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短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短小文言文加解释)

时间: 2023-03-29 14:51:30

短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1、与“长”相对。《垓下之战》:“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不足;欠缺。屈原《卜居》:“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冯婉贞》:“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3、诋毁。《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小文言文加解释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曾揭谛.菩提萨婆诃.
解释:
观世音菩萨,修行很深,能将众生从生死轮回的此岸度到涅盘彼岸之时,用智慧来观察自性的心,发觉五蕴都是空的,应救度一切众生的苦难。
(佛说)舍利子,色不同空,空不同色。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感受、思想、行动、认识也都是这样。
(佛说)舍利子,一切的法都是空的,没有生没有灭,没有污垢没有干净,也没有增加更没有减少,所以空中没有色,也就没有感受、思想、行动、认识了,更没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根,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没有眼界,一直到无意识界,没有不明白的道理,也就没有不明白的道理的尽头(因为一切都是空的),以至于没有生老,也就没有生老的尽头。没有苦、集、灭、道这四种真理,没有智慧也就没什么所得了,因为没有什么可得到的缘故,这样才能成为菩萨。
因为依照智慧超度众生到涅盘彼岸之法去修行,心中就没有什么牵挂阻碍了。没有牵挂阻碍,那就不会产生恐怖的感受,能远离迷惑的梦相,最终能够达到涅盘的境地。
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一切佛,都依照般若波罗密多的方法去修行,得到了智慧成了佛。所以知道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力的咒语,是大放光明以破除众生迷暗的咒语。是没能胜得过的咒语,是无与伦比的咒语,它能灭除一切苦难,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所以将般若波罗密多咒说出来,现在就说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自 护其短的文言文的意思。

自护其短意思是:掩盖自己的短处
原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
译文:有个北方人,自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后来到南方作官,(一次大家)坐在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去壳。”他却想掩盖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是想用来清热呀!”人家问他:“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