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辣汤的材料:海带3两、粉丝2两、百叶1张、面筋1个。
做法:
百叶切丝,面筋手撕成丝,胡萝卜切丝,干海带洗干净切丝。粉丝泡好切成一小段小段。起锅把主料用开水焯。生抽,醋和胡椒粉调汁。重新起锅放入主料,搁入盐烧10分钟。放入调好的酱汁,勾芡。装碗即可。
淮安辣汤,在家这样做也可以做出地道的地方美食
到过江苏淮安的朋友,一定都喝过淮安的一道地方美食:淮安辣汤,淮地的辣汤,既不同于北方徐州的辣汤,加入大量的生姜、黑胡椒粉,这个辣汤的味道就偏辣了。也不同于中原腹地河南的胡辣汤,加入的香辛料,使其辣味醇郁,非常适合北方人的口味,而不喜爱吃辣,偏甜的南方人,就接受不了。而淮地的辣汤,无论是偏辣的北方人,只要舀上一小汤勺子的大椒酱就适口了,还是偏甜的南方人,早就打招呼不要放辣椒酱,都是可以享受美味的。
淮地的辣汤有四种食材,即百页丝、面筋条、海带丝、粉丝。辣汤食材的品种、数量至今都没有更新变化,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辣汤必用淀粉勾芡,如不勾芡那就是照见人影的稀汤了,掌握勾芡的稀稠度是关健。早先卖辣汤的,都是自己用面粉来洗面筋的。
如今,老淮安街头巷尾的豆腐脑担子上,吃货食客们都流行来碗“二合一”,所谓的“二合一”,是善于在风味小吃上创新的淮安人,将辣汤和豆腐脑装混舀在一只碗内。
喜欢喝辣汤的淮安人现在也是在全国各地为生活奔波,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喝过辣汤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道自己在家就可以简单做出正宗淮安辣汤的方法,喜欢喝辣汤的朋友可以试着自己在家做一下。
材料
海带 一大张 面筋 一整个 千张皮 一块 粉丝 一小捆 酱油、醋、麻油、辣椒酱 适量
制作过程
1、干海带泡好切丝,具体量可以看你是否喜欢多点,喜欢多的就多放点;
2、面筋洗干净手撕成小块,千张皮切丝;
3、海带提前放入锅内烧开,然后开中火煮10-15分钟,看个人喜欢海带的软硬口感程度,中途的沫子撇掉;
4、15分钟后加入准备好的面筋条和千张干丝,中火再煮10分钟,主要是面筋要多煮会;
5、最后放入一把粉丝煮5-10分钟,看粉丝的状态,然后可以起锅,装碗;
6、调料:酱油、麻油、醋、辣椒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放多方少。
这个时候基本上这个淮安辣汤就做好了,可以顺便摊个葱花鸡蛋饼配着这个辣汤一起吃,别有一番风味。
家乡的味道是永远都吃不够的,无论走到那里,永远怀念的还是这种家乡的味道,每次回到淮安,都要美美的把淮安的美食尝个遍,好像不这样就不能显示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辣汤,又叫胡辣汤,是一种风味独特的传统名吃,现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带,汤内含多种营养成份,很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夏天去火防暑,冬季开胃避寒,是大众化汤类早点的佳羹。
辣汤以面粉为主料,外加几样佐料。用料简单,造价不高,但喝来别有一番风味,其诀窍在制作的技术上。
制作
辣汤以面粉为主料,外加几样佐料。用料简单,造价不高,但喝来别有一番风味,其诀窍在制作的技术上。辣汤的制作很别致,一般在10个小时以前就要做好和面、洗面的工作,即头天下午准备,第二天早晨下锅食用。具体做法是:将面粉掺水和成面团,然后加清水用手徐徐洗,洗到只剩面筋为止。将洗好的面筋放在盆内养起来,直到10个小时以后,把养的面筋徐徐搅入面汤开水锅里。烧开后,放入胡椒、豆腐皮、青菜、海带丝、鸡蛋皮等佐料,即可食用。食用时再加醋及香油少许,喝来香辣可口。食用辣汤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夏天去火防暑,冬季开胃避寒,汤内含多种营养成份,是大众化汤类早点的佳羹。
用料
豆腐100克,鸡蛋1个,猪肉50克,菠菜梗、水发木耳、水发玉兰片各15克,香菜、花椒油、水淀粉、酱油、白胡椒、香油、植物油、葱、富清鲜辣味粉、醋、味精各适量。
制法
1、豆腐、猪肉、水发木耳、玉兰片均切成丝,白胡椒用刀拍碎。
2、将四丝下入开水中焯一下。菠菜梗洗净切成段,香菜、葱洗净切末。
3、白胡椒入油锅炸一下,捞出,用葱末爆锅,注入富清鲜辣味粉,放入四丝和菠菜梗,加入味精、酱油,烧开后用水淀粉勾芡,甩上鸡蛋花,出锅前放入醋、花椒油、香油、香菜末即成。
功效
辣汤营养丰富全面,钙、铁含量高,开胃健脾。
辣汤既有养生之功效,又具辛辣之性情,更能体现徐州之风味。尤其在寒冬腊月天,早上喝一碗辣汤,吃上几个包子,浑身热呼呼的,精神也为之一振,有这碗辣汤垫底,一天所有的辛劳仿佛都能消解。所以来徐州的外地人对辣汤更情有独钟。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