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膨出最少见,发生率为1/5000,是一种先天性缺损,突出到脐带内的腹内脏器仅被覆一层羊膜和腹膜,无皮肤遮盖。如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较长,会很快干燥并发生坏死,以致内脏从缺损处膨出体外。
小儿型脐疝较多见,发生率为1%,多发生在2岁以内,常由于先天脐部腹壁缺损和腹内压力增高所致。疝囊外被覆着皮肤和腹膜。
成人型脐疝较少见,多发生在中年以上。发病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脐部有缺损,另一方面是由于腹内压力增高。
脐疝俗称气肚脐,是婴儿最常见的腹部疾病之一。
详解 01 婴儿脐疝的症状:
多发生在脐带脱落后的数天和数周的婴儿,此时脐带的切断处已有上皮形成,因此,疝的表面有皮肤覆盖。主要表现在脐部有肿物突出,哭闹时肿物增大,皮肤紧张很薄呈微青色,安静平卧或睡眠时肿物缩小消失。
脐部留有松弛的皱褶,用手指将疝内容还纳后,往往可以听到气过水音,并且可以触到组织坚硬的脐环,以手指深入脐孔内,可估计到脐环的直径,当小儿咳嗽、哭闹、用力时手指可有冲击感。
脐部有可复性肿物,哭闹时胀满,安静时消失,即可诊断。
02 婴儿脐疝的发病原因:
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处,且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形成脐疝发生的条件。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泻、过多哭闹等,皆能促使脐疝的发生。
03 婴儿脐疝的发病机制:
脐是腹腔最后闭合的部位,是胎儿的脐带所在处。脐静脉在脐的最上部,穿过腹壁,向内移行至镰状韧带下缘。出生后近脐部的一段脐静脉成为肝圆韧带。胎儿时的两支脐动脉位于腹横筋膜与腹膜间,在脐两侧偏下部进入脐带,出生后退化成纤维性索条,被称为脐外侧韧带。
胎儿的脐尿管位于下腹部的中线、腹壁与腹膜间,出生后退化成为脐中韧带。出生时脐带被结扎剪断,断面瘢痕形成。以上诸韧带间被疏松结缔组织充填,成为腹壁最薄弱的部位。脐环包绕脐周,较坚韧,是由腹直肌前、后筋膜及腹横肌筋膜融合而成。
初生时脐环较大,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收缩,最终消失。脐环较大时,诸韧带间的空隙增大,腹腔内脏带着腹膜穿过韧带间的空隙,突出到脐环外,形成脐疝。
婴儿,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营养不良儿及大脑性痴呆症患儿,脐周围的组织发育欠佳或较松弛,脐环较大,脐环的收缩及闭合较迟缓,是这类小儿好发脐疝的解剖因素。
04 婴儿脐疝的危害:
1、危害宝宝的消化系统:宝宝一旦消化系统出现问题,营养吸收也会受到影响,进而会出现体质下降,无任何疾病抵抗能力,所以,宝宝的正常发育也会受阻。
2、影响生殖泌尿系统:因小儿脐疝的疝内囊物长期压迫泌尿及生殖器官,会造成宝宝的生殖器官发育不良,进而影响宝宝的生育能力,甚至影响宝宝一生无法生育。
3、危及宝宝生命:当脐疝被卡在脐部较长时间后就有可能发生了嵌顿,嵌顿后突出的包块不能用手回纳,局部逐步肿大、疼痛。因为肠壁受压,血液流通不畅,超过24小时就有肠缺血坏死的危险,从而危及宝宝生命。
4、危害到宝宝心灵:在脐疝气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宝宝也会一天天的长大,在智商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身体与正常人不一样,这就会导致宝宝的精神会产生忧郁,开始自闭。
05 婴儿脐疝怎么办?
正常情况下生后18个月内,脐环可以继续缩窄,因此,婴幼儿脐疝有自愈的可能,不需要任何治疗绝大多数在2岁内自愈。有人统计随着年龄增长,腹肌亦越来越发达,脐环也逐渐变小而闭合,据统计生后6个月内有90%,一年以内有95%闭合而自愈。
06 1、非手术疗法
一般无需任何处理。对个别爱哭闹,屡发嵌顿者可试用。
(1)压迫法:用适当长度的9?10cm宽的松紧带,缝制成圆圈状,令婴儿平卧,还纳脐疝,将棉球(同疝大小)或半个乒乓球的凸面对准脐疝部,以松紧圈固定之即可。
(2)胶布粘贴法:可将稍大于脐环的硬币、扣子或圆木片用纱布包好,压在脐环上,然后用宽胶布固定。胶布宽5cm,胶布经过的腰背部可内垫纱布,以免损伤皮肤,操作时先将疝内容物还纳回腹腔,使疝囊呈空虚状态,避免疝内容物膨出,便于脐孔的闭合。一般1?2周更换1次,可连续贴用3?6个月,应注意局部皮肤的护理,每次粘贴时要使脐孔缩小,使之逐渐愈合。
07 2、手术疗法
婴幼儿正常发育时,脐疝能很快消失,仅有个别病例需手术治疗,因此不应急于手术。
适应证:有下列情况者可考虑手术:疝较大脐孔直径在2cm以上;经1年的保守治疗没有治愈,年龄在2岁以上;已经嵌顿,内脏与疝囊有粘连;脐部疼痛,推测有大网膜粘连者。
成年人脐疝的病因:
脐环闭锁不全、脐组织薄弱或腹部筋膜肌肉萎缩是脐疝发生的病理基础,妊娠、肥胖、大网膜脂肪过多、慢性咳嗽、肝硬化腹水等导致的腹内压增高是脐疝发生的重要诱因。此外,腹壁薄弱的肥胖者、中老年和经产妇及有腹内压力增高的慢性疾患者应注意咳嗽和用力的程度,当发生脐疝时应尽量采取手术疗法。
脐疝是指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区突出的腹外疝。脐位于腹壁正中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腹壁最晚闭合的部位。脐部缺少脂肪组织,使腹壁最外层的皮肤、筋膜与腹膜直接连在一起,成为全部腹壁最薄弱的部位,腹腔内容物容易从此部位突出形成脐疝。
小狗的肚子上出现了一个凸起来的小包,有些小包不用管它过几天就会下去,而有些小包可能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大,如果这个小包是脐疝的话,在六个月之前会有一个自逾期,狗狗的腹部肌肉不断的生长跟腹压的调节,能够使这个小包逐渐的变小,慢慢的恢复正常。
小狗在六个月之前是不用担心的,只要好好的观察,如果小狗已经过了可以自愈的时间了,那么就要考虑动手术了。六个月之前的小狗是不适合动手术的,当然,不动手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脐疝会自己愈合。
铲屎官要在这段时间密切的观察狗狗的腹压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饮食习惯和运动情况来避免出现脐疝的症状发生。
1、每次不要过度喂饱,一天可以分为两顿或三顿,过度的饮食或饮水会增加腹压,要知道腹压增大会内容部挤压到脐疝气孔中,从而会导致出现一个小包。尽量控制饮食,做好少食多餐。
2、长时间吠叫也会导致腹压增加,狗狗长时间的大声吠叫要比暴饮暴食到来的伤害更大,这样会短时间内导致腹压激增,狗狗保持平和的状态有利于自动愈合。
3、不要激烈运动,不要让狗狗在饭后激烈运动,饭后激烈的运动除了会导致脐疝变大之外,还会引发胃扭转。
4、不要让狗狗吃难以消化的食物,比如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骨头等这些食物会导致狗狗便秘从而促使脐疝的恶化加快。
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意狗狗的饮食和运动,还可以用一些传统的手法来治疗,在狗狗幼犬期的时候可以运动布条缠住脐疝的位置,不过捆绑的方法最好要在专业的宠物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手法错误,有可能会加重症状。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