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裂孔是指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全层组织缺损,属眼科疾病。其发病率为0.6-0.7%。常见于老年人、眼外伤、高度近视等。黄斑裂孔可因外伤、变性、长期CME、高度近视、玻璃体牵拉等引起。在老年人相对健康的眼,无其他病因发生的黄斑裂孔,称为特发性黄斑裂孔。常发生于60-80岁。
中心视力明显减退,视野有中心暗点;眼底表现:黄斑区见圆形或椭圆形的暗红区,边界清晰,基底不平,可有黄色沉着物。可见到底部脉络膜结构。裂隙灯检查在裂孔处可见裂隙光带错位不在一个平面上,裂孔大小约1/6~1pd;可并发视网膜脱离;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早期脉络膜荧光升高,中期高荧光,表现为窗样缺损,光学相干性断层成像术准确性更高。
平时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用眼睛,避免形成近视。切忌"目不转睛",自行注意频密并完整的眨眼动作,经常眨眼可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避免泪液蒸发。
眼底保险为黄斑有一个1/2-1/4PD大小的、边界清晰的暗红色孔,空地可有黄色颗粒。中心视力明显下降。高度近视眼的黄斑裂孔,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机会很大。中心凹呈黄色点或有小的黄色环,约一半病例自发缓解;2期,黄斑裂孔形成,有中心凹或其周围的全层裂孔,通常400μm,玻璃体后皮质仍与黄斑粘连。在2期或3期,玻璃体皮质会形成裂孔前方的盖膜;4期,玻璃体后皮质完全脱离,伴较大的全层黄斑裂孔。双侧发生率在25%-30%。一眼已发生裂孔,另眼无玻璃体后脱离时,发病危险性较大,对2-3期、甚至4期裂孔。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