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脑也叫做老豆腐,是一道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常与豆腐花、豆花混用,依据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爱咸食,而南方则偏爱甜味,亦有地区如四川等喜爱酸辣口味。豆腐脑,是豆腐制作过程中的半成品,是天津的传统风味小吃,早餐。
豆腐脑与老豆腐的区别在于,豆腐脑多在晨间出售,老豆腐则在午后。豆腐脑浇卤,老豆腐则佐酱油等素食之。
1、口感质地不同
这二者直观的来说,老豆腐质地更紧密,组织更扎实,颜色发黄,不容易碎,口感更扎实一些,而嫩豆腐则细腻滑嫩,颜色洁白,质地更接近豆花,容易碎,口感上有一种入口即化的柔嫩感。
2、制作方法不同
老豆腐就是北豆腐,又名“卤水豆腐”是用卤水(氯化镁)作为凝固剂的,卤水中的钙镁离子与大豆蛋白相结合发生凝固反应,使豆腐成形。老豆腐在点豆腐成型后,还要用豆腐压豆腐的方法进行压榨,压榨约30分钟,为使豆腐进一步排水,以达到规定的质量,使产品坚挺而有弹性。所以老豆腐硬度较高,质地较粗糙。
而嫩豆腐则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南豆腐一种是内酯豆腐。
南豆腐用石膏做凝固剂,因此也叫“石膏豆腐”。石膏的化学成分是硫酸钙,溶解度低,凝固速度比卤水要慢。
内酯豆腐使用一种叫“葡萄糖酸内酯”的东西作为凝固剂,也有商家采用日本名称“绢豆腐”。葡萄糖酸内酯引发的凝固进行得比较慢,所以可以把豆浆进行超高温灭菌,加入葡萄糖酸内酯之后,再装盒密封。这样得到的豆腐,保质期就远比另外两种豆腐要长。
嫩豆腐嫩豆腐在成型后不需要进行压榨。所以嫩豆腐含有较高的水分,口感更细嫩。
3、营养各有不同
相比老豆腐,嫩豆腐的含水量更高,以同样的重量来说,营养成分的含量就是“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尤其是钙,南豆腐跟同样重量的牛奶相当,而北豆腐甚至还要更高一些,而内酯豆腐可以忽略。北豆腐则因为水的渗出损失掉了一些溶于水中的营养成分,但是豆浆中的嘌呤也会随着这些水的渗出而去掉,这对于痛风病人来说是好事。
4、烹饪方法不同
一般来说,老豆腐适合煎炸闷炖等烹饪方法,老豆腐含水少,孔隙大,最适合用来吸收汤汁的鲜味,也有助于稳定形态,不容易碎。
而嫩豆腐则适合追求口感细嫩的菜谱,比如凉拌豆腐,豆腐羹,蟹黄豆腐等。
5、外观不同:
嫩豆腐色泽白,非常嫩。而老豆腐则相对发黄,比较老。
豆腐古称小宰羊、没有骨肉等,以大豆为原料,经过选料、浸泡、磨糊、过滤、煮浆、点脑、蹲缸、压榨成形等工序制成的以大豆蛋白质为主的白色凝胶。豆腐原产于我国唐代而后进入日本,近代流传世界各地。
根据制豆腐所用凝固剂的不同和豆腐的含水量,习惯上将豆腐分为老豆腐和嫩豆腐。老豆腐,又称北豆腐、硬豆腐,是指含水量80%—85%的豆腐。一般以盐卤作凝固剂,也有的以石膏或酸黄浆水作凝固剂,其特点是点浆温度较高,凝固剂作用比较急剧,豆腐硬度较大,韧性较强,含水量较低,味道较香,蛋白质含量在7.4%以上。
嫩豆腐,又称南豆腐,软豆腐。一般指用石膏作凝固剂制成的含水量较多的豆腐,其特点是质地细嫩,富有弹性,含水量大,一般含水量为85%—90%,蛋白质含量在5%以上。用葡萄糖酸内酯作凝固剂制成的盒装豆腐、袋装豆腐也属于嫩豆腐的范畴。
我国市售鲜豆腐的种类和名称
豆腐名称 水分含量 常用凝固剂 中文别名 国外同类产品名称
豆腐脑 95%左右 石膏、GDL① 豆花 Soybean curd
南豆腐 85%~90% 石膏、GDL、酸浆水② 嫩豆腐、软豆腐、水豆腐 Kinogoshi(绢豆腐)、silken tofu、soft tofu
北豆腐 80%~85% 卤水、盐卤、石膏 老豆腐、硬豆腐、板豆腐、普通豆腐 Momen tofu(木棉豆腐)、regular tofu
干豆腐 60%~70% 卤水、盐卤 豆片(厚度为10~20mm)
百叶(厚度为2mm左右)
千张(厚度为0.5mm左右) Dried tofu
充填豆腐③ 90%左右 GDL 盒豆腐、内酯豆腐 Filled tofu、packed tofu
①GDL:葡萄糖酸--δ--内酯。
②酸浆水:黄浆水不发酵液。
③充填豆腐:不属于传统豆腐。
国外主要豆腐产品种类与我国略有不同。我国生产量较大的是北豆腐和南豆腐,而日本生产量较大的是木棉豆腐(momen tofu)和绢豆腐(kinogoshi,silken tofu)。日本的木棉豆腐在加工方法和产品特征上相当于我国的北豆腐。日本的绢豆腐不同于我国的南豆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绢豆腐所需要的豆浆浓度较高;二是南豆腐凝固后需要转移到型箱,施加一定的压力泄掉一定量的水,而绢豆腐凝固后只需切块冷却。在产品特征上,绢豆腐的水分含量与南豆腐基本相同,有时可能偏高。在日本,与中国南豆腐生产方法相同的是soft tofu,只是生产消费量较小。我国的充填豆腐与日本相同,其豆浆浓度和产品质地与绢豆腐基本相似,都不需要加压泄水,但充填豆腐是在室温下加入凝固剂,而绢豆腐是在70~80OC加入凝固剂。
根据所用凝固剂不同,可将国内生产销售的豆腐分为盐卤豆腐(也称卤水豆腐)、石膏豆腐、酸凝固豆腐。盐卤豆腐风味最佳,但保水性差,得率低,凝固操作难度大。石膏豆腐质地细腻、保水性好,产品得率高,凝固操作简单,但豆香味不足,常有石膏残留,伴有石膏味。酸凝固豆腐包括酸浆豆腐和葡萄糖酸内酯豆腐(简称内酯豆腐或GDL豆腐)。酸凝固豆腐口味平淡、质地细腻、保水性好,但强度明显不足。由于盐卤豆腐的保水性差,所以一般都制成质地较硬的北豆腐,而酸凝固豆腐保水性好,故都属于质地较软的南豆腐。只有石膏豆腐,其保水性介于两者之间,既可制成北豆腐,又可制成南豆腐。在我国北方,盐卤豆腐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得率较低,一些生产、销售者常以石膏豆腐冒充盐卤豆腐。酸浆豆腐只是在个别地区有生产,产量较小。内酯豆腐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发的新型酸凝固豆腐,其凝固成型机理适合制作盒装充填豆腐。盒装内酯豆腐保质期较长,便于运输,作为豆腐的一个新品种,目前市场销售日增,但由于强度不足,不适合强烈翻动的烹炒,且缺少豆香味,还略有酸味,因此不可能取代用盐卤、石膏制作的传统豆腐。
对于鲜豆腐的品质指标,除了水分含量,还应有两个,一是豆腐的质构参数,二是豆腐的保水性能。豆腐的质构参数,即强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直接反映了豆腐的口感,而豆腐的保水性能直接影响着豆腐的得率、流通和销售等。
用于进一步加工的豆腐一般是水分含量较少的北豆腐和半干类豆腐。豆腐加工制品内容十分丰富,根据制作方法主要可分为冻制品(即冻豆腐)、发酵制品(即腐乳)、卤制品、炸制品、熏制品、碱浸制品和炸卤制品等,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只是对我国传统豆腐类制品的初步分类。需要指出的是,同一种产品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生产者之间,无论在生产工艺上,还是在产品品质要求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别。特别是在产品名称和生产操作术语上,不同地区之间千差万别,相当混乱。
自制内酯豆腐
豆腐是经过把黄豆浸泡、研磨,然后在榨出的豆汁中加入适量的凝固剂制做而成的。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钙、磷等无机盐,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除脂肪的含量比黄豆略低外,黄豆中其他营养物质都被保留了下来。?
活动原理?
葡萄糖酸—δ—内酯是一种优良的食品添加剂,具有较好的防腐作用,同时它还是一种凝固剂,它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制成豆腐。?
活动用品?
市售袋装谈豆浆、葡萄糖酸—δ—内酯、细盐、味精、麻油、辣油、虾米、黄酒、砂糖。? 托盘天平、汤勺、茶缸、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水浴锅、竹筷。?
活动步骤?
1. 称取0.2g葡萄糖酸—δ—内酯,放在茶缸中并加入4~5ml水,搅拌使其溶解。?
2. 再加入一袋散淡豆浆(约220ml),搅拌均匀,放入水浴锅中沸水水浴加热2~3分钟后,小火保温约一刻钟,再将水浴加热至沸腾,约一刻钟后,豆浆即凝固成豆腐。?
3. 将虾米10g、麻油或辣油及砂糖适量,配成调料。?
4. 将冷却至常温的豆腐加入上述调料中,竹筷拌均即可品尝。?
活动中的有关问题?
1. 若无葡萄糖酸—δ—内酯,可在豆浆中加入一些电解质,如氯化镁、硫酸钙等(俗称点卤)。
2. 若有磨黄豆的工具,可用黄豆作为原料做豆腐。将黄豆拣去霉粒、杂质并洗净,按1∶7.5质量比把黄豆浸泡于水一夜。将浸泡发胖的黄豆磨成粗豆浆,再用细纱布过滤,滤去豆渣,得到的滤液煮沸后就是可以食用的淡豆浆,再按上述方法即可制得豆腐。?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