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一种果酒,酒精度高于啤酒而低于白酒,有调整新陈代谢的性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胆固醇增加、利尿、激发肝功能和防止衰老的功效。
发展历史:
葡萄酒历史起源于大概在公元前7000至5000年。考古学家指出,第一批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人类可能居住在高加索山脉南部地区、黑海和里海之间,位于当今的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境内。在古代文明中,希腊人对葡萄酒文化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希腊人通过殖民拓展了葡萄种植区域,发展了葡萄酒酿造和葡萄栽培的技术,并向大众推广葡萄酒。15世纪之
葡萄酒历史及发展葡萄酒历史及发展葡萄酒历史及发展葡萄酒历史及发展一一一一、、、、葡萄葡萄葡萄葡萄、、、、葡萄酒的世界历史及发展概况葡萄酒的世界历史及发展概况葡萄酒的世界历史及发展概况葡萄酒的世界历史及发展概况 据考古学家推测,旧石器时代的人们,偶然采集到野生葡萄,因为味道鲜美,而将没吃完的葡萄储存起来。到了入冬后,当人们想取出储存的葡萄时,却发现它们都变成浓浆汁。迫于当时天寒地冻,食物非常短缺,人们只好取用葡萄浆汁来喝,一入口不但觉得芳香爽口,而且身体也渐渐温暖起来。自此,人们在每年的秋天葡萄成熟时。将葡萄摘下来储藏,到冬天再享用已自然发酵的葡萄汁。 7000多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饮用葡萄酒了。据考古资料记载,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与黑海及其南岸地区,之后又由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栽培葡萄了。 这段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采集野生果阶段、野生葡萄训化阶段以及葡萄栽培随旅行者及移民传入埃及等地区阶段。 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波斯(今日伊朗)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地区,而欧洲最早进行葡萄栽培及葡萄酿酒的国家是希腊。一些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把栽培和酿造技术从小亚细亚和埃及带到希腊的克里特岛,逐渐希腊及诸海岛。 3000年前,希腊的种植已极为兴旺。公元6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现法国),并把葡萄栽培及种植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栽培和酿造技术后, 很快在意大利半岛推开。15至16世纪,栽培和酿造技术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和美洲等地。19世纪中叶,是美国葡萄栽培和酿造生产的大发展时期,事实上,葡萄酒的历史几乎是和人类人化史一道开始的,世界古老的文明民族的神话传说中都流传着葡萄酒的故事。葡萄酒的文化是全人类的文化。 二二二二、、、、中国葡萄酒历史及发展概况中国葡萄酒历史及发展概况中国葡萄酒历史及发展概况中国葡萄酒历史及发展概况汉代?葡萄酒业的开始和发展 据考证我国在汉代(公司前206年)以前就已开始种植葡萄并有葡萄酒的生产了。 司马迁著名的<<史记>>中首次记载了葡萄酒。公元前138年,外交家张骞(公元前138?前l1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馆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大宛是古西域的一个国家,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这一例史料充分说明我国在西汉时期,已从领国学习并掌握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酿技术。西域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葡萄酒的主要产地。我国的栽培葡萄从西域引入后,先至新疆,经甘肃河西走廊至陕西西安,其后传至华北、东北及其它地区。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将西域的葡萄及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引进中原,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发展。葡萄酒成为当时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享用的珍品。相在汉朝,陕西扶风一个姓孟名佗字伯良的富人,拿一斛葡萄酒贿赂宦官张让,当即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后来苏轼对这件事感慨地说:“将军百战竟不侯,伯良一斛得凉州。” 汉朝的一斛为十斗,一斗为十升,一升约合现在的200毫升,故一斛葡萄酒就是现在的20升。也就是说,孟佗拿26瓶葡萄酒换得凉州刺史之职!可见葡萄酒诱人的魅力。唐朝?灿烂的葡萄酒文化 唐朝是我国葡萄酒酿造史很辉煌的时候,葡萄酒的酿造已从宫廷走向民间,葡萄酒在内地有较大的影响力。 《太平御览》记载,唐太宗贞观13年(640年),唐军在李靖的率领下破高昌国 (今新疆吐鲁番),唐太宗从高昌国获得马乳葡萄种和葡萄酒法后,不仅在皇宫御苑里大种葡萄,还亲自参与葡萄酒的酿制。酿成的葡萄酒不仅色泽很好,味道也很好,并兼有清酒与红酒的风味。 李白,又称“诗仙”、“酒仙”,素有“斗酒诗百篇”的名声,十分钟爱葡萄酒,甚至在酒醉奉诏作诗时,还忘不了心爱的葡萄酒。他在《对酒》中写道: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这首诗既说明了葡萄酒已普及到民间,又说明了葡萄酒的珍贵,它像金叵罗一样,可以作为少女出嫁的陪嫁。当时的胡人在长安还开设酒店,销售西域的葡萄酒。 在唐代的葡萄酒诗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王翰的《凉州词》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今征战几人回。这首《凉州词》最能表达当时那种涵盖一切、睥睨一切的气势,以及充满着必胜信念的盛唐精神气度。同时也作为千古绝唱载入中国乃至世界葡萄酒文化史。元代--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时期 元朝立国虽然只有九十余年,却是我国古代社会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时期,已经有大量的葡萄酒产品在市场销售。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朝政府供职十七年,他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山西太原府,那里有许多葡萄园,酿造很多的葡萄酒,贩运到 各地去销售。”所以,山西那里,早就有这样一首诗:“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看来,当地老百姓,把种葡萄、酿造葡萄酒,看成是一件很自豪的事。 明朝--《本草纲目》中葡萄酒的药用价值 明朝时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处提到葡萄酒的酿造方法及葡萄酒的药用价值。李时珍写道:“葡萄酒……驻颜色,耐寒。”这就是说葡萄酒能增进健康,驻容养颜。 清朝--葡萄酒业发展的转折期 清朝,尤其是清末民国初,是我国葡萄酒发展的转折点。1892年,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在烟台芝罘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葡萄酿酒公司,并在烟台栽培葡萄。这是我国葡萄酒业经过二千多年的漫长发展后,出现的第一个近代新型葡萄酒厂,贮酒容器也从瓮改用橡木桶。从西方引入了优良的葡萄品种,并引入了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从此我国的葡萄酒生产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以后,青岛、北京、清徐、吉林长白山和通化相继建立了葡萄酒厂,这些厂的规模虽然不大,但葡萄酒工业的雏形已经形成
公元前206年的汉代以前,我国就已开始种植葡萄、酿制葡萄酒了,并且葡萄酒的生产规模较大,但内地种植较少,主要产地在西域。到公元前138年,西汉特使张骞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于是,带回了葡萄和葡萄酒酿制技术,葡萄酒酿制技术开始从西域传到内地,东汉时,葡萄酒仍很珍贵。汉代之后,中原地区就不再种植葡萄了,而仅*一些边远地区以贡酒的方式向后来的历代皇室进贡葡萄酒。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