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初学习的时候,会有学习困难,特别是上学期离开了家不习惯。所以孩子刚入学的两个月,家长应该帮孩子快速适应学校氛围,不能过分看重成绩。家长教育孩子的日常习惯时,不能总说孩子笨,淘气。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事情哪里做得不好,怎样做才能更好。孩子在学校中也有一些表现好的时候,家长一个方面要告诉孩子不能骄傲。另一个方面在取得好成绩时,家长也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当然赞美也是点到为止,不要使得孩子虚荣心膨胀。多带孩子出去接触社会,拓展视野。
一年级对孩子来说是其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幼儿园进入了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地走过这个转折点呢?请看下文。
年级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关注学习情绪。
之所以,将关注孩子的情绪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觉得,只有孩子在学校开心了,他才会喜欢学习,渐渐也就有了学习的爱好,渐渐才善于学习。家长与孩子之间养成平等交流的习惯,也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有利于对症下药。这样经常交流,养成习惯后,教育孩子的问题也就化难为易了;最怕的是孩子有什么事情跟谁都不说,出了什么事情,家长什么都不知道,后悔晚矣。所以,每当孩子放学回来的时候,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今天,你在学校开心吗?因为什么事情开心呢?”。假如他不开心,你要要询问他为何不开心,进而对孩子进行思想上的开导,让他变得快乐起来,假如需要老师帮助的话,可以及时跟老师交流一下。也可以开始是家长主动询问,以后最好养成孩子主动与家长交流的习惯。
二、关注学习伙伴。
朋友,是倾诉的对象;朋友,是进步的动力。人是最怕寂寞的动物,小孩子更加需要朋友,而且需要在某个方面比他强的朋友。我没有强调一定要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交朋友。因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多方面的,不仅仅表现在学习方面。一个孩子的成绩好不好,并不是给他带来朋友的唯一因素,还涉及到性格、为人等因素。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在新的集体交更多的好朋友。要了解你的孩子在学校有几个玩得好的伙伴,那些伙伴的学习、性格、为人等又是怎样的呢。并且可以与这些伙伴的家长联系一下,这样你会更加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就算孩子偶然撒谎了,你很快就会知道的;你还可以从别的家长那里了解到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假如你的孩子没有伙伴,你更要创造机会让他多交朋友。
三、关注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生。要培养一个好的习惯至少需要21天。家长要注重养成孩子良好的看书、读书、写字的学习方面的习惯;还要养成书写整洁、学习专注、用眼卫生、劳动习惯等行为方面的习惯。如:天天保持看书最少半个小时,读书要大声,有感情,眼睛离书本一尺远,握笔姿势正确,学习时不开小差,书写尽量做到不用橡皮擦,天天能帮家里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扫地、抹饭桌、端碗等)。
四、关注作业完成情况。
学生完成学校的作业就好比家长的工作一样,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建议孩子一放学回家,先喝点水,吃点水果,就要开始完成家庭作业了。做作业的时候,一个人单独在一个专门的书桌旁学习,不要打搅他。每学习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休息10分钟。当孩子碰到不懂的问题,家长千万不要马上回答他,要等作业做到最后,实在不会的时候,家长才去帮助他。不光是要让他养成思考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学习的效率。假如,一会儿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写啊?”一会儿又问:“爸爸,这道题怎样做呢?”以后孩子做作业就会很慢,也不会独立去完成。不过,一年级有的题目中很多字不熟悉,家长也可以采取先把题目都念完,孩子再做题。值得注重的是:有的家长总认为作业太少了,或者有时候作业少了,就给孩子多布置作业,弄得有的孩子想:早点完成作业也没有用,不如慢点做,进而养成慢慢吞吞完成作业的习惯。在作业少的时候,何不让孩子放松一下呢。
一年级家长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项
1、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责任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要告诉他:“学习,就必须学好。”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是自己在学本领,因此必须努力学好,上学不能迟到早退,上课要认真听讲,作业必须每天及时完成,从心里真正建立起一份责任感。
2、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坚决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管是学具还是玩具,只要是需用的、对身心发展有利的、家庭经济能够承受的,都应极力满足。但对于孩子出于炫耀、攀比心理想买的东西则必须坚决拒绝。
3、松严有度。周一到周五以学习为主,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让他和小朋友相处,允许他嬉笑打闹、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周六、日以玩为主,让他自主选择做什么玩什么,想学溜冰、学画画等都应尽量满足其要求。
4、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的安静的学习环境。在他做作业时,把门关起来,给他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尽量不说话,不开电视不开电脑以免干扰。在孩子学习时,自己也拿本书坐在旁边看,给孩子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
5、重视分数的反馈作用。重视分数不是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标准,而是从中看出孩子在学习上的漏洞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缺补漏。另外可根据分数对孩子进行适当地奖惩,奖励以学具玩具为主,也可满足他的一个愿望,但一般不给钱;惩罚则是罚他做一件事或不帮其实现一个愿望,绝对不是打骂。
6、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说话要算数。答应孩子的事要尽量做到,给孩子的奖励一定要兑现。做不到就不要轻易许诺,可转移话题。平常对待生活要乐观对待工作要认真,这样也可给孩子一些良性影响。
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
孩子们刚刚进入小学,对小学生活既感到新鲜,又有些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沟通方法:
此阶段以适应和培养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孩子怎样愉快地学习。家长可以从如何安排时间,如何使用高效的引导语入手,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1. 小学家长教育孩子有什么好的方法
2. 小学一年级孩子的正确教育方法是什么
3. 家长教育孩子有哪些建议比较有效
4. 一年级的孩子该怎么正确教育
5. 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有哪些
一、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促使孩子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自然就不会把学习当成苦差事。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对电脑很有兴趣,他就愿意自觉主动地看许多计算机方面的书籍,贪玩的习性就会有很大的改善。因此,家长和老师应不时地寻找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加以引导和培养,促进孩子的健康成才。
二、让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
很多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多是由于学习总是失败,考试成绩总是不如人。因此,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恰当地为孩子确定学习目标,并给以切实有效的帮助,这样孩子就能通过努力达到他能够实现的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又会激励孩子的继续努力,使他不断进步。
三、从小培养注意力
儿童不爱学习常与其注意力差有关。课堂教学要求注意力至少保持20分钟,有的孩子却只能集中注意几分钟,有许多内容在“开小差”时没听到、没理解,结果成绩差,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进而不爱学习。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有的孩子天生注意力不集中,这需要家长长期的努力。
四、学习强度不可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孩子课后又安排家教和补习,想借此来得到提高孩子成绩的目的,其实这样很容易产生事倍功半的恶果。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已够多,再加上几个小时的额外学习,会超过了其承受能力。这种“课堂-家庭式”的接力学习往往使孩子失去对学习的新奇感,开始厌倦学习。
五、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父母要使孩子热爱学习不贪玩,自己必须勤于读书,努力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父母整天沉迷于麻将、电视、跳舞、应酬中无可自拔,那么要想孩子“出污泥而不染”是不可能的。
六、避免家教中的误导
家庭教育中父母讲话不慎而产生的错误导向,也是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如果一位家长整天喋喋不休地说;”你成绩如此差,一定是比别人笨,再努力可能也不会见效了。”这样的话语势必会严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与进取精神,使孩子不爱学习,变得贪玩。
七、为孩子找一个爱学习的好伙伴。
同龄人之间的影响也是极为重要的。大部分的孩子仿效性极强,只要有一个好的榜样在身边,孩子就会产生希望变好的内在动力,逐渐喜欢学习起来。这种同伴的力量有时甚至比家长的说教、打骂更有功效。改变孩子贪玩的方法很多,但是真正关键的部分掌握在家长和老师手中,只要家长和老师方法得当、态度认真、对孩子给与足够的关心与帮助,相信这样的问题很容易就能得到解决。
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过来可能会不适应小学的生活,所以应该关注这些孩子的变化。应该多给予心灵上的关怀。此外,要严格要求孩子的行为规范,行为举止要从小抓起,特别是刚进一年级,有一点点的意识了;这时候要规范孩子的行为举止,不要让孩子没有尺度的做事情。最后,孩子都是需要陪伴的,有时间就要陪陪孩子,这样孩子才可以快乐的成长。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