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中的脂质以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为主,它们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成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低密度、高密度脂蛋白,所以说将高脂血症称为高脂蛋白血症更为合理。现已知,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称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研究也已经证实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凡患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者。血脂多半都高。因此,防治高脂血症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一条重要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五种类型:Ⅰ型为乳糜微粒增多,甘油三酯特别高,胆固醇正常;Ⅱ型为极低密度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Ⅱa型为胆固醇显著增高,甘油三酯正常,Ⅱb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增高;Ⅲ型为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增高;Ⅳ型为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甘油三酯显著增高,胆固醇正常或稍高。Ⅴ型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增高。以Ⅱa、Ⅱb、Ⅳ三型最为多见。
高脂血症的治疗首先应从膳食着手,即低脂肪、低糖、高蛋白,禁食动物内脏如肝、肾、心、脑等,还要控制体重。对饮食治疗反应不明显,可适当加用降脂药,因降脂药多半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对肝脏有损伤,用药疗程又长,故选择药物应权衡利弊。
目前用于防治高脂血症的药物不少,但真正理想的不多,常用的有氯贝丁酸衍生物,如安妥明、非诺贝特、特调脂等,这类药物应用比较广范,降甘油三酯的作用比胆固醇强。烟酸及其衍生物,如烟酸肌醇酯、潘特生、阿西莫司等,以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为主,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胆汁酸结合树脂,如消胆胺等,是通过与胆汁酸在肠内形成络合物经粪便排出体外,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减少,肝内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增多,肝细胞从血浆中摄取低密度脂蛋白增多,由此降低低密度胆固醇的浓度。多烯不饱和脂肪酸类,如多烯康等。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