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人口截至2015年底,总人口为380万人,城市人口161、3万人,淮南市安徽省重要的科研教育中心,截至2015年末,拥有普通高等院校6所,总面积5571平方公里;淮南,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合肥经济圈成员之一,淮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发明了华夏美食豆腐;淮南是中国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国务院1984年13个较大城市之一,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百个宜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
淮南,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合肥经济圈成员之一。淮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汉时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后刘安在八公山招贤纳士,著书立说,编纂了千古名篇,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淮南子》,发明了华夏美食豆腐。淮南市总面积5571平方公里,辖田家庵区、潘集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大通区、寿县、凤台县。截至2014年底,总人口为380万人,城市人口161.3万人。淮南是中国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国务院1984年13个较大城市之一,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百个宜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首批试点智慧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
3033528人。根据(中国)安徽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淮南常住人口为3033528人,男性占比51.01%,女性占比48.99%,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9.68%,15-59岁占比59.34%,60岁以上占比20.98%,65岁以上占比16.37%。
2019年末2020初:全市户籍人口390.8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5.62%,比上年提高2.23个百分点。常住人口349.0万人,与上年持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04%,提高0.93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1.47‰,比上年下降0.34个千分点;死亡率7.05‰,上升0.15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4.42‰,下降0.49个千分点。
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淮南市常住人口3033528人。淮南市有34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8万人,居安徽省第二位,占全市总人口的2.1%。全市有4个民族乡、23个民族村,分别占安徽省民族乡村数量的44.4%和17%,此外还有4个民族社区。
根据淮南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3033528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42012人相比,减少308484人,下降9.23 %,年平均下降0.96 %。
全市共有家庭户1137336户,集体户48742户,家庭户人口为2871121人,集体户人口为16240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29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淮南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