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二胡曲赛马场景描写(二胡赛马指法)

时间: 2023-03-30 15:27:38

二胡曲赛马场景描写

乐曲开始时描写了奔腾激越纵横驰骋的骏马,来刻画蒙古族人民节日赛马的热烈场面,接着完整地引用民歌的全曲旋律,通过对民歌锦上添花地变奏,创造性地运用大段落的拨弦技巧,使乐曲别开生面,独树一帜,随后自然地引出了华彩乐段,这是模仿马头琴演奏手法的一段“独白”式的音乐。

它把草原的辽阔美丽和牧民们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酣畅淋漓,同时把二胡的演奏技巧提到了新的高难度水平。乐曲的最后,以第一段旋律的变化再现结束全曲。

二胡赛马指法

1、持二胡时左手掌心贴近琴杆,手指“躺”倒按弦,拇指下弯勾住琴杆。

2、手指关节过分弯曲,以手指的尖端(甚至用指甲)触弦。

3、手指关节反弯,尤其是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一关节。

4、手指(尤其是无名指和小指)不是从弦的正面(从弦向琴杆方向)按弦,而是从弦的外侧(从弦向身体方向)按弦,以致只按实了外弦,内弦却处于虚按状态,常常因此而出现狼音。

5、当一个手指按在弦上时,其下面的手指蜷曲在掌心中,演奏时始终让手指“悬”在音位的上方,不能放松。

扩展资料:

演奏技巧:

在《赛马》中,没有使用过多的特殊技法,演奏时须注意情绪的热烈、弓法的流畅和音色的饱满,全曲一气贯之,自然天成。但在曲子的关键之处,有部分技法颇具特色:

1、喷弓:赵寒阳先生在其著作中为喷弓做了定义,认为喷弓是指音头的运弓要如同火山喷发似的突然、强烈,利用右手腕的瞬间甩动来完成。在《赛马》的开头乐句即使用该弓法,展现内蒙草原赛马的热烈场面。

2、颤指音:也称打音,为左手技巧,在演奏本音时,用手指连续快速地击打本音上方的二度音或三度音,以发出类似吹奏乐器中打花舌的声音,其实际效果为三十二分音符与上方音的交替重复。

颤指音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能使旋律产生各种色彩变化,在描写内蒙草原题材的乐曲中经常使用,来模仿马头琴的演奏风格。《赛马》在第二段落中便使用了颤指音,奏出了浓郁的蒙古风情。

求欣赏《二胡独奏赛马》有感,原创大约1000字左右,星期四要交呀。

欣赏《二胡独奏赛马》有感
在中央电视台的什么栏目中我已忘记注意,因为我当时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赛马》的演奏上了。甚至演奏者姓甚名谁我都没有留心,真正地脱离了形相而作神思的交融。只闻那悠扬的琴声与我的心弦一齐共振,琴声绕梁,而我的心弦也将空气振颤。只看那潇洒的演奏动作与我的灵魂一起舞动。仿佛就在那青草地、碧云天之间。我与演奏者同样地投入、同样的忘情,──都被这音乐的主题掌控而情绪归一无暇旁骛。
二胡最擅长的情调是如泣如诉,如哀如怨。但这首《赛马》却让二胡铿铿锵锵,激越奔腾。如波涛滚过,狂飚卷来。那演奏者的姿势也让我为之倾倒:拉弓的手臂开张有度,舒展合心。甩头转体无不和谐,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至此我才真正觉得,欣赏音乐演奏也应当讲究相与声的结合,仅有声也是不够的。
更让我开眼界的是这次演奏是一对父子,两人合奏一曲。激越的旋律如长江大河奔腾直下,如闻马蹄翻飞得得之声,如见马背起伏追赶之境。两人运弓的速度、幅度一模一样。只是父亲老成如山,有金石之气,儿子灵动如水,有冰刃之锐。双双琴声除了比独奏更加厚实、丰盈之外,却丝丝入扣,完全合拍。
二胡的演奏在于音质,初练的时候往往发出杀鸡杀鸭般的声音,可心让四邻头痛,好友侧目。而技巧精熟、炉火纯青时发出的琴音,却如缎如绸、珠圆玉润。再加上二胡的天生丽质,那就更加高华。假如你有或者说此时你必须有欣赏的情趣和能力,那就会陶醉于这种天籁之音。
鼓角凌天籁,关山倚月轮。
当我痴痴醉醉只愿琴声永无停歇的时候,琴声嘎然而止,我心追逐而去……
我叹、我赞,我为之舞!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