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青光眼的预防要注意哪几点

时间: 2023-11-04 11:07:57

青光眼是一种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疾病。视神经由很多神经纤维组成,当眼内压增高时,可导致神经纤维损害,引起视野缺损。早期轻微的视野缺损众通常难以发现,如视神经严重受损,可导致失明。

青光眼如何预防?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必须重视预防。中老年人每年体检时莫忘测眼压,如发现眼压升高,须注意以下几点: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平衡,尽量少看电视,让眼睛多休息,饮食宜清淡,不吃辛辣食物,勿服对眼压有影响的药物。一旦出现青光眼症状,必须去医院请眼科医生诊治,尽力保住视力。
发病/手术后果
患者都知道一旦患上青光眼就失明了,其不知青光眼引起的严重后果不仅于此,现简述几种常见并发症、后遗症:
1、视神经萎缩:青光眼最常见、也最严重的并发症,简单讲就是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直至失明,这是每一个青光眼不可避免的结局。
2、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变:其实它也是青光眼的表现,只是它们的表现掩盖眼部症状,被误诊为以上病变,如得不到及时正确诊治有生命危险。
3、白内障:它和青光眼关系非常密切,青光眼可并发白内障,而白内障在发病过程中又可继发青光眼。
4、视网膜脱离:这是青光眼手术后最常见并发症,术后眼压急剧下降,失去对视网膜的支撑作用而导致视网膜脱离,表现为视野突然缺损或全盲。
5、炎症感染:术后如炎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导致眼内感染,轻者手术失败,重者继发葡萄膜炎需摘除眼球,防止炎症全身扩散。
6、恶性青光眼:术后眼压反而急剧升高,摘除眼球才能解除痛苦,(参:临床最常见的几种特殊青光眼中恶性青光眼)。
手术创伤:眼内结构非常微细,稍有不慎重即可破坏损伤,且不易被发现,这也是青光眼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危险因素
青光眼之所以发病与患者眼的局部结构、年龄、性别、遗传、屈光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具备这些因素的人也就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随时受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导致急性发病。
1、解剖因素: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角膜直径短,导致前房角狭窄,房水排出障碍,眼压升高,青光眼形成。
2、年龄、性别:开角型多发于30岁左右,无明显性别差异。闭角型45岁以上患者占青光眼病人68.2%—76.8%,女性多于男性。
3、遗传因素:青光眼属多基因遗传性病变,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占整个发病人数的13%—47%,患者亲属发病率为3.5%—16%。
4、屈光因素:屈光不正患者(近视、远视、老花)发病率较高、近视有1/3伴有或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远视多伴闭角型青光眼。
5、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嗜酒、起居无常、饮食不规律、喜怒无常、习惯性便秘、顽固性失眠。
6、眼部以全身病变。(参考:哪些眼部及全身病变可诱发形成,加剧青光眼发展?哪些药物可导致病情变化?)
7、用药不当。(参考:哪些眼部及全身病变可诱发形成,加剧青光眼发展?哪些药物可导致病情变化?)
8、工作、生活环境。
预防措施
预防青光眼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具有青光眼危险因素的人,在不良精神因素等诱因刺激下随时激发青光眼形成,所以平素必须排除一切可以诱发眼压增高的有害因素,预防青光眼发生。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青光眼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就是长期不良精神刺激,脾气暴躁、抑郁、忧虑、惊恐。
2、生活、饮食起居规律,劳逸结合,适量体育锻炼,不要参加剧烈运动,保持睡眠质量,饮食清淡营养丰富,禁烟酒、浓茶、咖啡、适当控制进水量,每天不能超过1000—1200ml,一次性饮水不得超过400ml。
3、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用眼,不要在强光下阅读,暗室停留时间不能过长,光线必须充足柔和,不要过度用眼。
4、综合调理全身并发症(参:哪些眼部及全身病变可诱发形成,加剧青光眼发展?哪些药物可导致病情变化?)。
5、注意药物影响(参:哪些眼部及全身病变可诱发形成,加剧青光眼发展?哪些药物可导致病情变化?)。
6、妇女闭经期、绝经期、以及痛经可是眼压升高应高度重视,经期如出现青光眼表现者,应及时就诊专科。
7、青光眼家族及危险因素者,必须定期复查,一旦有发病征象者,必须积极配合治疗,防止视功能突然丧失。
及早发现青光眼
在国内外失明的人口中,大约百分之十到十五是由青光眼所引起的,而四十岁以上的成年人,大约有百分之二患有青光眼,因此一般人只要听到青光眼,总是闻之色变,彷佛看到了眼睛的隐形杀手。
所谓的青光眼在日本称之为“绿内障”,在最新进的观念里,主要是指眼睛的视神经不能承受眼压的增高,而引起视神经的损伤萎缩,进而造成各种视觉的障碍和视野的缺损。
青光眼由于不同的原因、形式和机转,其症状也大相径庭,很多病人常常没有任何症状,有些则是轻微的眼球胀痛、不舒服,偶而看到灯泡周围有一圈彩虹光晕,直到末期才发现有严重的视野缺损和视觉障碍,这一类的病人多属于所谓的慢性隅角开放性青光眼;另有一群病患则呈现无法忍受的眼痛、头痛,甚至呕吐….等等症状,这一类病人则多属于隅角闭锁性青光眼。
青光眼到目前所知没有绝对的遗传性,但是有家庭病史的人、糖尿病、高龄患白内障的老人,另外特别是高度近视的人,都是所谓的高危险群。台北市立阳明医院针对高度近视的青少年人做视神经的检查,发现视神经盘的神经纤维层有缺损变薄的现象;而高度近视眼轴加长,视神经承受的变形压力也变大,压力造成眼内循环的障碍进而影响到眼内的血流,因此在高度近视的年轻病人也发现开放性青光眼和类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野变化,不可不注意。
由于医疗仪器、药品的进步,青光眼只要及早检查,四十岁以上成年人或高危险群,每年检查一至二次;若有青光眼则按时用药治疗,需要时再辅以雷射或手术,定期追踪,都能得到长期的控制,维持视力不致失明。
一般多数正常人的眼压是十二到二十毫米汞柱,眼压的检查是发现青光眼的三大重要检查之一,也是最简单的检查,尤其目前的气压式眼压检查,不用点麻醉药,快速而方便。
附:举重易患青光眼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9月12日报道,研究表明,经常练习举重的人容易得青光眼。纽约眼耳健康研究所眼科学教授罗伯特·里奇说,举重时,眼内压会增加;如果屏住呼吸,压力会更大。长此以往,容易患上青光眼。在研究中,受访者需要完成4组举重练习。前两组,受访者需要屏住呼吸。研究人员会分别测量其左右眼的眼内压。研究人员发现,第一轮测量时,受访者的眼内压平均升高了2.2毫米汞柱,第二轮升高了4.3毫米汞柱。
首个“世界青光眼日”:2008年3月6日

如何防止青光眼的发生?

青光眼因为病因不明确,所以目前暂时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是可以使青光眼患者得到早期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保护视神经,预防失明。想了解更多,点击此处【在线预约眼科专家号源】

患者要定期做眼部的相关检查,检测眼压及视野,要遵医嘱用药,合理控制眼压水平,平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年龄超过40岁的人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这样可以及早的发现青光眼。

青光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人得青光眼,应该引起重视,去医院排除青光眼的可能。因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疾病患者发生青光眼的风险比较高,所以需要积极地治疗原发病,并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另外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眼部外伤的发生。患者可能会担忧视力能否恢复正常,导致心理负担,容易出现急躁易怒、悲观等不良情绪,家属应该安慰患者,鼓励患者学习疾病相关的治疗及预后知识,多与患者沟通,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

治疗青光眼推荐去爱尔眼科医院,爱尔眼科医院开展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眼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眼外伤,糖尿病眼病,角膜病,眼科整形美容,儿童眼病(该中心开展各类青少年近视,远视,散光,儿童弱视,斜视的诊治,手术,训练等)医学验光配镜,疑难眼病等综合诊疗项目。

爱尔眼科医院在人力资源方面注重梯队建设和平衡发展,建立了有疑难眼病专家,眼外伤专家,小儿眼病及去逛专家,眼底病专家等多位著名眼科专家组成的具有升级会真水平的各种疑难眼病会诊中心,以具有丰富手术经验的众多博士,硕士,主任医师尾骨管理两,组成了一支过硬的医疗技术队伍。

为防止青光眼,日常应该注意哪些?

引言:眼睛的健康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用眼的健康方式和用眼的时间都要合理的控制,来保证我们的视力。为了防止青光眼,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问问医生吧。

一、防止青光眼日常应该注意什么

有的人会说青光眼会遗传,这个不一定,所以用眼健康在于平时的预防和保护。在平时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用眼的健康,要合理的使用眼睛,不要长时间的对手机或者是对电脑,这个时候眼睛会比较疲劳,而且比较干涩,对视力有一定的影响,我们要注意时间的合理性。而且很多年龄比较大的人会出现青光眼,所以青光眼的患病率一般年龄是比较大的,人这个时候要注意以前用眼的方式方法。

而且近视患者他高度近视,可能会出现一个开角型的青光眼,所以近视程度太高也是有危险的,要注意用眼,不要让自己的眼睛近视程度太高,合理控制用眼的时间。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拥有健康的身体,糖尿病患者青光眼的危险系数也比较大。

二、注意用眼健康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定不要吸烟,要注意饮食的健康,这些不好的物质进入人体对眼睛都会有一个刺激,所以健康的饮食才是比较正确的。而且要注意自己眼睛要适当的休息,不要让自己的眼睛太过于疲劳,在看电视看手机,半个小时或者是一个小时就要起身出去走一走,远眺远方的绿植。而且要懂得做一些运动来保护自己的眼睛,不要用力过猛,而且做运动的时候,不要让自己的眼压变得很高,这个对眼睛也是不利的。只要我们做到用眼正确,眼睛的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