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胸壁结核术中注意事项和术后处理(外科学的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图书)

时间: 2023-11-07 02:04:41

胸壁结核术中注意事项和术后处理

【术中注意事项】

1.肋骨切除范围应超过脓腔边缘,使脓腔完全敞开,勿留屋檐状边缘,以免遗留残腔,积存渗液,造成感染再发。

2.在清除脓腔深层时,应十分小心,以免切破胸膜,造成气胸,污染胸腔。

【术后处理】

1.加压包扎应持续2~3周,如有引流条,可在1~2日后取出。

2.链霉素治疗至少维持4周。

3.局部如有血肿,可穿刺抽出,加压包扎;如有感染,应早期拆线或切开引流。

外科学的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图书

书名:外科学(附光盘北京大学医学教材)
ISBN:781071362
作者:郭应禄/祝学光
出版社: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定价:99.9
页数:1148
出版日期:1900-1-1
版次: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简介:本书是为长学制临床外科教学编写的教材。自1998年我校(原北京医科大学)增设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以来,已连续招生十四届。参与历年教学的教师们通过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深感为了巩固教改成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校际交流,应为长学制教学编写一本新教材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为此,由我校各附属医院和临床教学医院的资深教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根据教育部对长学制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参照国外经典教材及其他外科专业书籍,结合教师们十几年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及临床教学改革的效果编写了本教材。编写中除了强调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宽口径、广适应性的原则外,还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尝试双语编写,强化外语学习 本书以我校《人体生理学》为样本,尝试在教材中加强英语关键词的教学,使同学通过学习专业内容扩大专业英语词汇,有利于提高英语文献的阅读能力。
2.突破传统教材的模式,提倡内容更新,开拓思路 本教材除介绍一般教材对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外,还选择性地介绍了一些极有发展前景的新概念、新理论或短时间内极可能推广使用的新疗法和新技术以及一些国内尚在酝酿、国际已经使用的新理念或新法规等,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他们毕业后在新环境下的工作做好适应性的准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及对新问题探索与研究的兴趣。此外,教材中还包括了一些只供小组讨论和个人自学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后期的科研选题。
3.教材配有光碟 请外籍教师读讲每章中的关键名词及其注解内容,帮助学生自学专业外语,提高学生听、读、说、写专业外语的能力。 由于本书为初次编写,作者人数极多,对上述编写要求的认识与理解不同,因此各章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英语词汇量的选择范围均可能存在繁简程度不一,比例不平衡的问题,加上成书仓促和我们的经验与水平有限,不足与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还有待今后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诚邀各界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无菌术(6)
第一节手术用品的灭菌(7)
第二节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8)
第三节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10)
第四节手术室的无菌原则(10)
第三章外科病人水电解质和酸平衡失调防治(11)
第一节水电解质和酸 平衡失调的防治(11)
第二节体液容量不足的综合治疗(13)
第三节输液不当引起的问题(21)
第四节外科病人的酸 平衡失调(23)
第四章输血(26)
第一节输血适应证 输血技术血制品的选择和注意事项(26)
第二节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28)
第三节自身输血(32)
第四节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浆增量剂(32)
第五章休克(35)
第一节概述(35)
第二节低血容量性休克(43)
第三节感染性休克(44)
第六章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46)
第一节概述(46)
第二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0)
第七章麻醉(55)
第一节概述(55)
第二节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56)
第三节局部麻醉(59)
第四节椎管内麻醉(68)
第五节全身麻醉(80)
第六节麻醉期间和麻醉恢复的检测和管理(98)
第七节控制性将压和全身低温(101)
第八章重症检测治疗与复苏(104)
第一节重症检测治疗室(104)
第二节血流动力学检测(107)
第三节呼吸功能检测(113)
第四节心肺脑复苏(115)
第九章疼痛治疗(120)
第一节概述(120)
第二节疼痛的测定和评估(123)
第三节疼痛治疗的原则和方法(123)
第四节手后镇痛(126)
第五节癌痛治疗(128)
第十章术前准备(130)
第二节术后处理(134)
第三节术后并发症的处理(138)
第十一章外科营养(141)
第一节营养状况的评价(141)
第二节能量代谢与能源基质(143)
第三节外科病人的蛋白质代谢(144)
第四节微量元素与维生素(146)
第五节肠内营养(147)
第六节肠外营养(150)
第十二章外科感染(153)
第一节概论(153)
第二节皮肤和软组织化脓性感染(160)
第三节全身化脓性感染(165)
第四节肠源性感染(169)
第五节特殊感染(169)
第六节外科操作后并发的感染(175)
第十三章创伤与战伤总论(179)
第一节创伤的全身反应(179)
第二节严重创伤的分类和创伤严重性的判断(180)
第三节重度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和运送(182)
第四节多发伤和多发骨关节损伤(183)
第五节创伤早期常见的并发症(186)
第六节战伤的类型和处理原则(190)
第14章烧伤 冷伤和咬 伤(194)
第一节烧伤的预防(194)
第二节烧伤病理变化(194)
第三节烧伤的诊断(195)
第四节烧伤临床分期(199)
第五节烧伤治疗(200)
第六节特殊烧伤(204)
第七节冷伤(208)
第八节咬 伤(211)
第15章显微外科(217)
第一节显微外科基础(217)
第二节显微外科基础手术技术(219)
第16章肿瘤学概论(223)
第一节肿瘤病因学基础(223)
第二节肿瘤的临床诊断(225)
第三节肿瘤的治疗(229)
第四节肿瘤的预防(232)
第17章器官移植(234)
第一节基本概念及移植发展史(234)
第二节移植免疫学基础(238)
第三节供体的选择和评估(251)
第四节器官的切取与保存(251)
第五节移植排斥反应及免疫抑制剂(257)
第六节器官移植手术(264)
第18章颅内压增高(268)
第一节颅内压的形成及其生理调节(268)
第二节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临床表现及其病理生理基础(269)
第三节颅内压增高的治疗(272)
第19章颅脑损伤(274)
第一节概述(274)
第二节头皮和颅骨损伤(275)
第三节闭合性颅脑损伤(276)
第四节外伤性颅内血肿(278)
第五节开放性颅脑损伤(279)
第20 章颅内肿瘤(281)
第一节概述(281)
第二节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282)
第三节颅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284)
第21章脊髓压迫症(287)
第一节概述(287)
第二节椎管内肿瘤(292)
第三节椎间盘突出合脊椎关节病(293)
第22 章脑和脊髓血管外科疾病(295)
第一节高血压脑出血(295)
第二节颈动脉海绵窦偻(297)
第三节颅内动脉瘤(298)
第四节脑动静脉畸形(300)
第五节脊髓血管畸形(302)
第23章颅脑和脊髓发育异常(304)
第一节脑积水(304)
第二节狭颅症(305)
第三节颅裂和脊柱裂(305)
第四节颅椎联合部畸形(306)
第24章颌面部疾病(308)
第一节颌面部感染(308)
第二节颌面部创伤(310)
第三节颌面部肿瘤(313)
第四节唇裂与腭裂(316)
第25章颈部疾病(320)
第一节颈部肿块(320)
第二节颈淋巴结结核(323)
第三节甲状腺疾病(323)
第四节原发性甲旁状腺功能亢进症(335)
第26章乳腺疾病 (337)
第一节乳房发育及解剖生理概要(337)
第二节乳腺检查法(339)
第三节乳腺炎性疾病(341)
第四节乳腺囊性增生病(342)
第五节乳腺良性肿瘤(343)
第六节乳腺恶性肿瘤(344)
第七节男性乳房肥大症(352)
第27章胸部损伤(353)
第一节概论(353)
第二节肋骨骨折(355)
第三节气胸(357)
第四节血胸(358)
第五节膈肌损伤(360)
第六节创伤性窒息(361)
第七节肺爆震伤(361)
第八节心脏损伤(362)
第28章胸壁和胸膜疾病(366)
第一节先天性胸壁畸形(366)
第二节胸壁结核(367)
第三节胸壁肿瘤(368)
第四节非特异性肋软骨炎(369)
第五节胸膜疾病(369)
第29章肺部疾病(374)
第一节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374)
第二节肺气肿和肺大泡的外科治疗(375)
第三节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外科治疗(377)
第四节肺部肿瘤的外科治疗(382)
第30章食管疾病(390)
第一节食管肿瘤(390)
第二节 门失弛症(394)
第三节损伤性食管狭窄(395)
第四节食管室(396)
第五节食管囊肿(397)
第31章原发性纵隔肿瘤(398)
第一节神经源性肿瘤(398)
第二节生殖细胞肿瘤(398)
第三节胸腺瘤(399)
第四节淋巴瘤(400)
第五节纵隔囊肿(400)
第32章心脏外科(402)
第一节心脏直视手术的基础(402)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408)
第三节后天获得性心脏病(427)
第33章胸部主动脉疾病(442)
第一节胸部主动脉瘤(442)
第二节胸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43)
第三节马方综合征(445)
第34章疝(447)
第一节概论(447)
第二节腹股沟疝(448)
第三节股疝(462)
第四节其他腹外疝(464)
第35章腹部创伤(468)
第一节概论(468)
第二节常见内脏损伤的特征和处理原则(473)
第36章急性腹膜炎(478)
第一节急性弥漫性腹膜炎(481)
第二节原发性腹膜炎(484)
第三节腹腔脓肿(485)
第37章胃十二直肠疾病(488)
第一节胃十二直肠的解剖生理(488)
第二节胃十二直肠溃疡的外科治疗(491)
第38章肠疾病(508)
第一节炎性肠病的外科问题(508)
第二节肠梗阻(513)
第三节短肠综合症(524)
第五节肠肿瘤(529)
第六节小肠移植(529)
第39章阑尾炎(530)
第一节急性阑尾炎(530)
第二节小儿 老年及妊娠期急性阑尾炎(538)
第三节复发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539)
第40章急腹症(541)
第一节腹痛的解剖与生理学(541)
第二节急腹症的临床诊断要点(544)
的41章直肠肛管疾病(550)
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550)
第二节检查方法(554)
第二节直肠肛管畸形(556)
第四节直肠肛管损伤(557)
第五节肛裂(558)
第六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560)
第七节肛瘘(561)
第八节痣(564)
第九节直肠脱垂(567)
第十节慢性便秘的外科治疗(568)
第十一节直肠息肉(570)
第十二节直肠癌(571)
第十三肛管及肛周恶性肿瘤(576)
第42章肝外科(578)
第一节肝解剖生理概念(578)
第二节肝外伤(580)
第三节肝脓肿(581)
第四节肝囊性疾病(583)
第五节肝肿瘤(584)
第六节肝移植(590)
第43章胆道外科(594)
第一节胆道炎症(594)
第二节胆石病(599)
第三节胆道蛔虫病(609)
第四节胆道肿瘤(610)
第五节胆道先天畸形(613)
第44章门静脉高压症(617)
第45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处理原则(624)
第一节出血病因(624)
第二节诊断方法(626)
第三节处理原则(628)
第46章胰腺疾患(631)
第一节解剖及生理(631)
第二节急性胰腺炎(632)
第三节慢性胰腺炎(639)
第四节胰腺假性囊肿(640)
第五节胰腺癌和壶腹部癌(641)
第六节胰外分泌良性肿瘤(646)
第七节胰腺内分泌肿瘤(646)
第47章脾外科(651)
第一节概论(651)
第二节手术治疗的各种脾疾患(651)
第48章周围血管与淋巴管疾病(656)
第一节周围血管疾病常见的症状及体症(656)
第二节动脉疾病(658)
第三节下肢静脉疾病(669)
第四节淋巴水肿(674)
第49章泌尿外科绪论(676)
第一节泌尿外科的范围及腔镜发展(676)
第二节泌尿 男生殖系统外科疾病的主要症状(679)
第三节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681)
第50章泌尿男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685)
第一节肾和输尿管的先天性畸形(685)
第二节膀胱和尿道的先天性畸形(690)
第三节睾丸的先天性畸形(693)
第四节包痉和皮包过长(694)
第51章泌尿系统损伤(696)
第一节肾损伤(696)
第二节输尿管损伤(699)
第三节膀胱损伤(701)
第四节尿道损伤(703)
第52章泌尿 男生殖系统(707)
第一节概论(707)
第二节上尿路感染(709)
第三节下尿路感染(712)
第四节男生殖系统感染(715)
第53章泌尿 男生殖系统结核(718)
第一节肾结核 (718)
第二节肾结核对侧肾积水(721)
第三节男生殖系结核(723)
第四节尿道与阴茎结核(725)
第54章尿路梗阻(726)
第一节概述(726)
第二节肾积水(727)
第三节良性前列腺增生(729)
第四节急性尿潴留(732)
第55章尿石症(734)
第一节概论(734)
第二节上尿路结石(742)
第三节膀胱结石(747)
第四节尿道结石(749)
第56章泌尿 男生殖系统肿瘤(751)
第一节肾肿瘤(751)
第二节膀胱肿瘤(755)
第三节阴茎癌(759)
第四节睾丸肿瘤(762)
第五节前列腺癌(762)
第57章泌尿男生殖系统的其他疾病(764)
第一节肾下垂(764)
第二节精索静脉曲张(765)
第三节鞘膜积液(766)
第四节睾丸扭转(768)
第五节压力性尿失禁(768)
第六节肾血管性高血压(772)
第58章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775)
第一节概论(775)
第二节皮质醇多症(776)
第三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778)
第四节儿茶酚胺增多症(779)
第五节无功能肾上腺肿瘤(780)
第59章男性不育节育和性功能障碍(781)
第一节男性不育(781)
第二节男性节育(784)
第三节男子性功能障碍(786)
第60障骨科基本理论与诊断治疗技术(791)
第一节骨组织学与生理学基本知识(791)
第二节骨愈合与骨移植(795)
第三节骨的生物力学(798)
第四节骨折内固定和外固定架的生物力学(801)
第五节关节镜术(806)
第六节骨科辅助诊断技术(809)
第七节运动系统疾病的康复问题(814)
第八节截肢与假肢技术(817)
第61章骨与关节损伤概论(821)
第一节骨折定义 原因与分类(821)
第二节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823)
第三节骨折治疗大的原则(824)
第四节开方骨折的处理原则(832)
第五节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原则(834)
第62章上肢损伤(837)
第一节肩部损伤(837)
第二节骨干骨骨折(846)
第三节肘部损伤(849)
第四节前臂骨折(861)
第63章下肢损伤(872)
第一节髋部损伤(872)
第二节股骨干骨折(883)
第三节膝部损伤(886)
第四节胫腓损伤(897)
第五节 部损伤(899)
第六节跟腱骨折(301)
第七节跟腱断裂(902)
第八节趾骨骨折(902)
第九节趾骨骨折(902)
第十节骨盆骨折(903)
第64章手部损伤与疾病(908)
第一节腕关节损伤(908)
第二节掌指骨骨折(913)
第三节狭窄性腱鞘炎(914)
第四节肌腱损伤(916)
第五节手部的化脓性感染(918)
第65章周围神经损伤(923)
第一节概论(923)
第二节上肢神经损伤(926)
第三节下肢神经损伤(929)
第四节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930)
第66章肢体离断伤(934)
第67章运动损伤(940)
第一节关节软骨损伤(940)
第二节运动员末端病(944)
第三节肌腱断裂(946)
第四节 关节韧带损伤(948)
第五节肩袖损伤(950)
第六节疲劳骨折与骨膜炎(952)
第七节骨软骨病(954)
第68章脊柱损伤与疾病(957)
第一节脊柱骨折 脱位与脊髓损伤(957)
第二节颈肩痛与颈椎病(970)
第三节腰腿痛与腰椎间盘病(986)
第四节胸锥间盘病与黄韧带骨化(994)
第五节脊柱侧弯与脊柱后凸畸形(998
第六节强直性脊柱炎(1004)
第69章骨与关节结核(1006)
第一节概论(1006)
第二节脊柱结核(1009)
第三节髋关节结核(1012)
第四节膝关节结核(1014)
第70章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1016)
第一节化脓性骨髓炎(1016)
第二节血源性化脓性关节炎(1024)
第71章非化脓性关节炎(1027)
第一节骨性关节炎(1027)
第二节类风湿性关节炎(1033)
第三节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性关节炎(1037)
第四节大骨节病(1042)
第五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046)
第六节血友病性关节病(1048)
第七节银屑病性关节炎(1051)
第72章骨关节先天性畸形(1055)
第一节颅椎畸形与寰枢椎不稳(1055)
第二节先天性肌性斜颈(1057)
第三节高肩胛症(1058)
第四节先天性髋脱位(1059)
第五节先天性髋内翻(1063)
第73章骨肿瘤(1065)
第一节原发性骨肿瘤(1065)
第二节骨转移瘤(1089)
第74章缺血性骨坏司病(1090)
第一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90)
第二节股骨头骨骺无菌性坏死(1095)
第三节月状骨无菌性坏死(1098)
第四节胫骨节结骨骺无菌性坏死(1098)
第五节潜水病(减压病)(1099)
第75章营养性与代谢性骨疾病(1101)
第一节骨质疏松症(1101)
第二节佝偻病与骨软化症(1104)
第三节维生素D中毒(1107)
第四节坏血病(1109)
第五节非氟骨症(1110)
第六节肾性骨病(1112)
第七节畸形性骨炎(1114)
第76章整形外科(1118)
第一节概论(1118)
第二节皮肤瘢痕(1119)
第三节皮肤移植(1123)
第四节其他组织移植(1134)
第五节美容外科概要(1138)
主要参考书目(1148)

胸部X线诊断基础的目录

第一篇 胸部X线诊断方法
第一章 胸部普通X线摄影
一、胸部摄影的投照面及常用摄影名词
二、胸部后前位摄影
三、胸部前后位摄影
四、胸部仰卧们前后向摄影
五、胸部侧位摄影
六、胸部斜位摄影
七、胸部前弓位摄影
八、胸部点片摄影
九、胸部过度曝光摄影
十、胸部滤线器摄影
十一、双肺不同密度摄影
十二、侧卧位胸部后前向摄影
十三、肺尖侧位摄影
十四、乳幼儿胸部摄影
十五、双片一次曝我摄影
十六、胸部间接摄影
十七、胸部高电压摄影
十八、放大摄影
十九、肺的呼、吸相位摄影
二十、心脏测量摄影
第二章 胸部透视
一、透视的基础知识
二、肺部透视
三、纵隔透视
四、心脏大血管透视
五、横肺的透视
六、胸膜透视
第三章 支气管造影术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二、造影剂
三、碘过敏试验
四、麻醉剂的过敏试验
五、支气管造影药物及器械的准备
六、支气管造影的操作方法
七、选择性支气管造影
八、正常支气管像
九、异常支气管造影像
第四章 食管造影
一、造影剂的配制及造影方法
二、正常食管的影像
三、食管疾病的影像
第五章 心血管造影及DSA
一、心血管造影的进展
二、心血管造影的设备
三、心血管造影技术
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第六章 胸部断层摄影
一、断层摄影原理
二、X线机改装断层摄影机
三、对断层摄影机的要求
四、同时多层断层摄影
五、胸部断层摄影技术
六、胸部断层摄影应用范围
七、断层影像之构成
八、正位胸部断层之影像
九、胸部病变的断层影像
十、断层摄影读片的注意事项
第七章 胸部CT断层摄影
一、CT基础知识
二、胸部CT扫描技术
三、胸部CT画面的构成
四、CT机的进展
第八章 磁共振成像的MRI
一、磁共振成像基础知识
二、磁共振成像摄影法
三、磁共振成像的优缺点
四、胸部MRI适应证
五、胸部MRI读片注意事项
六、MRI与CT的比较
七、MRI造影增强
第九章 电子计算机摄影与数字X线摄影
一、电子计算机摄影
二、数字X线摄影
第十章 胸部瘘管造影
一、造影前的准备
二、瘘管造影方法
三、瘘管造影的摄影
四、瘘管造影的诊断
第二篇 正常胸部影像分析
第十一章 正常胸片的影像
一、后前位像
二、侧位像
三、斜位像
四、前弓位像
第十二章 正常支气管X线解剖
一、右侧支气管
二、左侧支气管
三、常见的支气管变异
四、支气管的分级
第十三章 肺血管的X线解剖
一、肺动脉
二、肺静脉
第十四章 肺段的X线解剖
一、肺段的概念
二、俩段的X线诊断
第十五章 纵隔、肺门淋巴结的X线解剖
第十六章 正常胸部CT影像
一、胸部定位像
二、正常胸部CT像
三、纵隔淋巴结的CT像
第十七章 正常胸部MRI像
一、正常胸部组织的MRI信号及影像
二、胸部MRI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图像
第三篇 胸部疾病的X线诊断
第十八章 胸部综合影像诊断
一、综合影像技术的发展
二、X线诊断在综合影像诊断中的地位
三、综合影像诊断的程序
四、怎样做好仍然部疾病的X线诊断
五、胸部疾病的X线片阅读方法
第十九章 胸部病变影像的描述
一、影像的部位与范围
二、阴影的大小与数目
三、阴影的状态
四、阴影的边缘
五、阴影的密度
六、病变与周围的关系
七、病变的动态观察
八、X线诊断报告的书写方法
第二十章 胸部X线诊断与X线征
一、半影征
二、颈胸征
三、胸膜外征
四、逆S征
五、爆玉米花状钙化征
六、支气管气像
七、卫星征
八、毛刺征
九、切迹征
十、分叶征
十一、肺门掩盖征
十二、胸膜皱缩征
十三、支气管袖口征
十四、蝶翼征
十五、卵壳状钙化征
十六、半月征
十七、心膈角切迹征
十八、轨道征
十九、钩镰征
二十、假瘤征
二十一、帆影征
二十二、革尔登征
二十三、纵隔摆动征
二十四、柯氏线征
二十五、峰瘤征
二十六、肋骨切迹征
二十七、浮莲征
二十八、隔影连续征
二十九、横膈矛盾运动征
三十、心外膜脂肪垫征
第二十一章 肺结核病的X线诊断
一、结核病的病因与结核菌
二、结核病的病理
三、肺结核的临床症状
四、肺结核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五、肺结核病变的转归及影像
六、肺结核空洞治疗后的改变
七、结核病分类标准
八、各种类型肺结核的X线征
九、支气管结核
十、结核性支气管扩张
十一、肺结核病的CT诊断
十二、各型肺结核CT影像特征
第二十二章 肺部非结核性疾患的X线诊断
一、支气管炎
二、肺炎
三、肺脓肿
四、支气管扩张症
五、肺囊肿
六、支气管结石
七、肺真菌病
八、肺肿瘤
九、非典型抗酸菌症
十、肺寄生虫病
十一、肺气肿
十二、支气管异物
十三、老年肺
十四、肺不张
十五、肺职业性疾患
十六、肺动静脉瘘
十七、肺韦格内肉芽肿
十八、肺结节病
十九、肺淤血
二十、肺水肿
二十一、肺梗死
二十二、肺叶隔离症
二十三、肺泡蛋白沉着症
二十四、肺泡微石症
二十五、肺纤维症
二十六、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二十七、艾滋病的肺部并发病
第二十三章 胸膜疾患的X线诊断
一、胸膜炎
二、癌性胸膜炎
三、脓胸
四、胸膜肿瘤
五、胸膜和肺损伤
六、自发性气胸
第二十四章 纵隔疾患的X线诊断
一、纵隔炎
二、纵隔血肿
三、纵隔气肿
四、纵隔疝
五、纵隔肿瘤与囊肿
第二十五章 横膈疾患的X线诊断
一、横膈膨出
二、膈疝
三、横膈麻痹
四、膈下脓肿
五、横膈肿瘤及囊肿
六、膈下间位结肠
第二十六章 胸壁疾病的X线诊断
一、胸部外伤
二、胸壁结核
三、胸壁肿瘤
四、肺癌的胸壁侵犯
第二十七章 胸部手术后的X线检查
一、肺切除手术后的影像观察
二、肺切除后的影像表现
三、胸部手术后并发症的X线表现
四、食管手术后的X线表现
五、胸廓改形术后的X线表现
六、胸部手术后的X线检查时间与方法
第二十八章 循环系统疾患的X线诊断
一、循环器官的X线检查方法
二、心脏大血管的正常X线影像
三、心脏各房室增大的X线征象
四、心脏大血管的X线测量
五、心脏血管疾患的X线诊断
第二十九章 胸部异常阴影的鉴别诊断
一、一侧胸部浓密阴影
二、肺叶、段性浓密阴影
三、肺的一部分斑片絮状阴影
四、结节及肿块阴影
五、多发结节阴影
六、斑点状阴影
七、索条状及网状阴影
八、双侧性肺野密度减低
九、一侧性肺野密度减低
十、限局性过度透明或透亮区
十一、纵隔、肺门阴影增大
十二、横膈阴影异常
第三十章 肺内常见病变阴影的鉴别
一、外围型肺癌与结核球的鉴别
二、肺门淋巴结结核与中心型肺癌的鉴别
三、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与肺泡癌的鉴别
四、矽肺与粟粒性结核的鉴别
五、支原体肺炎、过敏性肺炎与结核的鉴别
六、阻塞性肺炎与一般性肺炎的鉴别
七、结核性空洞与癌性空洞的鉴别
八、肺脓肿与结核性空洞的鉴别
九、肺囊肿、肺大泡与薄壁结核性空洞的鉴别
十、气胸与肺大泡的鉴别
十一、淋巴瘤、结节病、肺门淋巴结结核及癌转移的肺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
十二、肺门血管阴影与淋巴结肿朋的鉴别
十三、支气管扩张症与肺结核的鉴别
十四、腺癌与错构瘤的鉴别
十五、左肺上叶肺不张与肺炎的鉴别
十六、胸膜增厚与胸膜腔各液的鉴别
十七、胸膜包裹性积液与肺肿瘤的鉴别
十八、肺下积液与横膈高位的鉴别
十九、易误为空洞的几种影像的鉴别
二十、纵隔肿物与肺内病变的鉴别
二十一、正位胸片病变位置的X线解剖学定位法
二十二、肺病变的胸膜毗邻关系的定位法
二十三、肺结核合并肺癌的X线鉴别
第四篇 X线技术
第三十一章 X线诊断的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制(QC)
一、X线诊断的QA及QC的定义
二、放射线诊断及QC的目的
三、QA及QC的实施方法
第三十二章 X线设备及维修
一、X线机与X线
二、X线管
三、怎样开动X线机器
四、增感屏与片盒
五、X线胶片
六、遮线筒、多重光栏与滤线器
七、观片灯
第三十三章 X线机常见故障及修理
一、X线机的质量保证(QA)
二、X线机常见故障及修理
三、X线机检修注意事项
第三十四章 胸部摄影技术
一、普通胸部X线摄影
二、胸部断层摄影
三、胸部CT扫描技术
第三十五章 胶片冲洗技术
一、显影
二、定影
三、自动洗片机的冲洗药物的组成
四、水洗与烘干
五、显影液与定影液的性能测试
六、自动胶片冲洗机
七、自动胶片冲洗机的操作
八、自动胶片冲洗机的每周维护
九、自动胶片冲洗机常见问题与处理
十、照片珠技术缺欠、伪影的识别
十一、X线片的翻印复制技术
第三十六章 X线的防护
一、X线对人体的损害
二、X线损害的症状
三、放射线剂量单位及剂量限制
四、X线透视、摄影的X线照射剂量
五、放射线诊断的安全照射量
六、X线剂量的测量仪
七、X线的防护
八、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
附录 X线摄影条件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