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什么是慢性胃溃疡的症状

时间: 2023-11-05 08:26:34

问:什么是慢性胃溃疡的症状?

答:专家指出,慢性胃溃疡在临床医学上主要的症状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而且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而难愈。慢性胃炎的症状无特异性,而且体征很少,一般的检查确诊要靠胃镜检查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常见的症状是胃部疼痛和饱胀感,尤其在饭后症状加重,而空腹时比较舒适。

每次进食量虽不多,却觉得过饱而不适,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粘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胃溃疡症状有哪些?

溃疡病出血可引起的临床症状与失血量的多少及失血速度的快慢有密切关系。当出血50-100毫升时,即可出现黑便,出血达400毫升时,不但有黑便,而且可出现呕血及一系列失血的症状。持续大量出血可以导致血容量降低、贫血、组织缺氧、循环衰竭以及死亡。
(1)呕血与黑便:一般幽门以下出血或胃出血少者不引起恶心、呕吐,亦不发生呕血,只解黑便。如果出血量大,可引起恶心、呕血,如果血液在胃内滞留时间短,呕吐物则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如果血液在胃中停留时间长,氧合血红蛋白受胃酸作用变成正铁血红蛋白而呈咖啡色。胃内出血若末呕出,便排入肠道,形成黑便或柏油样便,出血量大、肠道蠕动快时可为暗红色血便。
(2)上腹疼痛及不适感:大多数溃疡病患者出血前上腹疼痛、发作或加剧,而出血后往往疼痛减轻或消失。
(3)血象变化:大出血初期,由于周围血管收缩与红细胞重新分布等生理调节,血红蛋白、红血球和血球压积的数值可无改变。在出血6-12小时后,由于组织间液体进入血循环,使血红蛋白(血色素)与红细胞稀释而数值降低。出血后白细胞增多常在1万以上,中性白细胞亦增加。
(4)发热:中等量或大出血病人,常伴有发热,一般在24小时内即可出现,多数在38.5℃以下,持续数日至一周不等。这是由于肠腔内血液分解产物的吸收、血容量减少、贫血、体内蛋白质被破坏、循环衰竭等使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所致。
(5)周围循环衰竭:失血后,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可引起心跳加快。若出血量过多,回心血量及心脏输出量均减少,则可导致循环衰竭,同时呼吸功能亦受到影响。由于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严重缺血、缺氧,则休克将成为不可逆的。在周围循环衰竭时,患者可表现为烦躁不安、疲乏、心慌、头痛、恶心、口渴、呼吸困难(缺氧)、皮肤苍白,有时有发绀、四肢冷劂、脉搏细弱直至不能们及,血压降低甚至测不出。持续性大出血可造成少尿或无尿,严重的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6)氮质血症:许多溃疡病患者在大出血后的最初几天内出现氮质血症。当继续出血时,血中氮的含量亦逐渐增高。这一方面是由于出至肠腔中的血液蛋白质经消化分解产物被吸收入血,引起氮质血症;另外大出血可引起肾功能减退,不能排出氮质,因而产生氮质血症。

请问胃溃疡有什么症状?大神们帮帮忙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典型表现为饥饿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或餐后定时的慢性中上腹疼痛,严重时可有黑便与呕血。比较明显的病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以及胃酸分泌过多;另外还可以由遗传因素和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吸烟、酗酒等因素引起。胃溃疡由于病情延绵,病情复杂,又与精神情绪有关,病情加重或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等恶劣后果,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所以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做消化性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溃疡病。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医生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肝胃气痛“、“心痛“、“吞酸“等范畴。民间多称为“心口痛“、“胃气痛“、“胃痛“、“饥饱痨“等。溃疡病以反复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痛为临床特点,常伴有暖气、返酸、灼热、嘈杂等感觉,甚至还有恶心、呕吐、呕血、便血。在胃肠局部有圆形、椭圆形慢性溃疡。

胃溃疡症状表现有哪些?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疾病,它的临床症状最突出的表现是上腹部疼痛。
胃溃疡的主要症状就是疼痛,常称它为溃疡痛。据资料统计,80%以上的胃溃疡病人都有疼痛发生。
1.节律性:
疼痛的发生常与进食有密切关系
。根据进食后疼痛发生的早晚,可区分为早发性疼痛和晚发性疼痛两种,早发性疼痛是在进餐后30分钟至2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逐渐消失,直到下次进食以后,疼痛再次出现。早发性疼痛多属胃溃疡。晚发性疼痛一般在进餐后2~4小时发生,也有的发生于夜间或饥饿情况下,因此,有些病人随身携带食物,一疼就吃一点,可缓解疼痛。晚发性疼痛多属十二指肠溃疡。上面谈的疼痛由于发作比较规律,称为节律性疼痛。
2.部位:
胃溃疡疼痛多在心窝部剑下或偏左,疼痛部位多比较明确和局限

3.性质:
多数为隐隐作痛,表现为钝痛
,少数人偶发绞痛或刺痛,或剧烈疼痛,不同病人不同时间疼痛轻重不一。
4.周期性:
胃溃疡疼痛呈周期性反复发作
。疼痛可以短时间内缓解或减轻,吃东西后,反射性地引起胃液分泌,尤其饭后半小时到2小时之间胃液分泌最多,胃酸和食物在胃内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搅拌之前,酸性胃液与没有保护层的胃溃疡面相接触,加上溃疡病人胃酸分泌比较多,于是引起剧烈的疼痛。另外,其发作以季节交换、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诱因时多发作。
5.长期性:胃溃疡复发率高,病程长,所以疼痛具有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胃溃疡不一定都发生节律性疼痛,如溃疡的慢性穿孔、溃疡病恶变等,常表现为持续性疼痛。
胃溃疡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并发症,溃疡出血、急性溃疡穿孔,轻则表现腹痛,重则丢了性命。胃溃疡需要时间去治愈,但是需要病患与医生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