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的目的有二:①肯定溶血证据;②寻找溶血原因;③确定主要溶血部位,以便分类和制订治疗方案。本节叙述有关溶血的一般实验室检查方法,至于某些病因学检查在有关疾病中讨论。
(一)反映红细胞破坏过多、血红蛋白大量分解的实验室检查。
1.血红蛋白血症正常血浆只有微量的游离血红蛋白,约1~10mg/L。当大量溶血时,主要是急性血管内溶血时,可高达1000mg/L以上。
2.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血清结合珠蛋白是血浆中一组α2糖蛋白,作用似血红蛋白的转运蛋白质,在肝脏内产生。正常血清含量为500~1500mg/L。血管内溶血后,1分子的结合珠蛋白可结合1分子的游离血红蛋白。此种结合体很快地从血中被肝实质细胞所清除,其清除速度大约为130mg/L小时。约3~4天后,血浆中结合珠蛋白才复原。血清结合珠蛋白的降低可以提示溶血。结合珠蛋白在肝病时可降低,而在感染及恶性肿瘤中可升高。
3.血红蛋白尿游离血红蛋白和结合珠蛋白相结合的产物,由于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肾小球排出。但当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超过了结合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多余的血红蛋白即可从肾小球滤出。一般血浆游离血红蛋白量大于1300mg/L时,临床出现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必须与肌红蛋白尿或血尿相鉴别。
4.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血症(methemalbuminemia)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很易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接着分解为高铁血红素。后者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是溶血的一种指标,但不敏感。
5.血结素(hemopexin)缺乏血结素系在肝内合成,正常血清中含5g~10g/L,能结合循环中由高铁血红蛋白分解的游离血红素,最后被肝脏清除。在血管内溶血时,血结素被大量结合而耗竭,因此它的缺乏常提示严重的血管内溶血。
6.含铁血黄素尿被肾小管重吸收的游离血红蛋白,在肾曲小管上皮细胞内被分解为卟啉、铁及珠蛋白。铁以含铁血黄素形式沉积在上皮细胞内,当细胞脱落随尿排出,即成为含铁血黄素尿。含铁血黄素尿主要见于慢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血管内溶血时,含铁血黄素尿要几天后才阳性,并可持续一段时间。
7.高胆红素血症大量溶血时,血清游离胆红素增高,因此结合胆红素常少于总胆红素的15%。由于肝脏清除胆红素的能力很强;所以黄疸常仅是中度或轻度的,即使急性大量溶血时,一般也不超过85.5μmol/L。血清胆红素浓度除取决于血红蛋白分解的程度外,尚与肝脏清除胆红素的能力密切有关。慢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由于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肝功能损害,可合并肝细胞性黄疸。
8.粪胆原排出增多正常人每日粪便内排出粪胆原量为68~473μmol/L。当血红蛋白大量分解时,每日粪胆原排泄量可增至680~1700μmol/L;甚至可高达2550μmol/L。约10%~20%粪胆原可能来自骨髓中红细胞无效生成和非血红蛋白血红素在肝内转换所致。此外排泄量易受腹泻、便秘及抗生素等药物的影响,每日波动很大,故宜连续测定3~4天,以求其平均数。粪胆原排泄与患者原先的血红蛋白基数及体重有关。应根据下列公式算出其纠正值和溶血指数:
纠正的粪胆原排泄量=测得的24小时粪胆原量×15(g/dl)60(kg)
患者血红蛋白(g/dl)×患者体重溶血指数=纠正的粪物循环血红胆原排汇量红蛋白总量×100(正常值11~21)
9.尿液中尿胆原排出增多正常人每天从尿中排出的尿胆原为0~5.9μmol。急性大量溶血时,尿胆原排出量可明显增加。慢性溶血患者尿胆原量并不增多,仅在肝功能减退,无法处理从肠道吸收的粪胆原时,尿中尿胆原才会增多。
(二)反映红细胞寿命缩短、易于破坏的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的形态改变球形红细胞的直径较正常红细胞小但厚度增加,体积相似而表面面积减少。涂片染色,球形细胞中间缺少苍白区,染色较深,正常人血片中也可偶见。如球形细胞数量增多,常提示红细胞寿命缩短易于破坏,因为球形红细胞不能变形,当通过脾索时,易被阻滞而破坏。引起球形细胞增多的原因有遗传性红细胞膜的缺陷或后天获得因素,如化学中毒、烧伤、自身免疫等。其它红细胞畸形尚有靶形、镰形、椭圆形、口形、棘形、短锯齿形、碎裂细胞等,其形态及临床意义参阅有关疾病。
2.海因小体经体外活体染色(甲基紫或煌焦油蓝)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发现1~2μ大小颗粒状折光小体,大多分布在红细胞膜边缘上。电镜观察,海因小体使红细胞膜变形并有皱纹,原有双层膜消失。海因小体是受损红细胞内的一种包涵体,是红细胞内变性血红蛋白的沉淀物,发生于不稳定血红蛋白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及芳香族的苯胺或硝基类化合物中毒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3.红细胞脆性增加常用的红细胞脆性试验有红细胞渗透性脆性试验和自体溶血试验。红细胞的渗透性脆性显示红细胞面积和体积的比例关系,如红细胞面积、体积比例缩小则脆性增加,比例增大则脆性减低。球形细胞渗透性脆性增加,显示对低渗盐水的抵抗力减低。靶形和镰形红细胞则相反,显示对低渗盐水的抵抗力增强。如将去纤维蛋白血在37℃孵育24小时后,可增加脆性试验的敏感性。
自体溶血试验与渗透性脆性试验是相一致的,脆性增加时自体溶血也增加,主要用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加入葡萄糖能纠正自体溶血试验阳性者提示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
4.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的寿命测定为诊断溶血的可靠指标,其优点有:①当一般检查不能肯定时,此试验常能显示溶血;②用以估计溶血的严重度;③可鉴别溶血是由于红细胞内缺陷或红细胞外缺陷,或两者均有缺陷。由于测定方法较复杂,不作为一般常规检查。目前常用有51Cr、32P-DFP或3H-DFP(二异丙基氟磷酸)标记红细胞法。51Cr实际上仅代表细胞寿命的指数。32P-DFP或3H-DFP测定比较接近红细胞的寿命,该法较51Cr为敏感,能检出轻微红细胞寿命缩短。
(三)反映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实验室检查
1.网织红细胞增多溶血性贫血时,因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刺激造血系统,导致骨髓幼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网织红细胞一般可达5%~20%。由于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受到血液红细胞数的影响。因此应计算网织红细胞的绝对值(参见"贫血概论")。
2.周围血液中出现幼红细胞一般不多,约1%左右,主要是晚幼红细胞。此外在严重溶血时尚可见豪-胶小体和幼粒细胞。由于网织红细胞及其他较不成熟红细胞自骨髓中大量释至血液,故周围血液中大型红细胞增多。
3.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溶血性贫血时,粒红比例(正常为3∶1)常倒置,显示幼红细胞显著增生,以中幼和晚幼红细胞最多,形态多正常。骨髓增生情况也可经X线检查显示颅骨和其他扁平骨;严重时甚至长骨有髓腔的扩大和骨皮质变薄。这类变化常见于海洋性贫血、镰形细胞性贫血,有时也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程度也可用52Fe等来测定血浆及红细胞铁运转率,常超过正常2~4倍。
贫血类生化检测项目简介2017
你知道贫血类生化检验项目有哪些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贫血类生化检测项目简介的知识,欢迎阅读。
血清铁(Fe)
定 义:生理状态下,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含量。
临床应用:
1、血清铁增高:
(1)利用障碍: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铅中毒;
(2)释放增多:溶血性贫血、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3)铁蛋白增多:白血病、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反复输血;
(4)铁摄入过多:铁剂治疗过量时;
2、血清铁降低:
(1)铁缺乏:缺铁性贫血;
(2)慢性失血:月经过多、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慢性炎症等;
(3)摄入不足:A、 长期缺铁饮食,
B、 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青少年,生育期、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
总铁结合力(TIBC)
定 义:生理状态下,血清中转铁蛋白全部与铁结合后铁的总量。
总铁结合力TIBC = 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 血清铁(FE)
临床应用:
1、总铁结合力增高,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急性肝炎、红细胞增多症等;
2、总铁结合力降低,常见于先天性转铁蛋白缺乏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大量排泄铁蛋白)、恶性肿瘤、血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转铁蛋白(TRF)
定 义:血浆中主要的含铁蛋白质,负责运载由消化管吸收的铁和由红细胞降解释放的铁。以TRF-Fe3+的复合物形式进入骨髓中,供成熟红细胞的`生成。
临床应用:
1、转铁蛋白增高
常见于缺铁时增高(缺铁性贫血)、铁蛋白释放增加(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坏死);
2、转铁蛋白降低
常见于感染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肝癌、肾病、尿毒症、遗传性运铁蛋白缺乏症、流行性出血热、血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转铁蛋白饱和度(TS)
定 义:血清铁占总铁结合力的比值。
临床应用:
1、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铁利用障碍、铁负荷过重;
2、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缺铁性贫血、慢性炎症;
综合分析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对鉴别缺铁性贫血、继发性贫血、其他增生性贫血有重要参考价。
铁蛋白(FER)
定 义:去铁蛋白(apoferritin)和铁核心Fe3+形成的复合物。
铁蛋白的铁核心Fe3+具有强大的结合铁和贮备铁的能力,以维持体内铁的供应和血红蛋白相对稳定性。FER是铁的贮存形式,其含量变化可作为判断是否缺铁或铁负荷过量的指标。
临床应用:
1、铁蛋白增高
(1)体内贮存铁增加:原发性血色病、继发性铁负荷过大;
(2)铁蛋白合成增加:炎症、肿瘤、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pernicious anemia);
(4)组织释放增加:肝坏死、慢性肝病等;
2、铁蛋白降低
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大量失血、长期腹泻、营养不良等。若FER低于15ug/L时即可诊断铁缺乏,也可以作为营养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指标;如果FER大于100ug/L,即可排除缺铁。
触珠蛋白(HPT)
定 义:又称结合珠蛋白,是肝脏合成的一种?2球蛋白,约占血浆总蛋白的1%,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一定的复合物。当发生溶血时,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增多,与之结合的珠蛋白增多,而血清触珠蛋白降低,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血管内溶血指标。
临床应用:
1、触珠蛋白增高:创伤、烧伤,急、慢性感染,恶性肿瘤,心肌梗塞、冠心病等;
2、触珠蛋白降低:主要用于诊断溶血性贫血,急慢性肝细胞疾病等;
综合分析贫血类疾病生化检测指标FE、TIBC、TRF、TS、FER、HPT等,以健康体检预防为主,食疗及药疗为辅,特殊情况下结合临床症状综合诊断及治疗,为中国贫血人群的健康美康生物愿贡献最大的力量。
;
贫血都查什么
贫血都查什么,贫血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意义上是指血液携带氧气能力降低,导致组织氧气供应不足和组织缺氧的状态,一般情况下,是说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以下是关于贫血都查什么。
贫血都查什么1贫血一般可以做血常规检查来判断,还可以做铁代谢检查、维生素B12检查,还有血清叶酸浓度检查等,通过检查了解贫血严重程度,原因,还可以观察自己的症状,比如肤色苍白,头晕气短等,必须要确诊以后早日治疗,食疗也有一定帮助。
贫血就是身体当中的血红蛋白,血色素,红细胞的含量降低,对身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个情况就是贫血。贫血也会有很多异常症状,比如头晕无力,还会觉得气短。贫血必须要及早查清楚治疗,不然会危害身体健康。那么贫血怎么检查?
贫血是因为身体当中红细胞数量变少的原因,降低到了政策范围之下,所以就会导致代谢出现异常。贫血可以去医院做一下血常规检查,看身体当中血红蛋白的浓度是多少,判断是否真的出现贫血。
除了血常规检查之外,还可以做铁代谢检查,铁代谢检查是一种新式检查方法,可以看身体当中的铁元素多少,判断是不是有缺铁性贫血。如果长期慢性失血,就会出现贫血的状况。不同微量元素缺少会造成不一样的症状,而铁元素缺乏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出现。
可以做维生素B12检查,还有血清叶酸浓度检查,这两项浓度检查拥有辅助作用,加入做血红蛋白检测判断贫血,可以做这两项检查,判断贫血的严重程度,查清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可以通过观察自己身体症状初步判断是不是贫血,比如气色比较差,嘴唇颜色也比较浅,口腔粘膜、支架、牙龈比较苍白,平时容易头晕,气短等,运动状况不好。如果有这些症状,可能是贫血的原因,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确诊是不是贫血,发现以后早日治疗。
贫血需要根据诱因和严重程度来选择治疗方法,可以补充铁元素,注意饮食,吃一些补血的食物,比如红枣,黑芝麻,猪肝,猪血等,还可以补充维生素。必要的时候根据医生吩咐吃药补充,不然贫血的危害很大,会给身体造成很大影响。
贫血都查什么2 贫血的患者要做以下相关检查:
1、血常规检查。血常规中包含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根据上述指标可以初步判断贫血的类型属于小细胞、正细胞,还是大细胞性贫血。
2、如果考虑患者存在溶血性贫血,还需要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尿常规、肝功能、骨髓穿刺检查。
3、如果怀疑患者存在肾脏疾病导致的肾性贫血,需要进行肾功能检查,以及肾脏彩超或者CT检查。
4、如果考虑患者存在缺铁性贫血,需要检测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检查。
5、如果考虑巨幼细胞性贫血,需要检测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
贫血5项检查包括了红细胞计数检查、血红蛋白检查、平均红细胞体积检查、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的.检查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检查。
通过做这些检查后,就可以了解患者具体的贫血程度。在出现贫血情况之后,需要立即予以处理措施。贫血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轻度的贫血不太严重,经过治疗和调整之后可以好转。中度和重度的贫血是比较严重的,对身体造成的损害也比较大。出现贫血情况以后需要立即治疗,才能够控制。
贫血都查什么3 概述:
贫血一般是通过血常规去明确患者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水平来进行诊断。其次,贫血的患者还应该要去完善骨髓的检查,通过骨髓检查去排除一些像白血病、骨髓瘤和淋巴瘤等一些恶性血液病导致继发性贫血的可能。
贫血治疗:
最常规常见的就是药物要治疗贫血,但是切忌滥用补血药,要听从医生或者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必须知道各种药物的适用症,比如维生素B12适用于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6用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铁剂仅用于缺铁性贫血,不能用于非缺铁性贫血,因会引起铁负荷过重,影响重要器官的功能。
也可行输血治疗,输血治疗的优点就是能迅速的减轻症状,如果行大量的输血,可输注浓缩红细胞,可以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和减少输血反应。
贫血饮食建议:
贫血平时可以适量的多吃一些如猪血、猪肝、木耳、芝麻、蛋黄、以及含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鱼肉、蛋奶、豆制品和绿色蔬菜等等,如果是缺铁性贫血,为了更好的促进铁吸收转化成血红蛋白,建议配合服用铁剂,一般情况下都可使贫血得到比较好的改善。
平时不要喝浓茶和咖啡等碱性的食物和饮料,适当的运动健身提升机体体质。
简单说以下几点,引起贫血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血液系统疾病,另外一种是非血液系统疾病。
如果考虑血液系统疾病,首先要进行骨髓细胞学和骨髓病理的检查,因为所有的红细胞都是通过骨髓造血以后,释放过来的。进行骨髓检查可以排除影响造血功能的疾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都可以导致贫血。
如果骨髓细胞学检查没有发现造血功能或者是造血原料上面缺乏性的疾病,就需要进一步的查找可能引起贫血的其他原因,如肾功能异常
。肾的贫血是由于肾功能异常的时候,体内毒素对红细胞的破坏以及长期慢性肾功能损害,导致的肾脏分泌的促红素的减少,也可以引起贫血。
其次慢性感染以及慢性风湿性疾病都可以导致小细胞性的贫血,临床称之为慢性病贫血,这些贫血是由于慢性感染、或者是风湿导致的铁代谢的利用障碍出现的贫血。还有如恶性肿瘤导致的骨髓转移癌,也可以出现贫血。
其次还要查找可能失血性的疾病,如消化道的慢性丢失性的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道的血管畸形都可以导致血液从肠道里慢性丢失,也可以出现贫血。
贫血的检查包括以下几点:
1.血常规检查
有无贫血及贫血严重程度,是否伴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据红细胞参数(MCV、MCH及MCHC)可对贫血进行红细胞形态分类,为诊断提供相关线索。网织红细胞计数间接反映骨髓红系增生及代偿情况;外周血涂片可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或形态改变,有否疟原虫和异常细胞等。
2.骨髓检查
骨髓细胞涂片反映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比例和形态变化。骨髓活检反映骨髓造血组织的结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和形态变化。骨髓检查对某些贫血,白血病,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或大理石变,髓外肿瘤细胞浸润等具有诊断价值。必须注意骨髓取样的局限性,骨髓检查与血常规有矛盾时,应做多部位骨髓检查。
3.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
如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及引起缺铁的原发病检查;巨幼细胞贫血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及导致此类造血原料缺乏的原发病检查;失血性贫血的原发病检查;溶血性贫血可发生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结合珠蛋白降低、血钾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等。有时还需进行红细胞膜、酶、珠蛋白、血红素、自身抗体、同种抗体或PNH克隆等检查;骨髓造血细胞的染色体、抗原表达、细胞周期、基因等检查;以及T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因子或骨髓细胞自身抗体检查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