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腰脊酸痛,疲倦乏力,或浮肿,纳少或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尿频或夜尿多,舌质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治则治法:补脾益肾。
中成药:①无比山药丸,口服,1次1丸,1日2~3次;②参苓白术丸(散),口服,水丸剂1次6~9g,散剂1次1袋,1日2~3次;③人参归脾丸,口服,1次6~9g,1日2次;④黄芪注射液20~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
方药:补脾益肾方加减。黄芪30g,制何首乌15g,丹参15g,山药18g,党参15g,杜仲15g,益母草30g,当归15g,淫羊藿15g,泽泻9g。加减:纳差,加谷芽15g,麦芽15g,鸡内金9g;咽痛,加南北沙参各15g,麦冬15g,百合18g。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可以临床治愈的,但容易复发,需要做好二级预防,防止疾病反复,现在临床治疗多关注指标的治疗,所以只治标不治本,容易反复,经常反复发作有会加重病情,所以需要用一些远期疗效好的中成药,中成药只有针对病人的疾病证型效果会更理想,尤其是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本证的药物远期疗效会更好,不容易反复发作,但很多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直到尿毒都不知道自己慢性肾炎的中医证型是什么,用药上过于短期目标,经常反复发作,所以肾小球肾炎患者要像关注肾穿报告一样关注自己慢性肾炎的证型的变化,不能肝肾阴虚型慢性肾炎却用着脾肾阳虚型肾炎的药物,指标上可能有所改变,长期则会加重病情。
不同类型的肾炎治疗方法和预后不一样,所以慢性肾炎一般要肾穿进行病理学分型,然后再结合尿蛋白的定量进行精准治疗。慢性肾炎的治疗措施包括抑制免疫、控制血压、降低蛋白尿、延缓肾脏病进展等。
【拓展资料】
一、慢性肾小球肾炎也叫慢性肾炎,是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为基本临床表现的一组肾小球疾病,病情进展比较缓慢,如果迁延不愈,会导致肾功能损伤,严重时可以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原发性肾炎虽然没有明确病因,但大多是以呼吸道、消化道、尿道感染而诱发,并且因为感染而加重。慢性肾炎的病因和分型最常见有两种类型:循环免疫复合物型;原位免疫复合物型。两种类型都与自身免疫的参与相关,所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大多需要激素治疗,激素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疾病的发展。病理类型最常见的有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以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不同类型的肾炎治疗方法和预后不一样,所以慢性肾炎一般要肾穿进行病理学分型,然后再结合尿蛋白的定量进行精准治疗。慢性肾炎的治疗措施包括抑制免疫、控制血压、降低蛋白尿、延缓肾脏病进展等。
二、利尿消肿。
双氢克尿噻每次25mg,每日3 次。
速尿每次20mg,每日3 次,水肿严重者可静脉给药。
安体舒通每次20mg,每日3 次。
氨苯蝶啶每次 50mg,每日3 次。
三、积极控制高血压,慢性肾炎时,剩余的和(或)有病变的肾单位处于代偿性高血液动力学状况,全身性高血压无疑加重这种病变,导致肾小球进行性损伤,故对慢性肾炎患者应积极控制高血压,防止肾功能恶化。凝和血小板解聚药物。
五、近年来多数研究显示,抗凝血小板解聚药物对某些类型肾炎(如IgA 肾炎)的临床长期随访和动物实验肾炎模型研究,显示有良好的稳定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伤的作用。对于慢性肾炎应用抗凝和血小板解聚治疗并无统一方案,一般认为有明确高凝状态和某些易引起高凝状态病理类型(如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可较长时间应用。主要药物有:潘生丁每次25~50mg,每日3 次。肠溶阿司匹林每次40~80mg,每日3 次。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