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白旗包含25个牛录,每个牛录有三百人,共计7500人。镶白旗1个牛录,300人。共7800人。
八旗的牛录:正黄旗45个牛录,镶蓝旗33个牛录,镶红旗26个牛录,正红旗25个牛录,正白旗25个牛录,镶黄旗24个牛录,正蓝旗20个牛录,镶白旗1个牛录。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满族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制度,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这八旗在地位上并不是平等的,他们也有着尊卑上下之分。
皇太极称帝,对八旗排序进行了最后一次的变更
因为他自己即位之前是正白旗旗主啊,只能控制正白旗和镶白旗,根本控制不了正黄旗镶黄旗。按照道理正黄旗和镶黄旗是大汗亲军,所以他只能把自己的正白旗镶白旗改成正黄旗镶黄旗,而把原来的正黄旗镶黄旗改成正白旗镶白旗。
清朝皇太极时期八旗旗主是:
正黄旗(45牛录):努尔哈赤
镶黄旗(20牛录):努尔哈赤
正红旗(25牛录):努尔哈赤次子代善
镶红旗(26牛录):代善长子岳托
镶蓝旗(33牛录):努尔哈赤同母弟舒尔哈齐次子阿敏
正蓝旗(21牛录):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
正白旗(25牛录):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
镶白旗(15牛录):努尔哈赤长子褚英长子杜度
八旗的最高长官是各旗的旗主。在清朝初期,这些旗主的权力非常大,地位仅次于皇帝。
事实上,当时的皇帝本人也是旗主,只是最大的旗主而已。满清早期的军国大事都需要皇帝和八旗旗主共同商议,共同裁决。皇帝本人并没有乾纲独断的特权。
八旗下属的基本组织单位叫牛录(汉语译为“佐领”),每个牛录有三百人。牛录越多的旗,实力就越强,旗主地位自然越高。比如最强的正黄旗拥有四十五个牛录,最弱的镶白旗只有十五个牛录。
扩展资料:
清太宗(皇太极,太祖八子)接任太祖之位系由八旗旗主共同推选而来,非太祖之命,其时太宗自将正黄、镶黄两旗。
接任之初,正红、正蓝、镶蓝旗主是和太宗平起平坐的,在朝政时都和太宗面南而坐,接受群臣参拜。每一旗主都相当于一个藩国国主。
后来,太宗通过实力与政治相结合的合纵连横,逐步削夺其他旗主之势力,形成太宗一家独大(非一旗独大,因太宗自将两旗)局面,集权之后,以后的皇位再没有出现八旗旗主推举的情况,
太宗一脉世袭了皇位,因此,直到大清亡了,两黄旗也都是由皇帝做为旗主,所以,说正黄、镶黄两旗都是世袭。
其他六旗旗主都不是世袭的,到世宗朝(雍正)除两黄及正白三旗以皇上为旗主之外,其他旗的旗主都变成了皇帝可以任意取舍封赏的虚职了,世宗对八旗之制的改革完全清除了太祖初创八旗制度的初衷。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八旗旗主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