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杜甫的词有哪些(杜甫的诗有哪些)

时间: 2023-03-29 10:18:56

杜甫的词有哪些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卒于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词有:

1、《贫交行》:此诗感伤交道浅薄,世态炎凉,人情反复。全诗通过正反对比手法和过情夸张语气的运用,反复咏叹,造成了“慷慨不可止”的情韵,吐露出诗人心中郁结的愤懑与悲辛之情;

2、《兵车行》:此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杜甫的诗有哪些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漫兴(之一)
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
杖藜徐步立方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
轻薄桃花逐水流。
解闷
杜甫
陶冶性灵存底物,
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
颇学阴何苦用心。
杜甫诗全集 「酬韦韶州见寄」杜甫
养拙江湖外,朝廷记忆疏。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白发丝难理,新诗锦不如。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
「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澧州觐省」杜甫
佳士欣相识,慈颜望远游。甘从投辖饮,肯作置书邮。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湖南冬不雪,吾病得淹留。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杜甫
相见各头白,其如离别何。几年一会面,今日复悲歌。 少壮乐难得,岁寒心匪他。气缠霜匣满,冰置玉壶多。 遭乱实漂泊,济时曾琢磨。形容吾校老,胆力尔谁过。 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鶱腾访知己,淮海莫蹉跎。
「长沙送李十一(衔)」杜甫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远愧尚方曾赐履, 竟非吾土倦登楼。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 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重送刘十弟判官」杜甫
分源豕韦派,别浦雁宾秋。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 经过辨丰剑,意气逐吴钩。垂翅徒衰老,先鞭不滞留。 本枝凌岁晚,高义豁穷愁。他日临江待,长沙旧驿楼。
「登舟将适汉阳」杜甫
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庭蔬尚在眼,浦浪已吹衣。 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违。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 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
「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杜甫
水阔苍梧野,天高白帝秋。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 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杜甫
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 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对雪」杜甫
北雪犯长沙,胡云冷万家。随风且间叶,带雨不成花。 金错囊从罄,银壶酒易赊。无人竭浮蚁,有待至昏鸦。
「楼上」杜甫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送赵十七明府之县」杜甫
连城为宝重,茂宰得才新。山雉迎舟楫,江花报邑人。 论交翻恨晚,卧病却愁春。惠爱南翁悦,馀波及老身。
「燕子来舟中作」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常识主, 如今社日远看人。可怜处处巢君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落水益沾巾。
「同豆卢峰知字韵」杜甫
炼金欧冶子,喷玉大宛儿。符彩高无敌,聪明达所为。 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烂漫通经术,光芒刷羽仪。 谢庭瞻不远,潘省会于斯。倡和将雏曲,田翁号鹿皮。
「赠韦七赞善」杜甫
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尔家最近魁三象, 时论同归尺五天。北走关山开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烟。 洞庭春色悲公子,鰕菜忘归范蠡船。
「奉酬寇十侍御锡见寄四韵,复寄寇」杜甫
往别郇瑕地,于今四十年。来簪御府笔,故泊洞庭船。 诗忆伤心处,春深把臂前。南瞻按百越,黄帽待君偏。 「
酬郭十五受判官」杜甫
才微岁老尚虚名,卧病江湖春复生。药裹关心诗总废, 花枝照眼句还成。只同燕石能星陨,自得隋珠觉夜明。 乔口橘洲风浪促,系帆何惜片时程。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杜甫
斧钺下青冥,楼船过洞庭。北风随爽气,南斗避文星。 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王孙丈人行,垂老见飘零。
「哭长孙侍御(一作杜诵诗。以下为杜甫补遗)」杜甫
道为谋书重,名因赋颂雄。礼闱曾擢桂,宪府旧乘骢。 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唯馀旧台柏,萧瑟九原中。
「虢国夫人(一作《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一)」杜甫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涴颜色,澹扫蛾眉朝至尊。 「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一作畅当诗)」杜甫
酒渴爱江清,馀甘漱晚汀。软沙欹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数杯君不见,醉已遣沉冥。
「舟泛洞庭(一作过洞庭湖)」杜甫
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护江盘古木,迎棹舞神鸦。 破浪南风正,收帆畏日斜。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 「李盐铁二首(一首题作李监宅,已见第九卷中)」杜甫 落叶春风起,高城烟雾开。杂花分户映,娇燕入檐回。 一见能倾产,虚怀只爱才。盐官虽绊骥,名是汉庭来。 「长吟」杜甫 江渚翻鸥戏,官桥带柳阴。江飞竞渡日,草见蹋春心。 「绝句九首(前六首已见第十三卷中)」杜甫 闻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都将百年兴,一望九江城。 水槛温江口,茅堂石笋西。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 设道春来好,狂风大放颠。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 「瞿唐怀古(以下草堂逸诗拾遗)」杜甫 西南万壑注,勍敌两崖开。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 削成当白帝,空曲隐阳台。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 「送司马入京」杜甫 群盗至今日,先朝忝从臣。叹君能恋主,久客羡归秦。 黄阁长司谏,丹墀有故人。向来论社稷,为话涕沾巾。 「寄高适」杜甫 楚隔乾坤远,难招病客魂。诗名惟我共,世事与谁论。 北阙更新主,南星落故园。定知相见日,烂漫倒芳尊。 「送灵州李判官」杜甫 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遣忧」杜甫 乱离知又甚,消息苦难真。受谏无今日,临危忆古人。 纷纷乘白马,攘攘著黄巾。隋氏留宫室,焚烧何太频。 「早花」杜甫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直苦风尘暗,谁忧容鬓催。 「巴山」杜甫 巴山遇中使,云自峡城来。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 「收京」杜甫 复道收京邑,兼闻杀犬戎。衣冠却扈从,车驾已还宫。 克复成如此,安危在数公。莫令回首地,恸哭起悲风。 「巴西闻收宫阙,送班司马入京」杜甫 闻道收宗庙,鸣銮自陕归。倾都看黄屋,正殿引朱衣。 剑外春天远,巴西敕使稀。念君经世乱,匹马向王畿。 「花底」杜甫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柳边」杜甫 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 紫燕时翻翼,黄鹂不露身。汉南应老尽,霸上远愁人。 「奉使崔都水翁下峡」杜甫 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别离终不久,宗族忍相遗。 白狗黄牛峡,朝云暮雨祠。所过频问讯,到日自题诗。 「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杜甫 江头且系船,为尔独相怜。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 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别后巴东路,逢人问几贤。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杜甫 新亭有高会,行子得良时。日动映江幕,风鸣排槛旗。 绝荤终不改,劝酒欲无词。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杜甫 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宠行舟远泛,怯别酒频添。 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 「客旧馆」杜甫 陈迹随人事,初秋别此亭。重来梨叶赤,依旧竹林青。 风幔何时卷,寒砧昨夜声。无由出江汉,愁绪月冥冥。 「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杜甫 闻道王乔舄,名因太史传。如何碧鸡使,把诏紫微天。 秦岭愁回马,涪江醉泛船。青城漫污杂,吾舅意凄然。 「愁坐」杜甫 高斋常见野,愁坐更临门。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 葭萌氐种迥,左担犬戎存。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 「九日登梓州城」杜甫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阙题」杜甫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有哪些关于杜甫的古诗

关于杜甫的古诗

杜甫生平作诗一千五百多首,是唐代诗人中流传下来的诗最多的,其中不乏名垂千古的佳作,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由于其中年所作诗歌风格大多沉郁忧虑,心系国民,且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因此他的诗被称作“诗史”。其中尤为著名的是他的三吏三别,流传甚广,意味深长。

三吏三别

三吏三别是杜甫的六首诗作,其中三吏是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而三别则分别是《新婚别》、《无家别》、以及《垂老别》,在这几部作品中,杜甫深刻地表达出了民生疾苦以及自己身处乱世中漂离游荡的孤寂,流露了诗人对于在战乱中饱受摧残的人民百姓的同情与痛心。

其中《新安吏》前半篇讲述的是部队抓兵以及亲人分别的悲情场面,而后半篇则大转笔锋开始对人民进行劝导,表达了诗人渴望结束战争回归和平的心愿。《石壕吏》写出了官兵趁着半夜到村中强行抓人参军,甚至连年老的妇人都不放过,揭露了兵役制度以及官兵差吏的残暴,表达了对于战乱中的人民疾苦的同情。而《潼关吏》则是借潼关之险表达对于桃林战败的痛惜,并希望将士们能依靠天险保卫长安。

然而《新婚别》讲述的是一对夫妻在新婚之时离别的场面,刻画了深明大义的妻子形象;《无家别》叙述了一个兵败还乡结果无家可归、最终再次复征的军人形象,反映了战争灾区的荒凉;而《垂老别》则是一堆暮年老翁因征兵与老伴离别的场面,反映了战争的无情以及统治者的残忍。

这“三吏三别”系列组诗将杜甫的爱国衷诚表现得淋漓尽致,一颗渴望和平以及关怀百姓的心,直至如今还深深地感染着后人。

杜甫被称为什么

杜甫作为我国唐朝时期鼎鼎大名的杰出诗人,名垂千古,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如同李白被称为诗仙一样,杜甫也被后世尊称为“诗圣”,那么它的这个名号究竟是如何得来的呢?

杜甫 塑像

杜甫“诗圣”这样的誉称不仅仅是因为他文学造诣极高留下了众多流传至今的绝妙诗歌,最重要是他的诗文中有许多作品都流露出了他悲天悯人心怀苍生的思虑与情操。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中十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沉稳朴素,在他的作品中能体现出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以及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及强烈的政治倾向,社会内涵丰富。而另一个方面,杜甫的诗歌总体上可以用“抑扬顿挫”来涵盖诗风,沉郁表示的是他文章的深沉意蕴,而顿挫则是形容情感的迂回抑扬;他诗文中的语言口吻、音律节奏起伏跌宕,他的文字用词简朴通俗,十分写实,却尽显功底,综上所述,因此杜甫被后人以“诗圣”的誉号来尊称。

杜甫的生平十分坎坷,他出生于富足的士家,但生活并不顺利,晚年清贫且旧病缠身、老无所依。他仕途不顺、怀才不遇却坚决不向权贵低头,尽管早年间他也如同李白那般纵情四海的放荡轻狂,但是中年的他生活无依无靠,徒有一腔爱国热情却没有报国的机会,在国家动荡身陷内忧外患之时,他日日以国家之忧而忧,以百姓之苦为苦,正是他这种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感动了古往今来的世世代代人。

杜甫的雅号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中创作诗歌作品达三千多首,至今流传作品有一千四百多首,其作品风格独特,且注重吸收各家之长,坚持独特的批判精神,致使其作品深受后人的追捧,其思想也影响着后代众人。

杜甫画像

杜甫因此被尊称为一代“诗宗”,其雅号为“诗圣”,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之高,所有的成就之深。杜甫创作诗歌的时候十分注重将所见所闻和社会现实两者相结合,这样不仅反映社会现状还可以以此寄托他的情感,批判不公的社会讽刺统治者的腐朽之举。

杜甫所写之诗很大程度上不只是在客观的叙述事件,而是在用诗去写历史,他的诗体大部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事件,真实的将历史重现在读者的眼前,也将那个时代受到战乱和腐败统治毒害的现状披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杜甫能有“诗圣”这一雅号,不止因为其涉猎题材之宽,还在于他能够很好的将律诗运用的如此自如,将这样的诗体运用于无形,甚是有才能。杜甫甚能驾驭各种形式的诗歌,他能将社会万象及人民的生活描绘的十分生动,他的诗歌中所隐含的不仅是批判和同情,也有很多他被压抑的情怀和抑郁的情感,但这依旧不影响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

杜甫的成就

?杜甫为唐朝诗人,为汉乐府诗体的开创者,是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多以古体和律诗著作,风格多样但其诗风沉郁顿挫,多有忧国忧民的感伤,因而被后人称为“诗史”。

杜甫画像

杜甫真正成名是在宋朝之后,之后“沉郁顿挫”便成为杜甫诗风的评判字句,其中所表明的是杜诗所描写的思想内容均博大深刻,感情很是饱满,还有杜诗都是以完整的意境,精炼的字句和顿挫变化的节奏将其中情感表现出来,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诗中的一草一木之中,亦见其性情之厚。

杜诗不仅沉郁顿挫,还有变化不断的风格,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想必这和杜甫所描绘的内容各异有关系,他晚年生活经历“安史之乱”得以见识到各种情形,大大增加他生活阅历,因此他创作的题材除了游历、山河、风俗、家人友人还有更多忧国忧民的创作、战争。政治和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在不同的创作背景下,杜甫所作的诗歌均用不同风格展现其中情感。

杜甫在创作方面十分写实,反映出很多深刻的现实生活的内容,将盛唐转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面貌用诗歌将其全程展现在众人面前,同时塑造了多个有性格有感情且丰满的诗歌人物形象,让大家更好的认识杜甫。杜甫十分擅长描写事物细节,往往这样更能震慑人心,这样细微的写实技巧正是杜甫的又一个艺术成就。

杜甫年谱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居无定所,最后也是在奔波的途中病逝,从他留下的众多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的一生经历,和他一路上的心态变化,从一开始的伟大抱负到后来的避乱而逃。而他的诗歌造诣也随着经历的变化而变得更加深刻,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杜甫的年谱吧,看看他一生经历。

杜甫画像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

公元718年,杜甫能作诗,方才7岁。

公元720年,杜甫开始学习书法。

公元725年,14岁的杜甫开始同文人出游,能与他们对诗。

公元730年,杜甫为19岁,身怀抱负和不羁,开始他的游历时期,与友人游历江南一带。

公元731年至公元734年,杜甫花费了4年的时间在吴越一带游历。

公元735年,杜甫回乡参与科举考试,但是未入选。

公元736年,再次出游的杜甫在齐赵一带游历,结交友人苏源明。此后的五年杜甫均在这一代游历,在他三十岁的时候方回东郡。

公元744年,回乡的杜甫在东郡呆了三年,在这里与“诗仙”李白相结识,两人共游齐鲁,访问各方名士,甚是愉悦。

公元746年,35岁的杜甫去长安参与考试未入选,便客居长安十年,为谋取生活常作为儒生为权贵门上客,献诗。

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的爆发到平定期间,杜甫曾任官职左拾遗,后因耿直谏言为人所诬被贬,期间认识到统治者腐朽而辞官,而后一直在躲避战乱而逃,生活窘迫至极。

公元770年,59岁的杜甫病逝舟中。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