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浊沉清扬的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含义:盘古砍开混沌,混沌中混烛沉重的下沉形成大地,轻巧清浮的上浮形成天空;
出处:这句话出自《中华成语千字文》;
相关句段:鸿蒙未辟,宇宙洪荒;亿万斯年,四极不张;盘古开天,浊沉清扬;天高地厚,乾坤朗朗。
传说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有一个不知道为何物的东西,没有七窍,它叫做帝江(也有人叫他混沌),他的样子如同一个没有洞的口袋一样,它有两个好友一个叫倏一个叫忽。有一天,倏和忽商量为帝江凿开七窍,帝江同意了。倏和忽用了七天为帝江凿开了七窍,但是帝江却因为凿七窍死了。
帝江死后,它的肚子里出现了一个人,名字叫盘古。帝江的精气变成了以后的黄帝。
盘古在这个“大口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发现周围一团黑暗,当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时,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鸡蛋”紧紧包裹着身子,他感到浑身燥热不堪,呼吸非常困难。天哪!这该死的地方!
盘古不能想象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于是他拔下自己一颗牙齿,把它变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抡起来用力向周围劈砍。
“哗啦啦啦……”一阵巨响过后,“鸡蛋”中一股清新的气体散发开来,飘飘扬扬升到高处,变成天空;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大地。从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变而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人置身其中,只觉得神清气爽。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但盘古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担心天地会重新合在一起,于是叉开双脚,稳稳地踩在地上,高高昂起头颅,顶住天空,然后施展法术,身体在一天之内变化九次。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向下增厚一尺。
经过一万八千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的身体长得有90000里那么长了。
盘古像
盘古仍不罢休,继续施展法术,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天终于不能再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
这时,盘古已耗尽全身力气,他缓缓睁开双眼,满怀深情地望了望自己亲手开辟的天地。
啊!太伟大了,自己竟然创造出这样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此,天地间的万物再也不会生活在黑暗中了。
盘古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慢慢地躺在地上,闭上沉重的眼皮,与世长辞了。
伟大的英雄死了,但他的遗体并没有消失:
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浩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呼出的空气变成轻风和白云,汇成美丽的人间风光;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在山东),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在陕西),他的左臂化作南岳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北岳恒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在河南)。传说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布洛陀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其功绩主要是开创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制定伦理等。"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称,"洛"是知道、知晓的意思,"陀"是很多、很会创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 "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 布洛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神是人创造的,各民族树立的大神通常以神话的形式—代代传承下来。这些神话一般包括宇宙的形式,人类的诞生、文化的起源等内容,所有这些内容又是各民族用原始思维的方式,以幻想夸张的手法集中于某个大神身上,这个大神就是该民族公认的创世始祖。流传于壮族各地的布洛陀神话,就塑造了壮族创世大神布洛陀的形象,其功绩主要有:
●开天地:天地原来离得很近,人们上山顶就可摘到星星,太阳出来一照就烫死人,雷公打鼾谁也别想睡,布洛陀砍来老铁木,把天顶上去,把地压沉。
●定万物:从前人和鸟兽住在一起,经常争吵,布洛陀便令鸟讲鸟语,兽讲兽话,鸟兽都由人管理。从前人们吃东西不论餐,吃多屙多,布洛陀限定三天吃—餐,但拱屎虫传令错为一天吃三餐,被罚去帮人埋屎。
●取火:大榕树被雷劈起火,布洛陀取回火种,筑灶保火,从此人们取暖熟食。
●开红水河:水淹大地,为开河引水入海,布洛陀制一条赶山鞭赶山,又用神牛拉神犁,犁出红水河。
●造谷物:洪水淹没了谷种,布洛陀派斑鸠、山鸡飞天去取,派老鼠游海去取,它们吃光了谷种不愿返回,布洛陀令它们吐出谷种。培育后谷种像柚子般大,就把谷种敲碎撒播各地。
●造牛:布洛陀用黄泥捏牛身,枫木做牛脚,奶果做乳房,弯木做牛角,干层皮做牛肚,蕉叶杆做肠,风化石做肝,红泥做肉,苏木水做血,做好后用嫩草来喂,变成活牛帮人犁田耙地。
●教养家禽:布洛陀叫人们从水里捉来野鸭,从树上捉来野鸡,关起来养,鸡鸭生蛋,蛋生小鸡小鸭,开弓射鹞鹰保鸡鸭。
●造屋:古人住在岩洞里,到田垌要走很远的路,布洛陀用木头在树桠间支撑架横条,上盖树叶茅草,请人们去住。
●射太阳:从前天上的公太阳和母月亮结婚生下10个太阳,把女人背在身背后的孩子晒死了,布洛陀叫特桄做弓箭射落那10个太阳,剩下的公太阳和母月亮不敢再出来,布洛陀派公鸡去请太阳,听到公鸡悦耳的歌声,公太阳和母月亮才姗姗升上天。
●造铜鼓:从前毒虫恶兽经常出来伤害人畜。布洛陀教人用青桐木烧冻孔雀石熔铸铜鼓,敲打铜鼓吓跑毒虫猛兽。
壮族神话是壮族古代先民社会历史的影子,也是壮族社会原始信仰的产物。布洛陀是壮族先民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把自己的一切智慧、知识、气魄,都集中地概括在他的身上,使之成为寄托理想、人人拥戴、个个崇敬的民族祖先神。这与“布洛陀”这个名称在壮语中“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祖公”的含义正相吻合。 一个是全国的,一个是壮族的。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及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民间故事。
2、制作相应的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一直广为流传。同学们都搜集了那些民间故事呢?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交流。
3、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民间故事。(课件播放《盘古开天地》)同学们听说过这个故事吗?(生:……)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
要求:
a、把课文读通顺。
b、画出文中生字词,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c、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自读效果。
a、认读生字词并指导识记、书写。
b、指名读文。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找出最能概括课文内容的一句话(中心句)
3、盘古是怎样用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三、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并且学习了生字词,现在我来考考大家。
二、研读文本
(一)出示词语混沌一片一片漆黑轻而清重而浊缓缓上升慢慢下降
1、指名读
2、找找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是用来写什么的?
3、出示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齐读。找出其中的反义词。
(二)出示词语:抡起猛劈顶蹬
1、齐读。
2、这些词语是表示什么的?它们是用来写谁的?读有关句子,想象盘古顶天立地的样子。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想象。
过渡:巨人的神力也是有限的,盘古终于累倒了。
(三)出示词语:隆隆的雷声飘动的云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
1、指名读。
2、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出现的,是用来写什么的?
3、师:盘古临死了还想着为人类造福,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4、课件出示盘古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师引读。
5、指名复述这部分课文。(课件引导)
三、拓展:同学们想想这后面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都变成了什么?(指名说)
过度:是啊,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抬头看天,那飘动的云格外洁白,我知道这是盘古呼出的气息。
放眼大地,辽阔的大地一片生机,我知道,这是盘古的(肌肤)。
仰望高山
俯视江河
走进溶洞
……
小学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2 二、研读第一自然段。
(二):设境体验,感受“顶天立地”之苦
(三):想象迁移,领略“身化万物”之奇
四、拓展延伸,亲近神话
1、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他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2、学后汇报交流后,教师出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图片,简介。
3、小结:民族精神,积厚流光,神话故事是人类艺术的瑰宝,让我们共同亲近神话故事。推荐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希腊古典神话》、《封神演义》。
五、作业设计:
1、把《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阅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
六、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宇宙混沌 → { 顶天立地 }→ 创造宇宙(奉献、牺牲)
身化万物
小学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A案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②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③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④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研读感悟
①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a.谈孔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b.谈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c.学生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①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朗读感悟
①生自由练读。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③师引读。
演读感悟
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①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②明确责任:各小组主民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小组的活动。
③商定方案: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商定准备了解哪些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报老师处。
B案
课前准备
①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紧扣课题,引入新课
①教师提示课题:17、孔子拜师。
②感悟题意。
a.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
b.扣题质疑。
估计学生质疑: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怎样拜师?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①认读生字。
a.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b.指名认读生字。
②给生字找朋友。
a.给这些生字组词。
b.读词语。
细读课文,解难释疑
①孔子是怎样的人?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文。
②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
课件重点出示:
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b.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外作业
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
复习词语
①卡片抽读。教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学生认读。
②组内检测。小组内模仿教师的方法,互相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朗读感悟
①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②展示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互提意见。
③表演读课文,把文中易演的内容在朗读的同时加进动作。
④品读升华。听了刚才的朗读,你对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指导书写
①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②请书法好的学生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③学生写字并写词语。
布置实践活动
①活动总动员。孔子、老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②活动筹备。
a.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b.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③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④交流活动计划。
课外作业
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活动。
小学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情感目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先辈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2、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题目叫《盘古开天地》
3、读了课题,你知道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
2、学习生字新词(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找一找形声字读一读。
找一找月字旁的字,说说为什么是月字旁。
找一找表示动作的词语,做一做。
读准多音字“倒”和“汗”
3、开火车读课文
4、读了好几遍课文后,谁能说说对课文或盘古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一二段
1的确,盘古真是了不起,能够在混沌一片的宇宙中开天辟地,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远古时代,亲自看看宇宙当时的情景吧!(课件出示)
2、谁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情景?
3、是啊,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只是一大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黑漆漆的一片,课文里用了哪个词?读第一段。就这样一直到十万八千年的一天,混沌之中一位名叫盘古的巨人醒了,他是怎样开天辟地呢?
4、自由读第二段,划出有关句子。
5、指名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应该怎样读?指导朗读:“猛劈过去”要读重一点,清和轻应该轻读,要是读重了就会掉下去了。
6、再读读这段话,让我们用朗读来感谢盘古给我们带来明朗的天和坚实的土地。(齐读)
7、在读着段文字时你有什么发现吗?同学们,你们发现作者在写这段神话时用了很多的什么词?请赶快找出来。并校对。
8、(去掉其他的内容,留下反义词)我们能利用这些反义词和近义词把天地分开的.情景说清楚吗?(自由练说――指名说)
9、小结:作者用上了这么多的反义词和意思相近的词,使神话情节形象起来了,讲起来就更有味道了。同学们,天地分开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出示盘古那种顶天立地的画面,)请找到课文的语句读读吧。
四、课文的第三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或者齐读(提示:把天和地分开后就挺累得,还要使劲蹬着地,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3、朗读:(中间穿插导语:同学们,盘古为了不让天和地合在一起,就像巍巍的巨人一样,直挺挺的撑在天和地的中间,孤独寂寞的、辛苦地站住那里。十年过去了、百年、千年、万年――一站就站了一万八千年,天就变得很高很高,高到了九千丈,地就变得很厚很厚,天和地终于被固定住了,但盘古也到了精疲力尽的时候,所有的精力也消耗殆尽。终于有一天,他轰的一声,倒在地上死去了。此时,你又想对盘古说什么?让我们把想说的话送到朗读中去把!
4、过度:就算他倒下了,可他还是用自己的整个身躯把这个世界变得美丽。让我们下节课再去看看他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吧!
五、写字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过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累得倒下了,可就算他倒下了,他还是用自己的整个身躯来创造美丽的宇宙。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创造的?
二、学习课文的第四段
1、自由读
2、提示:同学们,边读书边想着画面,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习惯,咱们去试试好吗?(学生再读)
3、你刚才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呢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交流)
4、到底是什么词语使我们联想到了这么美丽的画面,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你发现了吗?
师:“飘动的云”,像这样的词语,在这一段还有好多呢,找找读读吧。
出示: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诃 茂盛的花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
5、谁能读出这些词语的意思,使人家一听,就能听懂意思了。谁来试试。
6、放到课文中去读读,就能读的更好了。(指名读――齐读)
7、我们看看当时神话般的情节吧!(出示课件)
小结:同学们,盘古虽然倒下了,但他没有忘记把自己的全部留给他开创出的天和地。所以后人称赞盘古是“垂死化身”,他用了自己整个的身体来使这新诞生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和美丽。那么你们也想作者一样,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盘古的其他部位变成了大自然中的什么呢?(课堂小练笔)
8、交流(用上怎么样的什么,这样的词语)
预设:他的牙齿、骨头、骨髓则变成了蕴藏在大地下的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美丽的珍珠和湿润的玉石。就连他身上的汗水也变了,变成了无尽的雨露和甘霖。肉变成肥沃的土地,筋骨变成条条宽阔的道路。他高兴的时候是睛天,发怒的时候是阴天。
9、由此引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10、是呀,正因为盘古的献身,才使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草木,才有了现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神话,人们喜欢这些神话,一谈起历史,常常就说从“盘古开天地”起。这是因为盘古是我们人类的创世神,那在神话中说是谁创造了我们,(而民间认为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是始祖神,盘古和女娲作为和创世神和始祖神,广泛而又长久地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崇拜。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神话故事吗?让我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这座巨大的宝库里,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吧,引读民族神话千字文
三、课外拓展(民族神话千字文)
鸿蒙未辟,宇宙洪荒。亿万斯年,四极不张。盘古开天,浊沉清扬。天高地厚,乾坤朗朗。日月经天,星宿列张。江河行地,浩浩汤汤。女娲补天,日月重光。夸父逐日,血气贲张。精卫填海,荡气回肠。后羿射日,功德无量。神话故事,意味深长。民族精神,积厚流光。
四、写字指导
小学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
2.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体会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积累和拓展。
3.了解故事内容的神奇,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4.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
课前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读一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师生交流读过的神话故事。
2.出示课题盘古开天地(齐读课题、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生认读生字词,教师及时正音。
缓缓、一丈、逐渐、四肢、肌肤、辽阔、血液、祖宗
3.让学生根据提示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品悟。
1.交流初读感受。
2.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用心默读,勾画出让自己感到神奇的语句。
3.交流勾画的语句,并认真品读,通过语言训练让学生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盘古的伟大。
四、总结拓展。
1.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宇宙,进一步感受神奇的变化与盘古的无私奉献,升华情感。
2.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浏览各民族创世神话,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生练习复述故事。
二、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三、让学生积累本课优美词句。
四、仿照第四自然段总分的构段方式写一段话。可以从下面的话题中选择一个接着写,也可以自己确定内容。
1.公园的景色真美呀。
2.超市里,商品的种类真不少。
3.我们的校园可美啦!
(1)浊沉清扬;
(2)月涌大江流;
(3)竹坞无尘水槛清;
(4)琵琶起舞换新声;
(5)一为迁客去长沙;
(6)自古谁东流;
(7)一樽还酹江月;
(8)也无风雨也无晴;
(9)物格而后知至;
(10)归雁洛阳边;谁家新燕啄春泥。
快板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下面就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三年级快板台词大全集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快板台词集 篇1 龙的子孙龙的种,龙的血脉紧相连,龙的气概吞山河,龙的精神代代传,从小立志爱祖国,热爱壮丽好河山,维护民族大团结,中华统一大团圆,热爱祖国最光荣,国家利益重如山,中华自古出英雄,咱们一个一个往下谈。
最大的`英雄是岳飞,精忠报国万古传,一杆银枪光闪闪,杀得敌人心胆寒,大战贼寇金兀术,把侵犯的敌人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哎,你有完没完,好,咱快点数,岳飞大战金兀术,把敌人一排一排一排一排,一排一排一排一排,好啦,你们也没完啦,行,咱一笔带过,岳飞大战金兀术,把那金兵靼子七哧咔嚓脑袋搬,杀得敌人嚎嚎叫,金兵人仰马又翻,岳飞是个大英雄,谁能比来谁能攀,嗨!嗨!不能比不能攀,英雄不能这么算,时代不同朝代变,论英雄哪能稀里糊涂一块连。
英雄有个共同点:那就是:爱国情操是关键。
中华历史五千年,民族英雄万万千,万万千,说不完,英雄事迹表不全,自古英雄实在多,只能说个一二三。
苏武北海去牧羊,保卫北京市于谦,荡平倭寇戚继光,郑成功收复宝岛攻台湾,虎门销烟林则徐,天下为公范仲淹,为民请命是海瑞,王安石一心改革挽狂澜。中华英雄数不尽,中华英烈树典范,中华历史闪光辉,中华代代出英贤。
抗日英雄杨靖宇,挺身救亡赴国难,率领抗联杀日寇,英明长存天地间。
英雄本色男儿汉,英雄也能出少年,海娃巧送鸡毛信,小兵张嘎真勇敢,放牛郎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埋伏圈,别看人小志气大,英雄少年成美谈,成美谈,美名传,巾帼也不让须眉。
一支红色娘子军,打出威风镇海南,八女投江垂青史,为国捐躯感动天,刘胡兰、赵一曼、英雄就义留史篇,江姐挺胸赴刑场,华夏高唱黄梅赞。
救国救民是英雄,忧国忧民好儿男,爱国爱民是传统,为国为民谱新篇。
长江流水浪推浪,万里长城长又宽,爱国英雄数不尽,爱国英雄说不完,数不尽、说不完,传统美德代代传,黄河养育中华魂,闪闪光辉映蓝天。
快板台词集 篇2 合:打竹板,响连天。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亲戚、朋友听我言:
中华文化生生燃。博大精深最璀璨。
炎黄为旗号华夏,龙凤为图汉字传。
经史子集典章文,书本积淀不尽然。
厚德载物通天地。薪火相传千万年。
文化遗产要保护,经典诵读闯新路。
A:让我先来说:
中华诗词传千年,经典诵读记心间。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话当初:
鸿蒙未辟宇宙荒。亿万斯年四极长。
盘古开天浊清扬。天高地厚乾坤朗。
日月经天星宿张。江河行地浩汤汤。
B:女娲补天日月光。夸父逐日血气张。
精卫填海荡气肠。后羿射日功德量。
神话故事意味长。民族精神积流光。
C:西周初年到春秋,诗文经典要牢记。
诗三百篇抒胸臆。兴观群怨言志气。
谦谦君子与淑女,一日不见三秋兮。
雨雪霏霏杨柳依。行道迟迟载渴饥。
乐而不淫止乎义。悠悠我思心藏之。
D:屈子行吟颠沛离,上下求索参天地。
离骚九章金玉质。黄钟大吕沉绝丽。
香草美人衔华实。怀瑾握瑜黄钟弃。
呵壁问天百交集。负石沉湘端午祭。
E:四书五经教识礼,为人处事须知义。
三字经,传文明。增广贤文百家姓。
此中深理君须听,世间哲理最澄清。
F:屈原虽然遭放逐,
乃有离骚楚辞赋。
左丘劳累终失明
春秋三转》《国语》著。
合: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A:孔子游历整一生,
《论语》习礼传后生
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
墨子、荀子、惠子、鬼谷子。
诸子百家应运生,百花竞放齐争鸣。
各抒己见散异彩。畅所欲言哲理清。
B: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
辞赋《史记》传千载。更记历史三千年。
C:晋陶渊明真风骨,
世外桃源饮酒篇
默然采菊东篱下悠悠然然见南山。
人生百态皆归真,生活原本是自然。
D:唐诗奇葩精妙伦。登峰造极炉火纯。
意在笔先一气成。千锤百炼益求精。
雍容典雅珠圆润。琅琅上口掷地沉。
E:诗仙李白文如人,斗酒百篇惊鬼神。
妙笔生花流水云,羚羊挂角无迹寻。
信手拈来无衣缝,才华横溢超凡尘。
F:诗圣杜甫忧国民,切中时弊风骨峻。
三吏三别记心中,体恤万民皆苦辛。
沉郁顿挫波澜成,锋发韵流惜墨金。
A:韩公昌黎重望高,文起八代领群伦。
钩玄提要浑天成,陈言务去不平鸣。
文以载道深切著,传道授业桃李春。
B:唐宋八大家各各是典范。
C:他们都是谁?
D:听我给你说:
唐代两位是韩柳,宋有曾巩欧阳修。
三苏父子王安石,欧阳公认是领袖啊是领袖!
合:唐宋八大家,牢牢记心间啊记心间。
E:中华经典诵读文,
四大名著是国粹。
水浒传西游记
红楼梦三国演义
把咱国粹经典来诵读
把咱中华千古美名来传颂。
F:庆阳教育大发展,
经典诵读来领先。
我们五中把头带,
天天坚持定方案。
读书标兵要常搞,
书香校园传经典。
诗文诵读需坚持,
给咱学生树典范。
合:我们五中人,有的是干劲
我们五中人,有的是激情
我们五中人,有的是信心
我们五中人,拧成一股绳
五中的未来
一定更灿烂。
A;热爱经典、诵读经典、
B;弘扬经典、传承经典。
C;让伟大的祖国文化更经典,
D: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世界的顶点。
合:对!让伟大的祖国文化更经典,
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世界的顶点。
快板台词集 篇3 甲:竹板声声笑连连,喜气盈盈把话言
乙:不要急、不要躁,还有一个没来到。
站在台上问声好,老师同学和领导,
甲:初次上台才艺现,
心发虚、腿发软,
恳请老师同学多包含,
给我增强信心壮壮胆。
(打衔接板)
乙:今天咱们说点儿啥?
白:我说我说我先说……(互相争喊)
甲:不要吵,不要闹,还是我来把话道。
说咱班,道咱班,咱班的进步程度是领先。
乙:同学们争先恐后比着学.
甲:踏实认真,竭尽全力,来把那智慧添。
乙:说学习,道学习,咱班的彤芋是第一,三次月考全夺魁。
甲:说起学习,她没挑,因为她心中有目标,虽然眼睛不大好,记起笔记一个笔画都不少。
乙:榜样的力量真是大,比、学、赶、超劲头强。
甲:灰太狼也成勤学兵,懒羊羊变成喜羊羊。以往的不良,全都一扫光。
乙:作业整,纪律强,你让我,我敬他,咱为学习进一堂。
甲:进一堂,讲方法,弄清方法,学习才顺畅。
乙:有了样子我照做,遇到困惑怎么办?
甲:你忘了?学习所得收获本,思想疑惑开心本,老师为咱铺好路,走起路来就铿锵。
乙:千里行,始足下,你先我快莫慌张。
甲:莫操心,有主张,有毅力,有恒心,持之以恒赶路忙。
乙:(白)赶路?去哪儿?
甲:(白)奔目标呗。
乙:学习贵在于坚持,打渔切莫三晒网,明天误得是终生,把握今天才正常。
甲:今天真实,今天有,把住今天,贵似金。
乙:黄金屋自在书本里,书香营造好前程。
甲:美妙歌声唱不尽,理想翅膀任飞翔。
乙:一日之计在于晨, 晨间交流更入神。
甲:不拘一格趣味浓,共沐朝阳齐读书。
乙:书香咱班展新颜 校园也谱写新诗篇。
甲:今天台下的人儿真不少,学生老师和领导,
乙:如果说的不太好,敬请大家多指导!多指导!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