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烂疔的问诊

时间: 2023-11-04 04:58:12

本病是发生于皮肉间的急性坏死性疾病。因其来势急骤凶险,患处皮肉很快大片腐烂脱落,易并发走黄,危及生命与一般疔疮不同,中医文献中亦有称“水疔”“卸肉疔”“脱靴疔”者。

西医的气性坏疽相当于本病。

(一)问诊要点

本病发病前多有手足创伤和接触泥土、脏物史。潜伏期为2~3天。其特点为起病急,患部皮肤呈暗红色。稍黑,迅速腐烂,溃后疮面略带凹陷,轻按周围组织可闻有捻发音。

(二)分型问诊

湿热火毒

问诊:有从伤史,患处突发红肿热痛,暗红色,有胀裂样剧痛,疮口周围高度水肿,迅速向四周蔓延。发病1~2天后肿痛剧烈,皮肤上出现含有红色液体的水疮,疮口远端皮肤温度下降。中央皮肉腐烂,四周皮肤转为紫黑色。疮面略凹陷,轻按边缘组织可闻有捻发音;重按之有浅棕色脓液,其味竖臭,并混有气泡。继之腐肉大片脱落。本病初起即有高热寒战、头痛烦躁、呕吐等症状,甚或出现神昏谵语。

治法:凉血解毒,清热利湿。方用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合三妙丸加减。

本病危重,宜于早期进行中西医综合治疗。

中医外科学的作品目录

第一章 外科疾病的命名和分类释义一、命名二、分类释义第二章病因病机一、外因与内因二、疮疡与气血、脏腑、经络的关系第三章 诊断第一节 四诊在外科学上的运用一、望诊二、闻诊三、问诊四、切诊第二节 辨阴证阳证第三节 辨肿痛痒脓一、辨肿二、辨痛三、辨痒四、辨脓第四节 辨善恶顺逆一、辨善恶(五善七恶)二、辨顺逆第五节辨经络第四章 治疗第一节 内治法一、内治的三个大法二、内治法的具体运用第二节 外治法一、药物疗法二、手术疗法三、其他疗法第五章 痈第一节 颈痈、锁喉痈第二节 脐痈第三节 囊痈附:脱囊附:子痈第四节 委中毒第六章 有头疽附:三陷证第七章 疖第一节 暑疖第二节 蝼蛄疖第三节 多发性疖病第八章 疔疮第一节 颜面部疔疮第二节 手足部疔疮第三节 红丝疔第四节 烂疔第五节 疫疔第六节 疔疮走黄第九章 无头疽第一节 附骨疽第二节 胁疽、渊疽、肋疽第十章 流痰第十一章 流注第十二章 岩(癌)第一节 乳岩第二节 失荣第三节、肾岩第四节 舌岩第五节 茧唇第十三章 石疽第十四章 瘿第十五章 瘤第十六章 瘰疬第十七章 发颐第十八章 耳病第一节 耳脓第二节 耳痔第十九章 鼻病第一节 鼻渊第二节 鼻痔(鼻息肉)第二十章 乳病第一节 乳痈第二节 乳发第三节 乳疽第四节 乳中结核 乳疬 乳癖 乳痨(乳痰)第五节 乳头破碎第六节 乳漏第二十一章 内痈第一节 肠痈第二节 胃痈第三节 肝痈第二十二章 梅毒第二十三章 肛门病第一节 痔疮(内痔、外痔、内外痔)第二节 血栓痔第三节 息肉痔第四节 沿肛痔第五节 锁肛痔第六节 肛裂第七节 脱肛第八节 肛门周围痈疽第九节 肛漏(痔瘘)第二十四章 妇人阴疮第一节 阴肿第二节 阴蚀第二十五章 褥疮第二十六章 臁疮第二十七章 脱疽第二十八章 外伤病第一节 甲疽第二节 水火烫伤第三节 冻疮第二十九章 咬伤病第一节 毒蛇咬伤第二节 疯犬咬伤第三节 毒虫伤第三十章 皮肤病第一节 白秃疮第二节 肥疮第三节 鹅掌风第四节 脚湿气附:灰指甲第五节 天疱疮第六节 脓窠疮第七节 丹毒第八节 热疮第九节 缠腰火丹第十节 瘊子第十一节 疥疮第十二节 风疹块第十三节 湿疹第十四节 漆疮第十五节 红花草疮第十六节 沥青疮第十七节 牛皮癣第十八节 白疙(松皮癣)第十九节 白屑风第二十节 酒齄鼻第二十一节 粉刺第二十二节 油风(斑秃)第二十三节 白驳风第二十四节 鸡眼第二十五节 瘢痕疙瘩第二十六节 皲裂疮第二十七节 蛇皮癣第二十八节 体气(狐臭)第二十九节 麻风附方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