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深静脉炎是指深静脉内腔的炎症伴血栓形成。引起静脉内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静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的高凝状态。本病多发于下肢或骨盆内静脉,常由手术后、产后、外伤等引起。另外长期卧床,久卧伤气,气不行则血凝,也是引起本病的常见原因。
(一)问诊要点
本病常发于手术后、产后、外伤后或长期卧床的病人。患肢突然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偏高,当行走或肢体下垂时加重。
(二)分型问诊
1.湿热瘀滞
问诊:患肢突然肿胀、疼痛,皮温升高,压痛明显。
治法:活血通络,清热消肿。方用桃红四物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2.气虚于滞
问诊:病程日久,患肢肿胀不消,晨轻暮重、下肢坠重无力,神疲倦怠。
治法:益气利水,活血通络。方用真武汤或补阳还五汤加减。
1、患肢处皮肤色变: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以后逐渐消退, 充血被色素沉着代替,红斑转变成棕褐色。
2、患肢发烫:浅静脉隆起扩张,蜿蜒曲折,甚至郑成一团。此时静脉出现发红、肿胀、发硬、结节、痉挛性疼痛等症状,并伴有全身不适,皮肤升温。
3、患肢疼痛:患病后期患肢将出现因为血管堵塞,而导致末端缺血坏死症状,如发冷、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患者常常陈诉患肢疼痛肿胀。
望采纳,O(∩_∩)O谢谢
1、支持治疗:对于病情相对比较稳定的患者来说,应该要注意卧床休息,在休息期间,还需要抬高患肢,坡度以15-30°为宜,这样有利于促进静脉的血液回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2、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以后,患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发病原因以及临床表现,采用药物的方法来进行保守治疗,一般情况下,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使用一些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低分子肝素钠等抗凝药物来进行辅助治疗。
3、溶栓治疗:目前,可以用于溶栓治疗的药物有链激酶、尿激酶等。患者只需要从上述这些药物中,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治疗,便能够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期间,必须要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监测,以免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4、手术治疗:采用急性发作期间的患者,还可以考虑使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进治疗。在临床上,一般可以使用微创手术治疗,这一手术方式采用导管溶栓、机械取栓或者是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这样可以阻拦脱落的深静脉血栓,防止患者出现肺梗塞的情况。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