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就是脊髓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病变。病因不十分清楚,其病变特点是脊髓(主要是灰质)内形成管状空腔以及胶质(非神经细胞)增生。常好发于颈部脊髓。当病变累及延髓时,则称为延髓空洞症。基于本病大多由于先天性病因所导致,故肾病为主,且由于病,程进展缓慢,久病必虚,故主要是以肾、脾、肝三脏之虚证多见。
脊髓空洞症的辩证分型可划分为三型:
1.脾虚肉痿:手指麻木,痛温觉迟钝,肌力减退,活动欠灵,鱼际肉萎,逐渐延及上肢,伴倦怠力乏,口淡纳逊,大便时溏。苔薄,舌质淡胖,脉象沉濡。
2.肾虚髓空:患肢麻木不仨,不知痛温,表面皮肤干燥,触之有感,肌肉萎缩,运动无力,脊柱弯曲或侧弯,形寒肢冷,反应迟钝。舌质淡胖,苔薄色暗,舌边齿痕,脉沉细涩。
3,肝肾不足:病程已久,肢麻肉削,手呈鹰爪,肌束颤抖,下肢挛急,步履艰行,肤干粗糙,爪甲脆松,指端溃破,或有坏死,伴头昏目眩,咽干耳鸣,苔少,舌质红绛,脉象弦细。
在上述三型中,从理论上说,应以肾虚髓空型为主,在临床所见,病程已久,以痿蹙为主要见症,故以脾虚肉痿多见,且兼见肾虚之候,后期则以肝肾阴虚为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