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我国的农历属于是什么纪年法(我国的农历属于是什么纪年法?)

时间: 2023-02-24 06:59:34

我国的农历属于是什么纪年法

我国的农历属于是干支纪年法 ,中国农历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成为农历的纪年,干支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有十个,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六十甲子,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法。

我国的农历属于是什么纪年法?

我国的农历属于是干支纪年法
相传黄帝时代,因有蚩尤神扰乱,黄帝忧民之若,遂与蚩尤大战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黄帝於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将十干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黄帝宰相)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并以黄来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此为天干地支纪年之由来,大挠创立甲子的事情,《史记》没有记载,但张守节的《史记正义》里却提到,“黄帝受神策,命大挠造甲子”。《三命通会》也说,“昔者黄帝将甲子分轻重而配成六十,号曰花甲子。”至于花甲子和纳音出现的先后,《渊海子平》一书就说,“夫甲子者,始成于大挠氏,而纳音成之于鬼谷子”。因此,中国的日历称为“黄历”(黄历,相传是由黄帝创制,故称为《黄历》。古时由钦天监计算颁订,因此也称皇历。其内容指导农民耕种时机,故又称农民历。民间俗称为通书。但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黄历是在中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带有许多表示当天吉凶的一种历法。《黄历》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
起先,天干仅是用来记日,因为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以十进位的;地支用来记月,因为一年十二个月,正好用十二地支来相配。可是随之不久,人们感到单用天干记日,每个月里仍然会有三天同一天干,所以便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分别依次搭配起来的办法来记日期,如《尚书·颐命》就有“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拱水,相被冕服,凭玉几”的记载,这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四月初,王的身体很不舒服。甲子这一天,王才沐发洗睑,太仆为王穿上礼服,王依在玉几上坐着。后来,干支记日的办法又被渐渐引进到了记年、记月和记时。这样,干支记年、记月、记日、记时的一整套体系就在实践过程中,渐次地形成了。

中国农历是一种什么历法?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它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并把一个太阳回归年划分为24段,形成二十四节气。通过参考太阳回归年,设置闰月使其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农历融合阴历与阳历形成为一种阴阳合历历法。

农历又有夏历、阴历、旧历、华历、中历等称。因使用“夏正”,旧时多称为夏历,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农历属于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发展简史

从上古的干支纪元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历史多次修订历法,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超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

比如干支历(摄提)、夏历、商历(殷历)、周历、西汉太初历、三统历和隋朝的皇极历、唐朝大衍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有所作用。

古人观察到了天象的运动规律,上古时代已采用干支纪元,据明代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确定干支为天皇氏时发明,在其著作《三命通会》中有详细记载。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

先秦时期,各地还有自己的历法。秦与汉初时期使用秦历,闰月放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闰月安置在一年中不包含中气的月份来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汉武帝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

汉武帝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议造《汉历》,汉武帝元封七年历成。是年五月改年号为太初(即为太初元年),并颁布实施这套《汉历》,后人以此称呼此历为《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是之前历法的366天。

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

中华民国成立,采用西历,纪年采用西历或民国纪年并用,并欲废除中国传统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时,继续使用西历,以公元纪年;但保留中国传统历——夏历的使用,并于公元2017年颁布了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现行农历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计算,属于官方历书《中国天文年历》的组成部分。

扩展资料:

各地使用

其他东亚地区之阴阳合历大多源自华夏历法或受其影响,比如藏历、和历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历法等。目前,由于时区差别,大中华地区(UTC+8)、韩国(UTC+9)与越南(UTC+7)使用的农历的版本并不一致,因此各国农历日期也不完全一致(例如2012年中国闰四月而韩国闰三月,端午节亦相差一日)。

部分软件未能因应各国时间基准而调整会造成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紫金山天文台作为全世界主要的农历测算颁行单位,主导制定了名为GB/T 33661-2017 《农历的编算和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规定了很多历法基础概念的定义及算法规则,并且以现代科学和天文学技术为基础对农历的计算和制定做了规定,比如规定冬至为节气之首(而非立春)、规定有冬至之月份为子月(十一月)、规定寅月建正、规定采用国际通用天体模型且精度应达到1秒;

并且要求公开发行的日历产品必须包含西历和农历的日期对照以及二十四节气,符合标准规定的编排规则、计算模型和精度及表示方法,以有效遏制内容错误的农历日历产品随意发行的无序状态。

日本农历(和历)原使用中国历法计算,从明朝亡后之1685年开始自行编制历法(贞享历),直到1873年起废除农历(天保历)改用西历(格里历),并于1910年起停止在官历内并记旧历。但目前日本国立天文台每年2月都会发报的“暦要项”官报中仍有节气和朔弦望等资料可供自行计算农历。

现时日本国内仅有如中秋节等少量节日按农历庆祝,其余绝大多数原以农历日期庆祝之节日均提前约一个月,改成了按照西历之相同日期庆祝(如日本的端午节就在西历5月5日)。

绝大部分海外华人会使用和大中华地区一致的农历,但有些居于南半球的澳纽华侨会出版按当地时间所制作之历书,此等历书也会应当地季节而将节气错开半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农历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