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两大类。
金属元素又可再分为过渡元素,碱金属,半导体元素。金属元素是具有金属通性的元素。金属元素种类高达八十余种,性质相似,主要表现为还原性,有光泽,导电性与导热性良好,质硬,有延展性,常温下一般是固体。非金属元素可分为稀有气体,半导体元素,卤族元素。在所有的一百多种化学元素中,非金属占了22种。在周期表中,除氢以外,其它非金属元素都排在表的右侧和上侧。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一般少于4个,为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为非金属元素。
等于8个(氦为2个)为稀有气体元素。
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核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 一些常见元素的例子有氢,氮和碳。2012年为止,共有118种元素被发现,其中94种存在于地球上。
拥有原子序数大于83(铋元素之后)的元素都不稳定,会放射衰变。 第43和第61种元素(锝和钷)没有稳定的同位素,会进行衰变。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数高达95,没有稳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样能在自然中找到,这就是铀和钍的自然衰变。
扩展资料:
元素思想的起源很早,古巴比伦人和古埃及人曾经把水(后来又把空气和土),看成是世界的主要组成元素,形成了三元素说。古印度人有四大种学说,古代中国人有五行学说。
关于元素的学说,即把元素看成构成自然界中一切实在物体的最简单的组成部分的学说,早在远古就已经产生了。不过,在古代把元素看作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式的这种近代观念是不存在的。
无论在我国古代的哲学中还是在印度或西方的古代哲学中,都把元素看作是抽象的、原始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或是物质所具有的基本性质。
古希腊自然哲学提出了著名四元素说。这不是希腊哲学家创造的,四元素说在古希腊的传统民间信仰中即存在,但不具有(相对上来说)坚实的理论体系支持。古希腊的哲学家是“借用”了这些元素的概念来当作本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元素
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这里,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
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自然中发现的元素有90余种,人工合成的元素有20余种.
元素又称化学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几种有共同特点的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质子数来决定元素是由种类。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