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缩窄段造成血流阻力增大,于是缩窄近端血压升高,缩窄段远端血供减少,血压降低。Gupta和Wiggers将实验动物的主动脉管腔缩小50%即可引致狭窄上方主动脉收缩压升高,狭窄下方主动脉收缩压下降,说明机械性狭窄是呈现高血压的主要病因。Scott和Bahnson先将实验犬的一侧肾脏移植到颈部,然后制造实验性主动脉缩窄。术后诱发的上肢高血压,在切除缩窄段下方血供减少的肾脏后可得到缓解。此外,主动脉缩窄临床病例也常发现血浆肾素含量升高,提示主动脉缩窄病例呈现高血压的原因,除机械因素外,还与肾脏缺血、肾素的作用有关。一部分主动脉缩窄病例,经外科手术治疗切除缩窄段后,虽然近、远端主动脉压差已告消失,但高血压仍然持续存在,因而有人认为这可能与升主动脉壁压力感受器或肾上腺功能失常有关。主动脉缩窄引致的缩窄段近端高血压和侧支循环的形成,以及併发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严重影响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威胁病人寿命。常见的致死原因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动脉内膜炎、主动脉破裂和脑血管意外、韧利斯大脑动脉环动脉瘤破裂等。根据Gross的统计资料,导管前型主动脉缩窄病例,90%于1岁内死于心力衰竭。导管后型主动脉缩窄病例,根据Abbott1928年尸体解剖资料,死亡时平均年龄为32岁。Reifenstein1947年总结104例尸检资料,发现61%的病例在40岁以前死亡。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治疗措施 4.1 内科治疗 4.2 手术治疗 5 病因学 6 发病机理 7 临床表现 7.1 症状 7.2 体征 8 并发症 9 辅助检查 9.1 X线检查 9.2 心电图检查 9.3 超声心动图检查 9.4 左心导管检查 10 鉴别诊断 10.1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10.2 主动脉扩张 10.3 肺动脉瓣狭窄 10.4 三尖瓣关闭不全 10.5 二尖瓣关闭不全 附: 1 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穴位 1 拼音 zhǔ dòng mài bàn xiá zhǎi
2 英文参考 aortic stenosis
3 概述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主要是慢性风湿性主动脉瓣膜炎的后果,常与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发生。少数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主动脉瓣钙化所致。
此时,当心收缩期,左心室血液排出受阻,久之,左心室出现代偿性肥大,左心室壁肥厚,但心腔不扩张(向心性肥大)。后期,左心室代偿失调而出现肌原性扩张,左心室血量增加,继之出现左心房淤血。久之,左心房衰竭,引起肺循环、右心功能和大循环障碍。
临床病理联系:X线检查,心脏呈靴形,并向左、向下扩大,向后转位,这是由于其主要病变为左心室肥大的缘故。听诊时,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严重狭窄者,心输出量极度减少,血压降低,内脏,特别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晚期常出现左心衰竭,引起肺瘀血。
正常主动脉瓣口面积超过3.0cm2。当瓣口面积减小为1.5cm2时为轻度狭窄;1.0cm2时为中度狭窄;<1.0cm2时为重度狭窄。
4 治疗措施
①经皮穿刺主动脉瓣球囊分离术。能即刻减小跨瓣压差,增加心排血量和改善症状。适应症为:儿童和青年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不能耐受手术者;重度狭窄危及生命;明显狭窄伴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手术前过渡。
②直视下主动脉瓣交界分离术。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手术死亡率低于2%,但10~20年后可继发瓣膜钙化和再狭窄,需再次手术。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且无钙化的患者,已出现症状;或虽无症状但左心室流出道狭窄明显;心排血量正常但最大收缩压力阶差超过6.7kPa(50mmHg);或瓣口面积小于1.0cm2。
③人工瓣膜替换术。指征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在出现临床症状前施行手术远期疗效较好,手术死亡率较低。即使出现临床症状如心绞痛,晕厥或左心室功能失代偿,亦应尽早施行人工瓣膜替换术。虽然手术危险相对较高,但症状改善和远期效果均比非手术治疗好。明显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时,宜同时施行主动脉瓣人工瓣膜替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5 病因学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可由风湿热的后遗症,先天性狭窄或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所造成。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80%为男性。单纯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罕见,常常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二尖瓣病变合并存在。病理变化为瓣膜交界处粘连和纤维化,瓣膜的变形加重了瓣膜的损害,导致钙质沉着和进一步狭窄。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可为单叶式,二叶式或三叶式。单叶式出生时即已存在狭窄,以后瓣口纤维化和钙化进行性加重,引起严重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患儿多在一年内死亡。50%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为二叶式,30%为三叶式。此二种瓣叶畸形在儿童期瓣口可无明显狭窄,但异常的瓣叶结构由于涡流冲击发生退行性变,引起瓣叶增厚,钙化,僵硬,最终导致瓣口狭窄,还可合并关闭不全。主动脉根部收涡流冲击可出现狭窄后扩张(参见“先天性心脏血管病”章“主动脉口狭窄”节)。
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是一种退行性的改变,占老年病人的18%。瓣膜发生退行性变,纤维化和钙化,瓣叶融合。瓣口狭窄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可伴有关闭不全。
6 发病机理 主动脉瓣狭窄后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收缩期左心室阻力增加,使得左心室收缩力增强以提高跨瓣压力阶差,维持静息时正常的心排血量。如此逐渐引起左心室肥厚,导致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舒张末期压力升高;虽然静息心排血量尚正常,但运动时心排血量增加不足。此后瓣口严重狭窄时,跨瓣压力阶差降低,左心房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术嵌压及右心室压均可上升,心排血量减少。心排血量减少可引起心肌供氧不足,低血压和心律失常,脑供血不足可引起头昏,晕厥等脑缺氧的表现。左心室肥大,收缩力加强,明显增加心肌氧耗,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
7 临床表现
1.劳动力呼吸困难 此乃因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和左心室扩大,左心室舒张期末压力和左心房压力上升,引起肺毛细血管术嵌压增高和肺动脉高压所致。随着病程发展,日常活动即可出现呼吸困难,以及端坐呼吸,当有劳累,情绪激动,呼吸道感染等诱因时,可诱发急性肺水肿。
2.心绞痛 1/3的患者可有劳力性心绞痛,其机理可能为:肥厚心肌收缩时,左心室内压和收缩期末室壁张力增加,射血时间延长,导致心肌氧耗量增加;心肌收缩使增加的室内压力挤压室壁内的冠状动脉小分支,使冠脉流量下降;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舒张期末压力升高,增加冠脉灌注阻力,导致冠脉灌注减少,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尤著;瓣口严重狭窄,心排血量下降,平均动脉压降低,可致冠脉血流量减少。心绞痛多在夜间睡眠时及劳动后发生。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并发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时,咳粘液样或脓痰。左心房明显扩大压迫支气管亦可引起咳嗽。
3.劳力性晕厥 轻者为黑蒙,可为首发症状。多在体力活动中或其后立即发作。机理可能为:运动时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而心排血量不能相应增加;运动停止后回心血量减少,左心室充盈量及心排血量下降;运动使心肌缺血加重,导致心肌收缩力突然减弱,引起心排血量下降;运动时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的突然减少。以上心排血量的突然降低,造成脑供血明显不足,即可发生晕厥。
4.胃肠道出血 见于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者,原因不明,部分可能是由于血管发育不良、血管畸形所致,较常见于老年主动脉瓣钙化。
5.血栓栓塞 多见于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栓塞可发生在脑血管,视网膜动脉,冠状动脉和肾动脉。
6.其他症状 主动脉瓣狭窄晚期可出现心排血量降低的各种表现:明显的疲乏,虚弱,周围性紫绀。亦可出现左心衰竭的表现: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和肺水肿。严重肺动脉高压后右心衰竭:体静脉高压,肝脏肿大,心房颤动,三尖瓣返流等。
2.其他体征 脉搏平而弱,严重狭窄时由于心排血量减低,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老年病人常伴主动脉粥样硬化,故收缩压降低不明显。心脏浊音界可正常,心力衰竭时向左扩大。心尖区可触及收缩期抬举样搏动,左侧卧位时可呈双重搏动,第一次为心房收缩以增加左室充盈,第二次为心室收缩,持续而有力。心底部,锁骨上凹和颈动脉可触到收缩期震颤。
8 并发症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 50%~70%的患者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栓塞 多见于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以脑栓塞最常见,亦可发生于视网膜,四肢,肠,肾和脾等脏器。
(三)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可见于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
9 辅助检查
10 鉴别诊断 发现心底部主动脉瓣区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即可诊断主动脉瓣狭窄,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诊断。临床上主动脉瓣狭窄应与下列情况的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鉴别:
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穴位 气管 方略偏左,在气管分为左主支气管处,形成食道的一个狭窄。最有临床意义的是:气管与食道上方,均与咽部有接...
食道 食道全长存在4个狭窄:第1个狭窄在食道起始部,距切牙15厘米;第2个狭窄在与主动脉弓交叉处;第3个...
五户 有颈阔肌和颈静脉弓。深层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主动脉弓和头臂静脉等重要结构。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
天突 有颈阔肌和颈静脉弓。深层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主动脉弓和头臂静脉等重要结构。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
玉户
胎儿心脏主动脉弓缩窄怎么办 孕期不要太担心
孕期发现胎儿有这一问题先不要太焦虑担心,因为很有可能是虚惊一场。
具体分析:孕期胎儿心脏的动脉导管是开放的,动脉导管的血流会对诊断主动脉弓缩窄造成干扰,导致孕期很难确诊主动脉缩窄。所以有时候孕期超声检查发现有主动脉缩窄,等胎儿出生后再检查又没有了。
出生后治疗
胎儿主动脉缩窄,只要动脉导管开放,孕期对胎儿一般没有影响,继续妊娠即可。不过,等胎儿出生后应尽快做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认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构做相应的处置。因为重度主动脉缩窄是严重的先心病,胎儿可能一出生就需要积极监护和治疗。主动脉缩窄可以通过手术进行矫治,手术效果总体良好。
主动脉弓缩窄什么意思 主动脉缩窄(Coarcation of the Aorta,CoA)是主动脉弓畸形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指无名动脉至第一肋间动脉之间的主动脉管腔狭窄,多发生在主动脉峡部,表现为主动脉的局限性狭窄、管腔发育不良,造成局部梗阻,通过的血流量减少。
主动脉缩窄可与其他心脏畸形并发,也可能单独发生,胎儿期单纯的主动脉缩窄往往在晚孕期发现,轻度的主动脉缩窄因心腔比例无明显变化,很容易漏诊。
胎儿主动脉弓缩窄超声表现 单纯主动脉缩窄很容易漏诊,但严重的主动脉缩窄在中孕期即可表现出来,胎儿期有其独特的表现,要对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均高度关注。
直接征象:
1、主动脉弓长轴切面,主动脉弓走行迂曲、僵直,内径细,动脉分支间距增大,缩窄段多较广泛或主动脉横弓走行圆润,内径较细,峡部或其周边管腔僵硬细窄,缩窄段多较局限,部分病例伴有主动脉弓内反向血流信号。
2、三血管气管切面,三血管比例失调,主动脉弓内径明显减小,肺动脉、动脉导管增宽。
3、主动脉冠状切面,峡部内径小,测值小于左锁骨下动脉内径,孕足月峡部内径小于3mm。
间接征象:
1、三血管切面,三血管比例失调(肺动脉、动脉导管明显增宽,升主动脉短轴≤上腔静脉短轴);
2、四腔心切面,右心增大,部分病例伴有三尖瓣反流。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