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是一种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或呕吐,泄泻,全身肌肉疼痛,继而出现肢体痿软,肌肉弛缓和萎缩,骨骼畸形为主要特征。其麻痹前期属温病范畴,后期则属”痿证”“软脚瘟”“小儿中风”等范畴。本病的发生缘于外感风热暑湿时行疫毒,初起邪犯肺胃。继之侵入经脉、流注经络,致气血痹阻,宗筋不利。病久则肝肾俱伤,筋脉失养,筋骨不健。正如《脾胃论·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中所说:“六七月间,湿令大行,……燥金受湿热之邪,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行走不正,两足欹侧。”本病若诊治及时,休养得当,或许可以控制麻痹的进展,反之可致终生瘫痪,甚至危及患儿生命。中医治疗本病,急性期宜清热利湿,解毒通络。见肢体麻痹诸症后,当据其病之虚实,分别采用益气活皿、疏风通络、养肝补肾等法治疗。
西医的脊髓灰质炎相当于本病。
(一)问诊要点
本病多见于夏秋季,临床应着重询问患儿发热情况及瘫痪特点。若出现双峰热,伴叩吐泄泻,全身肌肉疼痛,继之肢体瘫痪,当考虑本病。小儿麻痹瘫痪的特点为分布极不规则,不对称,一般为弛缓性。临证据其瘫痪进展程度、瘫痪的次序及瘫痪是否对称,一般不难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及白喉后的瘫痪等相鉴别。
本病的发展传变不同于一般温热病。临床应通过询问患者发热情况,肢体感觉、活动情况及病程长短来判断病势、病位,以分型论治,通常病之初起,邪犯肺胃,可见身热头痛,咳嗽咽痛,呕吐泄泻等症;继之邪注经络,则见热退后复起,肢体疼痛,活动不利,甚至瘫痪;病久经络痹阻,则出现热退后肢体麻痹,痿弱不用诸症。
(二)分型问诊
1.邪犯肺胃
问诊:发热汗出,咳嗽咽痛,呕吐泄泻,纳呆腹痛,全身不适。
治法:清热利湿,疏风通络,方用葛根芩连汤加银花、连翘、白芍。
2.邪注经络
问诊:热退3~4 天后复起,肢体疼痛,转侧不利,拒绝抚抱,烦躁不安,继之出现肢体瘫痪,多为弛缓性,分布不规则,不对称,以下肢多见。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涌络。方用羌活胜湿汤合三妙丸。肢体疼痛明显者,加鸡血藤、桃仁、红花。
3.邪陷心肝
问诊:壮热不退,烦躁不安,或嗜睡神昏,颈项强直,频繁抽搐,喉间痰鸣,呼吸不利。
治法:清心开窍,平肝熄风。方用羚羊钩藤汤合紫雪丹。
4.气虚血瘀
问诊:热退后肢体麻痹,瘫痪无力,或口眼歪斜,面色萎黄,神倦自汗。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下肢瘫者,加牛膝、木瓜;上肢瘫者,加桑枝、五加皮。
5.肝肾亏损
问诊:长期瘫痪,肌肉明显萎缩,患肢短小而细,皮肤不温,关节纵缓不收,骨骼畸形。
治法:补益肝肾,温通经络。方用加味金刚丸加减。肢冷不温者,加黄芪、当归、桂枝。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