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这两句是远写。举头远望,目所能及之处,有秋江万里,澄澈耀眼,静如白练,绵延屈曲,伸向远方;有秋山“数点”,葱郁苍翠,青如蓝靛,给人一种秋天特有的苍茫、寂静、高远的感受。作品从大处、远处起笔,为全篇设置了一个宏阔、高远的背景基调。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令,作者选择了独特的视觉角度,按照由远及近、自下而上的空间顺序,采用了比喻、对仗并用的修辞手法,借助于动态描写的艺术表现形式,为读者勾画了一幅生动传神的浔阳江动态秋景图。
小题1:比喻,对偶,夸张,排比
小题2:示例一: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2);
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2分;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2分,意思答对即可。)。
示例二: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2分);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2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可根据关键词的运用及句式来判断,如“白如练”“青如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运用了对偶;“疾如箭”“飞如电”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为排比修辞手法。
小题2:
试题分析:可根据题干要求,任选一个角度来答,如若选择从写景的顺序答题,可结合着景物及关键词进行分析,“长江万里”“淮山数点”是从整体、远景来写;“江帆几片”“山泉千尺”是从个体、近景的角度来写;“云、月、鸿”这些为天空景物,故由地面转为天空的顺序。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作者】:
周德清(1277—1365),字日湛,号挺斋,高安暇堂(今属江西)人,所著《中原音韵》一书,对语音学和曲律的研究贡献甚著。《录鬼簿续篇》称其“又自制为乐府甚多,长篇短章,悉可为人作词之定格”。又云:“故人皆胃德清之韵,不但中原,乃天下之正音也;德清之词,不惟江南,实天下之独步也。”散曲现存小令1首、套数三套。
【注释】:
浔阳:今江西九江市。
即景:写眼前景物。
练:白绢。
淮山:泛指长江以北淮河流域的山。
淀:同“靛”,即靛青,一种青兰色染料。
江帆:江面上的船。
“新月”句:新月开始像团扇那样圆了起来。
塞鸿:边地的鸿雁。
【赏析】:
此曲写浔阳江边清秋晚景,词采俊茂,音节流畅;设喻贴切,形象逼真。通篇用比喻,连用五个“如”字,想象丰富,笔力雄放,确乎“如玉笛横秋”(《太和正音谱》)。
〔赏析〕
此曲为写景之作。作者选择了宏观的角度,采用了富有动感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生动传神的浔阳江景图。全篇七句四十五字,却尺幅万里。分则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画,七个风景镜头,千姿百态,各放异彩;合则构成浔阳江山的立体壮观,好似一部名胜风景影片。其间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光色态,无不咸备。真是气象万千而又和谐统一,壮丽雄奇而又韵味无穷。从作品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作者善于捕捉充满活力的艺术镜头,在他的笔下,江舟、山泉、晚云、新月、塞鸿这些景点都呈动态,并且都在万里长江和数点淮山这一整体构思中被不露痕迹地融合起来。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