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长途骑行之前怎么锻炼自己的体能

时间: 2023-03-29 10:07:08

长途骑行之前怎么锻炼自己的体能

锻炼体能的方法有:

1、平时主要以耐力练习为主,每天坚持10小时以上的骑行,不要追求速度。

2、练习时最好采用负重骑行,因为骑行时行囊会很重,空车骑行和负重骑行完全是两种感觉。

3、如果腿部肌肉不发达,需要主攻踏频,长途骑行如果没有强大的肌肉和良好的踏频就会力不从心。

4、练习的路段最好有连续的上坡路段,这样可以更好模拟路况。

5、练习坚持一周,如果无不良反应可休息1至2天继续训练1周,然后调整身体状态修正一周左右即可。

很想骑自行车长途旅行,以前没怎么骑过远路,我想问多长时间能做到日行100公里以上,如何锻炼

日行一百公里很简单,只要你对骑变速车的用力、换挡技巧有所心得,就可以尝试长途骑行,车龄并不是主要因素。如果有骑长途的打算,建议你利用平时在市内骑行的机会,尝试高速骑行,并持之以恒;周末去城郊骑行,保持平时骑行速度的75%,骑行距离逐渐增加,直到轻松骑行五六十公里,感觉精力还很充足,体力就有小成了。长途骑行回来要让腿部感到劳累,比如白天往郊区骑了一趟,晚上时候再在市内高速骑行3公里左右,对肌肉恢复有好处。
总体说来,长途要保证两点:匀速和持久
新手骑长途,在体力方面有不可避免的弱点,一开始不要追求速度,只要保证低速,高踏频,无需苛求自己完全达到专业蹬踏速度90+每分钟,保持一个舒服的频率即可,假设匀速20公里每小时,坚持五六个小时就可以达到目标,想想并不困难。骑行途中有意锻炼自己在略微疲劳时减档,稍增踏频,这样能使腿部肌肉得到更充分的运动,达到加速分解乳酸、消除疲劳的目的,随后继续保持舒适的频率即可。另外在途中要学会依据路况加减档,保证踏频和蹬踏力量之间的平衡;尽量锻炼自己少休息,以增加耐力。业余车队的长途速度大概也就是25-30,可以参考。
长途骑行另一反面是关于自己意志的训练,比如在路途中遇到烈日、风雨等恶劣天气以及恶劣路况时,要保证信心。而且单人长途骑行是很寂寞的一件事,可以结伴骑行或者买个小音箱给自己放音乐,放松心情,转移关于身体疲劳的注意力。
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在网上找找车友长途骑行的文章看看,会有所帮助。

自行车长途骑行应注意那方面的肌肉锻练?

以上两位貌似没有回答您要的重点,以下是我的答案,希望您能满意首先要考虑到您骑行的长度和难度,我认为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大腿外侧的肌肉,因为在长时间的运动下这部分的肌肉是相当容易拉伤的,这一点我提醒您要注意您自行车的作为高度和位置,与拉伤有直接的关系,一次如果是长途的话,你在骑行中也会锻炼到小腿内侧的肌肉,这个时候您可以在骑行中保持匀速,不要忽快忽慢,因为那样会使您小腿内侧的筋忽冷忽热,会有抽筋的情况,这一点也要提醒您,如果真的抽筋了,不要在继续骑行,找个旅馆拿热水给自己按摩,会减少自己的痛苦如果你骑行的长度很大,我建议您可以以跑步来锻炼,我曾经看过一篇调查,说明自行车运动员在消耗卡洛里方面是最大的,而又因是长途的骑行,高度的不同导致气压的不同,所以会让您的呼吸出现问题,这个时候如果你长时间锻炼跑步的话,可以使您的肺活量增加,也可以使腿部的肌肉保持一定的松紧度,这样您就不会因为在环境的不同导致呼吸的困难 其次您需要锻炼您的腹肌,我这里指的不是要练出肌肉,是要减肥,因为您在长途骑行中,身体处于一种中心向下,身体下压的形状,这时,如果您的肚子比较大的话,长时间下去会让您的呼吸变作呼多吸少而自己却察觉不到最后我给您一点我自己旅行的意见,在平路的时候速度不要超过35,如果是山路上坡的情况,不要超过二十,另外如果您是第一次的长途旅行,建议您一天的行程不要超过80KM,如果在山路的下坡如果您没有足够的技术您的手只要点后刹就好了,如果您的技术允许的话,您可以点捏后刹,点前刹,这样会更稳定,在路上要量力而行,不要勉强自己,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如果您还有需要可以直接找我Titanium钛

山地车长途骑行应该怎样节省体力与骑行的技巧

1、1小时1休息,尿尿,带点吃的像士力架什么的,喝水。拉伸肌肉,放松全身。
2、骑行的时候尽量保持放松,腿部保持频率,但是不要用力,进来那个匀速,圆周运动,身体不要晃动,屁股也不要晃动。
3、专心骑车,不要三心两意。
4、利用车的变速系统,合理根据不同的路况和地形调整速度。
5、锁鞋能提高速度。
6、重心放低能降低风阻。
7、如果路况很好,就锁上前叉,防止卸力。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