的感受里,这一历史时期的作品的特点用六个字概括,数量大质量差。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个历史时期里,产生了数量庞大的艺术作品。但是很可惜的是,其中的优秀作品微乎其微,但是,在这一历史时期里,以动画片为例,同样产生了《哪吒闹海》这样的经典。而我们同时应该注意的是,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性动画作品。比如《三个和尚》等等,关于这一点,决战已经有过论述。
而这一时期的亮点,我认为就是一些教育性的作品,比如《小猫咪咪》《狐狸送葡萄》等等。总体上说,我认为这一时期产生的动画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比较适合小学生收看。
85-91年:衰退期。在这一历史时期里,我国的艺术事业只剩下吃老本的份了。而至于92年以来的艺术事业,我看基本上可以叫做接轨期了。
新中国建国前43年艺术发展史的分期完毕。

动漫的发展史?

动画的起源
传统艺术伴随人类文明的诞生而产生,而电影、动画则是由人类发明出来的,动画的发明早电影几年。
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人们对人类视知觉的研究,是电影和动画诞生的先决条件。19世纪摄影术和机械设计的进步,为动画的发明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1824 年,英国生理学家彼德·马克·罗杰特(Peter Mark Roget)发表了论文《关于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 (Persistence of Vision with Regard to Moving Objects),发现了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这一发现为动画和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
1825年,英国人约翰?A?派里司(John A. Paris)发明了幻盘(Thaumatrope)。1832 年,比利时科学家约瑟夫·普拉托(Joseph Plateau)发明了诡盘(phenakistiscope)。这些动画的原始雏形,不断向更好地产生运动幻觉的方向前进。
1877年,法国人艾米·雷诺(Emile Reynaud)在前人发明的装置基础上进行改进,制造了一架用几面镜子拼成圆鼓形的活动视镜(praxinoscope)。雷诺不断改良活动视镜,在1888年创造了他的光学影戏机(Théatre optique)。1892年10月11日,雷诺和巴黎有名的蜡像馆Grevin Museum签订合同,在这里放映世界上最早的动画片。放映节目由每卷能继续放映约十到十五分钟的一些画片构成。在制作这些影片时,雷诺已利用了近代动画片的主要技术:活动形象与布景的分离、画在透明纸上的连环图画、特技摄影、循环运动等。因此雷诺一般被认为是动画的创始人。
在同一时期,美国和法国的发明家们致力于研究使用胶片的活动影像装置。经过十几年时间和各国发明家的努力,最终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最接近于现代电影的装置活动电影机。在早期电影的实践中,电影家们发现了停格再拍的原理。至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现代动画的几个基本制作技术都已被人们发明出来,以詹姆士?斯图尔特?布莱克顿(James Stuart Blackton)为代表的各国早期动画电影人开始制作拍摄在胶片上的动画电影,现代动画电影由此大开滥觞。
2. 动画的黄金时代
在动画发明的最初几年,普遍被认为是杂耍一类的玩意,只在游乐场一类的地方作为娱乐节目的一种进行放映。但是,艺术家和商人们渐渐认识到动画所蕴含的艺术可能性和商业机会。动画作为新兴的电影产业的一部分,逐渐得到了发展。1914年,美国人爱尔?赫德(Earl Hurd)发明了在透明赛璐珞片上分层绘制动画的技术,这种技术降低了动画制作的工作量,使更长的动画片制作成为可能。渐渐在早期动画工作室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生产工艺,一直在商业动画领域沿用到1980年代早期。
在美国,动画制作产业也随此渐渐形成规模,温瑟?麦凯(Winsor McCay)、 约翰?布赖(John Bray)、马克思?弗莱舍(Max Fleischer)等人对美国动画工业的建立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在这期间,欧洲的埃米尔?考尔(Emile Cohl)等一批早期动画制作者致力于更个人化的探索,伴随美术界和电影届纷至沓来的印象主义、表现主义风潮,创作了一大批艺术动画。到了20年代初期,随着研究主流商业电影之外的艺术电影院、俱乐部、展览和书籍在欧洲的出现,所谓“艺术动画”的格局也渐渐形成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远离战场,电影业得到发展,大战结束后取代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国。美国动画在规模和水平上的优势至少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23年,年仅22岁的沃特?迪斯尼(Walt Disney)来到好莱坞,成立了自己的动画制片厂。年轻的迪斯尼虽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艺术教育,但他头脑灵活、精力充沛,在富于艺术创造力的同时也极有商业头脑。20年代后期,迪斯尼逐渐建立了自己在动画工业中的名声和地位。1928年,好莱坞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Jazz Singer)诞生一年后,迪斯尼公司制作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蒸汽船威利号》(Steamboat Willie)。这部短片让米老鼠(Mickey Mouse)成为最广为人知的动画角色,也成就了迪斯尼的动画帝国。从20年代末期至今到50年代初期,迪斯尼制作了大量高质量的动画短片和长片,而稍后华纳、米高梅等好莱坞大制片厂也创立了动画制作部门,这一时期在动画史上被称为“黄金时代”(Golden Age)

有哪位高手能够详细介绍一下中国动画的发展史?急用!!

连续剧和系列剧有
《大闹天宫》:中国动画片的NO.1。实在没的说,再多说一句都是多余的。前几
年的动画片《西游记》根本没法比。
《大林和小林》:梦中经常想起它。
《黑猫警长》:“眼睛瞪的像铜铃...”黑猫警长的歌曲真是VERY GOOD。早期的
黑猫警长有五集,分别是《夜袭搬仓鼠》《食猴鹰》(原名不是这个)《偷红土的
小偷》《吃丈夫的螳螂》和《吃猫鼠》。第二集中围剿食猴鹰的战斗最激烈——
“实行第一套作战方案...神枪手掩护...占领制高点...”。食猴鹰一开始还趾高
气扬“这该该该该死的猫”;到了最后被剃光了,说了一句“我是贼,我该死”
,这是本人小学时被女同学“欺负”的时候的认罪语。另外,大象河马需要吃红
土(那个时候俺到了动物园还要找红土喂大象呢,嘻嘻),女螳螂要吃掉自己的丈
夫才能生小螳螂,还有吃猫鼠的存在,长知识啊。尤其是每一集结束的时候,黑
猫警长掏出手枪乓乓乓乓打出四个大字——请看下集——真是酷闭了。
《阿凡提的故事》:木偶戏,好多集,有《卖树阴》、《种金子》等等。阿凡提
一边骑驴一边唱“我的小毛驴,小毛驴...”,还有种金子时的咒语“埋沙子种金
子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妙哉妙哉。大家都看过吧,不过12集都看全了也不
容易啊!
《天书奇谭》:里面的小主人公蛋生把天书看了一遍就背下来了,厉害!还有蛋生
吃饼的动作也帅呆了。《天书奇谭》情节曲折,实在是扣人心弦啊。
《陶陶的故事》系列:棒!怎么称赞都不为过。陶陶是一只兔子,比兔子罗杰可强
多了。《看不见的朋友》讲陶陶对着山谷说话——“你对别人友好,别人也对你
友好;你对别人没礼貌,别人也对你没礼貌”,挺有教育意义的。《雪孩子》让
人潸然泪下,讲雪孩子为救小兔自己化成水变成了白云,挺美的故事。值得一提
的是里面的雪孩子一边滑雪一边唱的歌曲“雪花,雪花...”——哎,怎一个美字
了得!另外还有好几部,大家想想吧。
《葫芦兄弟》:本事各异的七个葫芦娃,大家都知道。
《葫芦小金刚》:《葫芦兄弟》的续集,歇菜了。结论:中国的连续剧,不能拍
续集。
《邋遢大王历险记》:只是记得好玩,印象不深了。
《小龙人》#:“我头上有犄角,我身后有尾巴”它是谁?“就不告诉你,就不告
诉你”《小龙人》不算动画片,可是也很有影响力。虽然是90年的,但是我也列
出来了。这个片子的想象力很是惊人,不像是孩子写的。
《小灵通》#:二十集,我没看全,但是我有书(是叶永烈先生写的,他的博士警
察金明是我的儿时偶像)。第一集是中央电视台,后来讲邮票、自来水、煤气、冷
饮、火柴的制造,讲塑料博览会、玩具博览会、航模制作等等,最后一集是北海
舰队。绝对棒绝对棒的科普片。
《舒克和贝塔》:郑渊洁的成名作,颂扬小耗子的。不知为什么,我最喜欢臭球
。不过99年砸美国使馆的时候,据说北航的兄弟们高喊“舒克,舒克,舒克,我
是飞行员舒克”,北理工的弟兄们也应和“贝塔,贝塔,贝塔,我是坦克手贝塔
”,然后就是...真是,真是...
《封神榜》:长篇动画,比较晚。
《孙悟空叁打白骨精》:跟西游记写的不一样,孙悟空从花果山回来才把白骨精
打死。当初我是在电影院里看全的,旁边一些大人也都伸着脑袋看。
《旗旗号巡洋舰》:是《七巧板》里播出的,谁还记得?里面有一只小耗子是厨
师,不过被诬陷偷了花生米。不久前一次我睡不着,竟然想起了旗旗号巡洋舰的
歌——“拉响风的汽笛...七七号已开始起航...啦啦啦啦...”,哈哈...拐个弯
:当初星期四鞠萍姐姐的《七巧板》和星期五董浩的《天地之间》大家记否?我
的表姐当年就喊鞠萍姐姐,现在她的宝宝叁岁了,还是喊鞠萍姐姐。我最喜欢《
七巧板》里的学学做做栏目和《天地之间》的主题歌“从天到地,从地到天...谁
能揭开这些奥秘,必会变的聪明无比...”最奇怪的是几年前清华大学要保送生时
的宣传片的插曲和背景音乐就是《天地之间》?!?!?!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
《动物王国盗窃案》#:全是动物演的,开始时猩猩博士撅着嘴说“发电站的金轴
被盗了”。还有猴探长、狗熊局长。想起来了吗?
《琴岛和海尔》:海尔公司的赞助片,当初只拍了几集,《我们爱科学》杂志还
连载过。现在又拍了,不过名字叫《海尔兄弟》。
《皮皮的故事》系列:有《小白兔不见了》《牙齿逃跑了》等等,十多集,教育
大家养成好习惯。
比较晚的,但是大家提到的:《魔方大厦》《蓝皮鼠和大脸猫》《皮皮鲁和鲁西
西》《小蛋壳奇遇记》
注:#表示非动画,是人演的。
单集的动画片
《小蝌蚪找妈妈》:中国动画片的张叁丰,中国卡通界的达摩,开山鼻祖。据说
是齐白石先生的原画!!!快去看啊!
《渔童(渔盆的故事)》:爱国主义教育片,强力推荐!里面那外国坏家伙说:“捞
头(老头),愚盆是窝们国家地(渔盆是我们国家的)。渔童忍无可忍,终于教训了
那外个国的坏家伙。典型的中国画法。
《丁丁的故事(丁丁战猴王)》:不是英国的丁丁,是中国的少年。丁丁有一把金
钥匙,用科学技术打败了孙悟空。挺古老的,估计记得的人不多。
《老狼请客》:你要是没有看过,那你的童年就真是太不幸了。里面老熊唱的“
老狼请吃鸡”我最喜欢听了。
《哪吒闹海》:酒是陈的香,哪吒是老的好!
《西岳奇童》:老版的《宝莲灯》,上下集。
《小黄鹂学唱歌》:经典!也是典型的中国派画法,可惜现在很少了;歌也不错,
现在也很少有了。讲小黄鹂练胆子学唱歌的故事:“小黄鹂,你唱的很好啊”“
可是,我的胆子很小,怎么办呢”...另外其中有两首绕梁叁日的歌,一个是“我
是小小的歌唱家,要把美丽的歌儿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唱起歌来真
快乐;唱啊唱啊愉快的唱啊,唱起歌来真快乐...”另一首是“红太阳,挂天上.
..”(开心,开心的流涕)
《九色鹿》:又一个经典——美丽的九色鹿。配音和画面都是很唯美的感觉,我
语言乏力,实在没法称赞它。我只是想说:让我再看一遍吧!如果金钱可以买回
过去的时光,我愿意倾家荡产去看《九色鹿》。
《小马虎》:另一个经典——挂在电线上的马小虎。尤其是马小虎开汽车“吧吧
呜,呜~——”当年我坐我老爸的自行车,就会来这一句。
《小鲤鱼跳龙门》:超级无敌大经典。
《猴子钓鱼》:经典中的经典,中国动画片的代表作。看看中国化的美术,听听
中国化的音乐,作中国人真好。要是你没看过,那你的人生绝对是不完整的。建
议大家在入土之前好好看看。
《猴子捞月》:也是猴子的故事,也是中国化的动画片。
《过猴山》:里面的老头子跳舞时的音乐很好,什么时候哪个舞厅里也来一段,
那就火了。
《等明天》:小猴子老是等明天,结果一直没有盖房子。
《淘气的金丝猴》:里面用国画画的的金丝猴和大熊猫进入了不少教科书!太棒了
,任何语言任何文字都没法形容他。
《火焰山》:大概是解放前拍的。不过很好啊。
《人参果》:不说了。
《娇娇的奇遇》:没有看过《娇娇的奇遇》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神笔马良》:小的时候我的至爱啊!
《熊猫百货商店》:剪纸片,教育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小熊猫学木匠》:教育我们要仔细。“我们我们我们猴子,爱吃爱吃爱吃桃子
...没吃桃子,少了桃子...” 百唱不衰啊。
《差不多》:讲一个小猎人的故事,也是教育我们要认真。
《狐狸打猎人》:和《差不多》是同时代的。
《人参娃娃》:横里看,竖里看,怎么看怎么好。白白净净的人参娃娃叫的那声
“小哥哥”,太天真太可爱了。
《张飞审瓜》:一个有趣的动画片,不过大家可能都忘了。
《猪八戒吃西瓜》: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走?
《醉酒》:一个卡车司机酒后行车,开到建筑工地,撞了。演的次数太多了,不
过风格跟别的不太一样,倒是有点像某版的《翠花上酸菜》。
《济公斗蟋蟀》:不用介绍了。
《蟋蟀》:《聊斋志异》里的《促织》故事,感人。
《天才杂技演员》:木偶剧,好故事,好片子。主人公叫台(太)骄傲和郑(正)用
功。
《骄傲的将军》:一个无敌大将军打了胜仗就刀枪入库,结果最后被打败了。
《叁个和尚》:教育我们要协作,要勤劳!叁个和尚红黄蓝叁原色的搭配,因为简
单,所以美丽。
《摔香炉》:老爷爷和老奶奶摔香炉的故事,废除迷信,崇尚勤劳。建议XX功
练习者看叁遍写出观后感。
《好猫咪咪》:教育我们要“苦练杀敌本领”!另有壮胆歌“老鼠怕猫,那是谣传
,一只小猫,有啥可怕,壮起鼠胆,把猫打翻,前年谎言,彻底推翻”。
《小鸭呷呷》:大家还记得吧。
《叁只狼》:和《小鸭呷呷》一样都是折纸片,好玩,好玩。
《鹬蚌相争》:剪纸片。
《真假李逵》:李逵就是李逵,李鬼就是李鬼。
《半夜鸡叫》:小学时代看了《半夜鸡叫》以后,所有姓周的同学都惨了。
《红军桥》:估计大家都看过。
《山伢子》:剪纸片,山伢子勇斗白匪军的故事。
《善良的夏吾冬》:好人有好报,我最喜欢了。
《崂山道士》:崂山道士老唱“穿墙进去,我穿墙进去,拿了就...跑!”结果撞
墙了。
《长发妹》:美丽的长发妹,美丽的故事,可惜俺是男孩子没办法留长发啊。
《没头脑和不高兴》:一高一矮的没头脑和不高兴。没头脑盖了一个999层的大楼
,要爬3个月;不高兴在楼顶上演武松打虎,结果...哈哈。
《小红脸和小蓝脸》:保护牙齿的故事。看了以后,现在我还是早晚刷牙。
《过河》:讲小狐狸独吞桃子结果被朋友抛弃的故事。里面的歌“哎呀有只坏狐
狸...”朗朗上口。
《曹冲称象》:木偶剧,挺好玩的,尤其是黑糊糊的印度人。
《一夜富翁》:当时小猪猪储蓄罐好流行啊。
《愚人买鞋》:木偶戏。我看过若干遍了。
《小兔偷瓜》:被粘住的小兔特可怜的哭喊:“老爷爷~~”。那个穿日本军旗的
家伙应该学习学习再学习!
《咕咚来了》:咕咚来了的邮票现在涨的特快,尤其是小本票。
《草原英雄小姐妹》:深入人心的故事。
《路边新事》:红领巾拾金不昧的故事,前几天中央六刚刚演过。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就是好来就是好。
《小哥儿俩》:木偶戏。星期天一早哥哥就急忙离开家,弟弟以为哥哥踢球去了
,到了学校,发现哥哥原来在为班上修理坏椅子...俺当年曾经写过观后感,还得
了小红旗呢!
《松鼠理发师》:木偶剧,里面的小松鼠理发师挺可爱的。
《老虎学艺》:还好,幸亏猫留了最后一手。
《母鸡搬家》:谁看过?讲叁只不同颜色的老母鸡接到搬家通知...
《喵呜是谁叫的》:讲一只从没出过门的小狗,经过千难万险终于知道了是喵呜
原来是猫叫的呀。
《刺□背西瓜》:剪纸片。
《大名府》:梁山好汉!
《蝴蝶泉》:很经典的纯音乐动画片。片中没有任何对白,不过仍然非常动人。
《山水情》:号称中国近十年动画片之最。该片融入了中国的道家师法自然、与
世无争思想和禅宗明心见性的灵感。杰出的水墨技法与古琴技艺无不出自大家之
手。折服无数中外人士。绝对可以作为划时代的见证。
有部片子是说一只老鼠希望变成猫,变了以后又想变别的...变来变去最后又变成
老鼠哦!我还记得它变成猪的时候还唱了首狂搞笑的歌:“当猪当得好快活,罗
哩洛哩罗,当猪当得好快活,罗哩洛哩罗,吃吃那个睡睡,罗哩洛哩罗...”
还有《狐狸拔牙》《鹿铃》《狼来了》《小马过河》《猎人海力布》《水鹿》《
鹬蚌相争》《假如我是武松》《金币国游记》《斗鸡》《大扫除》《眉间尺》《
火童》《鹿与牛》《八仙与跳蚤》,就不一一介绍了。作者:战列舰及所有喜爱
老动画的朋友。
==================
附:70年代的动画片,谁看过?谁要是看过我服了他!
《奇怪的球赛》:一场冰球赛,不过好象是反苏修的。
《两张布告》:与白匪斗争的故事。
《歌声飞出五指山》:木偶剧,红军的故事。
《西瓜炮》:小刀会OR太平军?
《小白鸽》:——解放军的信鸽。
《奇怪的病号》:——狡猾的菜青虫。
《象不象》:大象象不象?
《芦荡小英雄》:类似于鸡毛信的故事。
《山羊回了家》:雷锋精神的体现。
《战旗似火》:讲“农业学大寨”的动画片。
《出发之前》:上山下乡的故事。
《两只小孔雀》: 西双版纳的傣族红小兵与孔雀的故事。
《火红的岩标》:藏族人民深切悼念毛主席。
《画廊一夜》:鲜明的阶级斗争色彩呀!哈哈。
《主课》:阶级斗争!
《渡口》:阶级斗争!
《长在屋里的竹笋》: 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树苗》:树苗在集体的果园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骏马飞舞》:抓住反革命分子!
《大潮汛之夜》:大潮汛,大批判!
《带响的弓箭》:抓住“北极熊”!
还有——《大橹的故事》《东海小哨兵》《小八路》《万吨水压机战歌》《放学
以后》《试航》《金色的大雁》
60年代的动画片:
《我们爱农村》《南方少年》《李科长巧难炊事班》《湖上歌舞》《红领巾》《
小林日记》《四点半》《冰上遇险》《牧笛》《黄金梦》《孔雀公主》《金色的
海螺》《集体有余》《画像》《一条丝腰带》《一棵大白菜》《小溪流》《红云
崖》==========================
后记
80年代早已过去,但80年代的动画仍然在我们的心中。或深,或浅,或清,或重
...但是,那是回忆,不单单是对动画本身的回忆,还是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就像
我们的父辈们老是会回忆上山下乡的岁月,总是喜欢《渴望》、《年轮》那样我
们看不懂的影片。早就想写点什么。可惜,我是个懒汉。
直到有一天,我和一个朋友的朋友辩论。她是属于典型的“哈日族”,坚持两个
凡是的原则——凡是日本的东西都是好的,凡是中国的东西都是差的。对于“中
国有什么卡通”这样的问题,我作出了反驳——于是就有了上文。其实,在解放
前中国以《火焰山》为代表的动画片就很好了。解放后,中国的动画片又有了发
展。《小蝌蚪找妈妈》是齐白石先生的原画;不过,那些小青蛙小虾米又有了新
的“生命”。我儿时学国画的时候,就曾摹仿过《淘气的金丝猴》的金丝猴和大
熊猫。无论是《大闹天宫》《九色鹿》还是《好猫咪咪》《猴子钓鱼》都体现了
一种中国式的美感——可惜的是,现在已经失传了——就像我们的京剧。我对音
乐不很在行,但是那些动画的插曲和配乐怎么都觉得好听。那个时候的动画片有
很强的教育意义:《渔童(渔盆的故事)》教育我们爱国;《丁丁战猴王》教育我
们爱科学学科学;《小黄鹂学唱歌》告诉我们怎么练胆子;《小马虎》告诉我们
要细心;还有《等明天》《娇娇的奇遇》《熊猫百货商店》《小熊猫学木匠》《
差不多》《天才杂技演员》...那个不是呢?美国好莱坞的动画片很有创意,很
有气魄——不过,十个故事有九个是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就像现在中国打开电视
到处是皇帝戏一样。另外,美国的猫眯是永远打不过老鼠的,不象中国的《好猫
咪咪》和《黑猫警长》总算还给猫一个公道。日本的卡通开始明显的是模仿中国
,像《聪明的一休》。后来逐渐发展,并有了自己的风格。不过现在风靡中国的
《蜡笔小新》我实在是不敢推崇:诚然,蜡笔小新很搞笑;不过,现在的孩子能
学到什么?是在小鸡鸡上画大象,是掀女同学的裙子,还是捂住正在驾驶的司机
的双眼?我并不是要完全抛弃西方的东西,就像我们现在还在用奔腾用视窗一样
,我们也会去看美日的卡通。不过,我只想说,它们不是唯一的!我们的那个时
代,是一个令人怀念的时代——
我们的那个时代,起码是一个有信仰的时代。不象现在大家还在为“为什么活着
”这样的问题而烦恼不已。我们的那个时代,起码是一个有意义的时代。
我们的那个时代,是一个已经过去的时代。她,已经走远,不会再回来了,永远
不会了。但是我们还是会怀念那个时代,怀念那个时代的电视剧,怀念那个时代
的小人书,还有那个时代的动画片............
辉煌已经过去……等待新的辉煌的到来……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