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耳的结构和功能

时间: 2023-03-30 12:43:39

耳的结构和功能

由外向内依次是,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半规管、耳蜗;耳的功能是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被耳廓收集,经过外耳道传递,引起鼓膜振动.振动波通过听小骨增大振动力量,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入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耳朵的结构图是什么样子的?

耳朵的结构图是以下样子、

耳朵结构、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

外耳包括:
耳廓:耳廓具有聚集和反射波的作用。
外耳道:长约2.5-3.5CM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软骨部约占其外1/3,外耳道有两处狭窄,一为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另一为骨部距离鼓膜约0。5CM处,后者称外耳道峡,外耳道呈S形弯曲。外耳道皮下组织甚少,皮肤几与软骨膜和骨膜相贴,故当感染肿胀时易致神经末梢受压而引起剧痛,软骨部皮肤含有类似汗腺构造的耵聍腺能分泌耵聍,并富有毛囊和皮脂腺。
外耳道神经和血管:一为下颌神经的耳颞支,分布于外耳道等到的前半部,故当牙病等疼痛时可传至外耳道;一为迷走神经的耳支,分布于外耳道等的后半部,故当来刺激外耳道皮肤时可引起反射性咳嗽,另有来自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以及来自面神经和舌咽神经的分支。

中耳包括:咽鼓管:为沟通鼓室与鼻咽的管道,成人全长约35MM。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其内侧端的咽口位于鼻咽侧壁,适在下鼻甲后端的后下方成人咽鼓管的鼓室口约高于咽口2-2.5CM,小儿则接近水平,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故小儿的咽部感染较易经此管传入鼓室。鼓窦  乳突

内耳包括: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内耳道
颅中窝
颞骨岩部
听觉和平衡觉的受器皆位于耳内,人耳可分外耳、中耳及内耳三部分
外耳包括耳壳和听管。人的耳壳不能转动,放在辨别声音的方向以及收集音波等方面,皆不若其他哺乳动物者有效(哺乳动物通常能转动耳壳以收集声音)。听管内有脂腺的分泌物,管壁内层有毛,两者皆可阻止异物入耳。

科学:耳朵的结构与功能

耳结构可分成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在声音从自然环境中传送至人类大脑的过程中,人耳的三个部分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

1、外耳是指能从人体外部看见的耳朵部分,即耳廓和外耳道。

2、中耳由鼓膜、中耳腔和听骨链组成。内耳位于颞骨岩部内,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可以感知各个方向的运动,起到调节身体平衡的作用。

3、耳蜗是被颅骨所包围的象蜗牛一样的结构。耳蜗内充满着液体并被基底膜所隔开,位于基底膜上方的是螺旋器,这是收集神经电脉冲的结构,耳蜗横断面显示了螺旋器的构造。

扩展资料:

耳朵里的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是人体最小骨头,它们首尾相连,没有一枚硬币大。耳朵内部空间虽然很小,却长了2万根细毛。耳鼓宽度不足1.78厘米,但是听音时,其震动幅度小于2.54厘米。

耳朵具有自洁功能。耳道中的毛孔会产生耳垢(俗称耳屎),而耳朵中的纤毛则会将耳垢推出耳道。专家提醒,喷发胶时最好保护好耳道,否则容易影响耳垢自然脱落,导致耳朵疼痛。

-耳朵

人民网-耳朵的九个奥秘



人耳由哪些结构组成?

人耳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外耳、中耳及内耳。每个结构有不同的组成和生理功能。
1.外耳:
外耳主要包括耳廓及外耳道。外耳道呈”S”,长度为2.5——3.5㎝。因为耳道有弯度,所以耳机在耳朵内不掉出来。比如扭头、跑步、蹲跳等,耳机都不易掉落。
外耳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收集声音、声源定位(声音传进双耳的时间差与强度差)、传导声音到达中耳、对声波的增压作用。
2.中耳:
中耳结构中,主要有三块骨头(锤骨-砧骨-镫骨)即听骨链。鼓膜是有一个反光区的透明膜,起到保护中耳的作用,以防水、虫子等进入中耳。
中耳常见的疾病有: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中断/固定、鼓膜穿孔等)
3.内耳:
内耳结构主要由耳蜗和前庭组成。内耳主要作用是换能,将中耳传进来声音震动转换成生物电。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