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追求的是零缺陷。
零缺陷简介:
1、由于生产过程的众多不确定性,零缺陷是追求的永恒目标,也是无法真正实现的目标。
2、从企业质量管理发展来看,由最初的统计质量控制,到全面质量管理,期间每个阶段都是方法学、理论的提高和完善。
3、六西格玛就是其中集大成者。其强调DMAIC的过程统计、分析、改善、控制等各阶段,提供了相应的方法和对策,达到零缺陷率。
4、由于自身的原因,一般企业都会面临所谓的五西格玛墙,也就是瓶颈,因此六西格玛
质量方针应体现企业宗旨,确保产品和服务具备安全性能,满足顾客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持续改进质量体系。
各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将质量方针及其内涵传达到各层次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使全体员工都能理解并具体贯彻执行。
质量方针和管理目标
1、目的
本文件制定了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制订、协调、批准、发布、审核和修订等内容,以保证质量方针、目标切合公司实际并得到有效实施。
2、定义
2.1 质量方针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2.2 质量目标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是质量方针对一定时期内在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体现,是质量方针的具体化。
3、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及修改。
3.2 标准推行委员会责任方针、目标的传达、宣传及目标的分解、落实、考核工作。
3.3 各职能部门负责质量目标的具体实施。
4、管理要求
4.1 质量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
a) 公司的经营方针;
b) 质量管理原则;
c)公司短期或长期经营计划;
d)顾客反馈的信息;
e)竞争者产品性能水平;
f) 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g) 其他。
4.2 制定的要求
4.2.1 质量方针
4.2.1.1 和公司的经营方针相协调,属于公司经营方针的一部分;
4.2.1.2 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的性质和规模;
4.2.1.3 包括对满足要求的承诺;
4.2.1.4 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4.2.1.5 提供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4.2.1.6 反映顾客的期望和需求。
4.2.2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可涉及公司在一个时期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能力方面的预期目标,也可涉及产品在某些关键质量方面的预期目标。
质量目标应:
4.2.2.1 符合公司实际情况;
4.2.2.2 和质量方针要求一致,和其他目标相协调;
4.2.2.3 既要先进,又要可行并尽可能量化,以便于操作和评价;
4.2.2.4 可从时间上和层次上分解成具体目标。
4.3 制订
4.3.1 质量方针、目标由总经理组织制定;
4.3.2 制订质量方针、目标时,由总经理/质量管理者代表召集各主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对公司的现状、发展和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形式进行分析后提出初步方针、目标;
4.3.3 质量方针、目标应体现公司产品特点。
4.4 协调
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应与公司经营方针及其它方针、目标协调一致,由总经理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协调。在管理评审中,应对质量方针、目标的适宜性进行评审。
4.5 批准发布
质量方针、目标由总经理签署发布。
4.6 实施
4.6.1 为保证各级人员都理解质量方针、目标,并能贯彻执行,标准推行委员会须以各种形式(例如简报、广播宣传、网站、培训等)予以广泛宣传,传达到所有为公司工作或代表公司工作的人员,使之深入人心,变为每个员工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南;
4.6.2 当公众或其它 方面公司要获取质量方针时,由标准推行委员会向其介绍获得渠道或直接向其提供书面文件;
4.6.3 质量手册中应描述本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
4.6.4 程序文件的规定内容应和本公司质量方针相一致;
4.6.5 标准推行委员会应根据公司质量目标,协同各部门对公司质量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制订部门/过程质量目标,并由公司批准发布。公司质量目标应在公司工作计划中加以反映并得到有效实施
4.7 考核
4.7.1 质量目标的考核由标准推行委员会纳入公司整体经营目标责任考核;
4.7.2 相关部门应在每季度末向标准推行委员会提交本季度目标实现情况的有关报表,标准推行委员会对各部门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各部门进行考核;
4.7.3 如某部门未能实现目标,则该部门应向标准推行委员会提交书面原因分析,制订具体改进措施,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落实,由标准推行委员会监督其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
4.7.4 内部或外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对质量目标实现情况的审核结果纳入标准推行委员会考核范畴。
4.8 修订
4.8.1 质量方针为企业中长期方针,具有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当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总经理可决定提前修订;质量方针修订后,质量目标也应随之作修订。
4.8.2 质量方针、目标修订,按本文件4。3 ~ 4。5执行。
5、记录
质量方针、目标发布文件
目标分析文件
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建议你适当修改一下哦。。。。。。
公司质量目标一经制定,就要考虑如何进行实施,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展开,从而使质量目标纵到底横到边,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将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各级人员,使质量目标更具有操作性,同时,各部门、各级人员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质量目标,知道了努力的方向,明白了应该干什么,什么时候干,怎样去干,干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完成。质量目标层层展开以后,各级目标的实现也就保证了公司总质量目的实现。
质量目标展开后,具体负责实施的部门及负责人,对每项质量目标应编制实施计划或实施方案。在活动计划书或措施计划表中,应详细列出实现该项质量目标存在的问题、当前的状况、必须采取的措施、将要达到的目标、什么时间完成、谁负责执行等等。从而使质量目标的实现步骤一目了然,以确保其实现。
质量目标的定义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从质量管理学的理论来说,质量目标的理论依据是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西方著名的哲学家马斯洛(A.B.Maslow)提出人类的需求层次论,即人的需求可分层为:生理需求、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他认为当一个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要都得到很好的满足之后,就逐步将关注的重点转向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高层次方面的需求。到这个时候,作为企业的员工,希望能得到企业的认同和接受,希望自己能够胜任所担负的工作并能有所成就和建树,希望得到他人和企业的高度评价,获得一定的名誉和成绩,甚至能达到自我发挥和完成的境界。因此作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要调动和激励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就必须引导全体员工通过自身质量目标的成功实现而使其高层次需求得到满足。 质量目标就是以行为科学中的激励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但它又借助系统理论向前发展。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企业是一个目的性系统,它又包括若干个带有目的性的子系统,子系统又包括若干个带有目的性的子子系统,子子孙孙系统无穷尽也。以系统论思想作为指导,从实现企业总的质量目标为出发,去协调企业各个部门乃至每个人的活动,这就是质量目标的核心思想。 企业质量目标是企业在质量方面追求的目的。企业质量目标的建立为企业全体员工提供了其在质量方面关注的焦点,同时,质量目标可以帮助企业有目的地、合理地分配和利用资源,以达到策划的结果。一个有魅力的质量目标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引导员工自发地努力为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做出贡献,对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作业效果有其他激励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建立企业的质量目标呢? 制定质量目标应考虑的问题 要想使质量目标真正地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管理中起到作用,需要对质量目标涉及到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这是质量策划的内容之一。 第一,确保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质量方针为质量目标提供了制定和评审的框架,因此,质量目标应建立在质量方针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采用从质量方针引出质量目标的方法,即在充分理解质量方针实质的基础上,将具体目标引出来,如:质量方针是:开拓创新,可以导出在一定时期内开发多少种新产品;质量方针是:顾客满意,可以导出顾客投诉率应控制在多少,等等。 第二,应充分考虑企业现状及未来的需求。既不能好高骛远,经过努力也达不到,也不能不用费劲轻松实现,这样的目标都没有激励作用。应考虑谋其上,得其中;谋其中,得其下,以不断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其增值效果。 第三,考虑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要使企业的质量目标具有前瞻性,应必须关注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充分考虑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考虑各方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及满足的程度,才能使质量目标有充分的引导作用,并与市场需求相吻合。 第四,考虑企业管理评审的结果。如果企业已经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了管理评审,那么,就需要在管理评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经过对质量目标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提出纠正措施,以改进质量目标,使更有针对性,更好地发挥作用。编辑: 陈金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