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诊】嗳气在《内经》中称为“噫” 。在《伤寒论》中称为“噫气” 。《景岳全书》说:“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嗳气是指气从胃中上逆而发出的声音。其中闻见嗳气有酸腐臭味,嗳声闷浊或恶心,嗳气不连续发作者,多由饮食停滞胃胱而引起;闻见嗳气频繁,嗳声低弱,呕泛清水者,多属脾胃虚弱。
【临床意义】食滞停胃所导致的嗳气多由于饮食不节,停滞胃脘,中焦气机受阻,胃气上逆而引起;肝气犯胃所导致的嗳气,多由于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上逆而引起;脾胃虚弱所导致的嗳气多由于身体虚弱,或病后失调,脾胃气虚,纳运失常,胃气不和而引起。
【治法】食滞停胃嗳气采用消食导滞,理气和中法,方用保和丸;肝气犯胃嗳气治以疏肝理气,降逆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汤;脾胃虚弱嗳气治疗采用补益脾胃,方用理中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