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可以分为三类:
机械性肠梗阻:由肠腔内的堵塞或由肠外部病变对肠的压迫、牵拉引起。肠腔内的堵塞因素常见的有蛔虫团、肿瘤、胎粪、异物及小肠先天性狭窄或闭锁。造成梗阻的肠外因素有腹膜炎后引起的肠管粘连或肠管浆膜间的纤维带形成、肠疝时疝囊内肠管的扭转或套叠,腹腔内肿瘤的压迫等。
动力性肠梗阻 发病较上类为少,是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功能紊乱,使肠蠕动丧失或肠管痉挛,以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但无器质性的肠腔狭窄。常见的如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腹膜后血肿或感染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痉挛性肠梗阻甚少见,可见于如肠道功能紊乱和慢性铅中毒引肠痉挛。
血运性肠梗阻:较少见。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而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
肠梗阻又可按肠壁有封锁血运障碍,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二类,前者只是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而无肠管血运障碍;后者系指梗阻并伴有肠壁血运障碍者,可因肠系膜血管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引起。
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病因之一,不及时处理好可以发生严重后果。
机械性肠梗阻
常见的病因有: 1.肠外原因 (1)粘连与粘连带压迫
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连带较多见于小儿,腹部手术或腹内炎症产生的粘连是成人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但少数病例可无腹部手术及炎症史。 (2)嵌顿性外疝或内疝。 (3)肠扭转,常由于粘连所致。 (4)肠外肿瘤或腹块压迫。 2.肠管本身的原因 (1)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形。 (2)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他因素所致的狭窄,例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尤其是结肠瘤)、肠吻合等。 (3)肠套叠,在成人较少见,多因息肉或其他肠管病变引起。 3.肠腔内原因
由于成团蛔虫、异物或粪块等引起肠梗阻已不常见。巨大胆石通过胆囊或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管进入肠腔产生胆石性肠梗阻的病例,时有报道。 (二)动力性肠梗阻 1.麻痹性
腹部大手术后、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出血、某些药物、肺炎、脓胸、脓毒血症、低钾血症或其他全身性代谢紊乱均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 2.痉挛性
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均可引起肠管暂时性痉挛。 (三)血管性肠梗阻:
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为主要病因。 外一科专家说:各种病因引起肠梗阻的频率随年代、地区、民族、医疗卫生条件等而有所不同。例如:30年前,嵌顿疝所致的机械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最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预防性疝修补术得到普及,现已明显减少,而粘连所致的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肠梗阻有以下症状表现和体征:
临床表现
1.症状 急性肠梗阻有4个主要症状:
(1)腹痛:为阵发性绞痛。空肠或上段回肠梗阻,每3~5分钟发作1次,回肠末端或大肠梗阻,每6~9分钟发作1次,发作间歇期疼痛缓解,绞痛期间伴有肠鸣音亢进。肠鸣音呈高调。有时可闻气过水声。麻痹性肠梗阻可以无腹痛,高位小肠梗阻绞痛可以不严重,中段或低位肠梗阻则呈典型剧烈的绞痛,位于脐周或定位不确切。每次绞痛可持续数秒到数分钟。如果阵发性绞痛转为持续性腹痛,则应考虑已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了。
(2)呕吐:梗阻以后,肠管的逆蠕动使病人发生呕吐。呕吐物开始为胃内容物,以后为肠内容物。高位小肠梗阻绞痛不重,但呕吐频繁。中段或远端小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低位小肠梗阻呕吐物有时呈“粪便样”(feculent vomitting)是由于肠内容物的滞留、细菌的过度生长,分解肠内容物所致。
(3)腹胀:多发生在晚期,高位小肠梗阻不如低位者明显,结肠梗阻因回盲瓣存在,很少发生反流,梗阻常为闭襻性,故腹胀明显。绞窄性肠梗阻时,腹部呈不对称性膨胀,可以摸到膨大的肠襻。
(4)排气与排便停止:肠梗阻病人,一般都停止由肛门排便与排气。但是肠系膜血管栓塞与肠套叠可以排出稀便或血性黏液。结肠肿瘤、憩室或胆石梗阻的病人也常常有黑色大便。
2.体征
(1)心率:单纯性肠梗阻,失水不重时,心率正常。心率加快是低血容量与严重失水的表现。绞窄性肠梗阻,由于毒素的吸收,心率加快更为明显。
(2)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体温升高是肠管绞窄或肠管坏死的征象。
(3)腹部体征:应注意是否有手术瘢痕,肥胖病人尤其应注意腹股沟疝及股疝,因为皮下脂肪过多容易忽略。膨胀的肠管有压痛、绞痛时伴有肠型或蠕动波。若局部压痛伴腹肌紧张及反跳痛,为绞窄性肠梗阻的体征。听诊时应注意肠鸣音音调的变化,绞痛时伴有气过水声,肠管高度扩张,可闻及“丁丁”(tinkling)的金属音(高调)。
(4)直肠指诊:注意直肠是否有肿瘤,指套是否有鲜血。有鲜血应考虑到肠黏膜病变、肠套叠、血栓等病变。
3.分类
按梗阻的原因可分为三类:
(1).机械性肠梗阻 在临床上最常见,90%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是由于机械因素造成肠腔狭窄或闭塞,致使肠内容物不能通过。例如肠粘连、肠管炎症或肿瘤、肠外肿块压迫、绞窄性疝、肠套叠、肠扭转、蛔虫团堵塞肠腔等均属于此类。
(2).动力性肠梗阻 主要由于肠壁肌肉活动紊乱,致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而不是肠腔内外机械性因素引起的梗阻,肠壁本身并无解剖上的病变,动力性肠梗阻又可分为:
a.麻痹性肠梗阻:亦称无动力性肠麻痹。因感染中毒、低血钾、脊髓炎、甲状腺功能减退、腹部手术等原因影响到肠道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或影响到肠道局部神经传导、或影响到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使肠管扩张蠕动消失,不能将肠内容物推向前进而引起。
b.痉挛性肠梗阻 比较少见,且为短暂性的,梗阻是由于肠肌痉挛性收缩以致肠腔缩小而引起,偶见于肠道炎症或神经功能紊乱。
(3).缺血性肠梗阻 肠管无机械性阻塞而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失去蠕动力,见于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
按肠壁血供情况分为两类:
(1).单纯性肠梗阻 仅有肠腔阻塞而无肠壁血供障碍,称为单纯性肠梗阻。多见于肠腔内堵塞或肠外肿块压迫所致的肠梗阻。
(2).绞窄性肠梗阻 在肠腔阻塞时,肠壁因血管被绞窄而引起缺血坏死,称为绞窄性肠梗阻。多因扭转、肠套叠、嵌顿症、肠粘连所引起者。
按梗阻发生的部位分为两类:
(1).小肠梗阻 又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主要指发生于十二指肠或空肠的梗阻,与低位小肠梗阻,主要是指远端回肠的梗阻。
(2).结肠梗阻 多发生于左侧结肠,尤以乙状结肠或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为多见。
按梗阻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梗阻与不完全性(或部份性)梗阻。
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肠梗阻与慢性肠梗阻。
诊断
1.病人是否有肠梗阻 肠梗阻有腹部疼痛伴有呕吐,早期应与一些急腹症相鉴别。如胆道与泌尿系结石、卵巢囊肿、扭转等以腹部绞痛为主的疾病。此外也常需要与胃肠炎、食物过敏等相鉴别。确定腹痛是肠绞痛,除根据其疼痛性质外,最好是在疼痛发作时听诊腹部。若听到亢进的肠鸣音时,说明腹痛是由肠痉挛引起。此外X线检查可进一步做出诊断。正常人除胃泡及结肠中有气体之外,十二指肠壶腹部偶尔可见气泡,小肠部位无气体存在。肠梗阻的肠管扩张,同时其中充以液体与气体,在立位时可见阶梯形液面。液面一般在梗阻5~6h出现。因此对可疑病人,应重复进行腹部透视检查是可以确诊的。
2.是否为绞窄性肠梗阻 绞窄性肠梗阻有以下特点:
(1)发病比较急骤,腹部绞痛较剧烈,疼痛为持续性或持续腹痛伴有阵发性加剧。
(2)肠管的绞窄若发生在腹腔内,而非腹壁疝绞窄,多出现局部腹膜刺激征象,局部有压痛及肌紧张,腹部有时可触及包块。
(3)体温升高,白细胞明显升高(>10×109/L)。
(4)休克的表现,由于肠管绞窄,血液与血浆渗出,若绞窄肠襻较长则失血可以严重。此外肠绞窄后,肠管内细菌繁殖产生毒素,因此绞窄性肠梗阻病人早期出现休克。
(5)脱水与电解质紊乱比单纯性梗阻明显,代谢性酸碱紊乱也明显。
3.肠梗阻的部位 小肠梗阻部位的高低与治疗有密切关系。高位梗阻引起死亡的原因是体液的丢失,低位小肠梗阻时则为肠管膨胀引起的严重后果,结肠梗阻,如乙状结肠扭转。则不单是补液的问题,急迫要解决的是结肠梗阻的缓解。如何区别高位、低位小肠梗阻,主要是依靠临床主要症状。高位梗阻,呕吐是突出的症状,肠绞痛与腹胀均不明显。低位小肠梗阻时,则肠绞痛与腹胀为突出的表现,呕吐的次数较少。结肠梗阻,则以腹胀为突出,可无呕吐,绞痛也不严重。X线检查可以识别肠管黏膜的排列与结肠袋的形状,可以考虑梗阻部位。平卧时X线的腹部平片,细致的研究扩张的小肠可以看出梗阻的部位。在立位X线检查,若盲肠内有较大的液平面存在时,是大肠梗阻的特征。
4.肠梗阻的原因 根据北医大一院的材料肠梗阻以粘连、肿瘤、炎症及扭转为常见的原因。如以往有过手术史,则梗阻的原因以粘连为最可能。如有反复肠梗阻发作的病史,每次发作时又合并腹膜刺激症状与发热,则Crohn病的可能性最大。老年人的梗阻多由结肠肿瘤、乙状结肠扭转、粪便堵塞所致。有心血管病史者可能是肠系膜血管栓塞。两岁以下的幼儿则以肠套叠的可能性最大。
症状和体征典型的肠梗阻是不难诊断的但缺乏典型表现者诊断较困难X线腹部透视或摄片检查对证实临床诊断确定肠梗阻的部位很有帮助正常人腹部X线平片上只能在胃和结肠内见到少量气体如小肠内有气体和液平面表明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提示肠梗阻的存在急性小肠梗阻通常要经过6小时肠内才会积聚足够的液体和气体形成明显的液平面经过12小时肠扩张的程度肯定达到诊断水平结肠梗阻发展到X线征象出现的时间就更长充气的小肠特别是空肠可从横绕肠管的环状襞加以辨认并可与具有结肠袋影的结肠相区别此外典型的小肠肠型多在腹中央部分而结肠影在腹周围或在盆腔根据患者体力情况可采用立或卧式从正位或侧位摄片必要时进行系列摄片 肠梗阻的诊断确定后应进一步鉴别梗阻的类型因于治疗及预后方面差异相大如机械性肠梗阻多需手术解除动力性肠梗阻则可用保守疗法治愈绞窄性肠梗阻应尽早进行手术而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可先试行保守治疗应鉴别之点如下: (一)鉴别机械性肠梗阻和动力性肠梗阻 首先要从病史上分析有无机械梗阻因素动力性肠梗阻包括常见的麻痹性和少见的痉挛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的特征是阵发性肠绞痛肠鸣音亢进和非对称性腹胀;而麻痹性肠梗阻的特征为无绞痛肠鸣音消失和全腹均匀膨胀;痉挛性肠梗阻可有剧烈腹痛突然发作和消失间歇期不规则肠鸣音减弱而不消失但无腹胀X线腹部平片有助于三者的鉴别:机械性梗阻的肠胀气局限于梗阻部位以上的肠段;麻痹性梗阻时全部胃小肠和结肠均有胀气程度大致相同;痉挛性梗阻时肠无明显胀气和扩张每隔5分钟拍摄正侧位腹部平片以观察小肠有无运动常可鉴别机械性与麻痹性肠梗阻 (二)鉴别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 绞窄性肠梗阻可发生于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的基础上单纯性肠梗阻因治疗不善而转变为绞窄性肠梗阻的占15~43%一般认为出现下列征象应疑有绞窄性肠梗阻: 1.急骤发生的剧烈腹痛持续不减或由阵发性绞痛转变为持续性腹痛疼痛的部位较为固定若腹痛涉及背部提示肠系膜受到牵拉更提示为绞窄性肠梗阻 2.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强直腹胀与肠鸣音亢进则不明显 3.呕吐物胃肠减压引流物腹腔穿刺液含血液亦可有便血 4.全身情况急剧恶化毒血症表现明显可出现休克 5.X线平片检查可见梗阻部位以上肠段扩张并克满液体状若肿瘤或呈“C”形面被称为“咖啡豆征”在扩张的肠管间常可见有腹水 (三)鉴别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 高位小肠梗阻呕吐频繁而腹胀较轻低位小肠梗阻则反之结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与低位小肠梗阻相似但X线腹部平片检查则可区别小肠梗阻是充气之肠袢遍及全腹液平较多而结肠则不显示若为结肠梗阻则在腹部周围可见扩张的结肠和袋形小肠内积气则不明显 (四)鉴别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完全性肠梗阻多为急性发作而且症状明显不完全性肠梗阻则多为慢性梗阻症状不明显往往为间隙性发作X线平片检查完全性肠梗阻者肠袢充气扩张明显不完全性肠梗阻则否 (五)肠梗阻病因的鉴别诊断 判断病因可从年龄病史体检X线检查等方面的分析着手例如以往有过腹部手术创伤感染的病史应考虑肠粘连或粘连带所致的梗阻;如患者有肺结核应想到肠结核或腹膜结核引起肠梗阻的可能遇风湿性心瓣膜病伴心房纤颤动脉粥样硬化或闭塞性动脉内膜炎的患者应考虑肠系膜动脉栓塞;而门静脉高压和门静脉炎可致门静脉栓塞这些动静脉血流受阻是血管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在儿童中蛔虫引起肠堵塞偶可见到;3岁以下婴幼儿中原发性肠套叠多见;青中年患者的常见病因是肠粘连嵌顿性外疝和肠扭转;老年人的常见病因是结肠癌乙状结肠扭转和粪块堵塞而结肠梗阻病例的90%为癌性梗阻成人中肠套叠少见多继发于Meckel憩室炎肠息肉和肿瘤在腹部检查时要特别注意腹部手术切口疤痕和隐蔽的外疝 麻痹性肠梗阻在内外科临床中都较常见腹部外科大手术和腹腔感染是常见的原因其它如全身性脓毒血症严重肺炎药物中毒低钾血症腹膜后出血肠出血输尿管绞痛等均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仔细的病史分析和全面检查对诊断十分重要 肠梗阻的病因不同表现各异预后也大相径庭故对肠梗阻应作出较为明确的分类 (一)按梗阻的原因可分为三类 1.机械性肠梗阻 在临床上最常见90%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是由于机械因素造成肠腔狭窄或闭塞致使肠内容物不能通过例如肠粘连肠管炎症或肿瘤肠外肿块压迫绞窄性疝肠套叠肠扭转蛔虫团堵塞肠腔等均属于此类 2.动力性肠梗阻 主要由于肠壁肌肉活动紊乱致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而不是肠腔内外机械性因素引起的梗阻肠壁本身并无解剖上的病变动力性肠梗阻又可分为: (1)麻痹性肠梗阻:亦称无动力性肠麻痹因感染中毒低血钾脊髓炎甲状腺功能减退腹部手术等原因影响到肠道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或影响到肠道局部神经传导或影响到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使肠管扩张蠕动消失不能将肠内容物推向前进而引起 (2)痉挛性肠梗阻 比较少见且为短暂性的梗阻是由于肠肌痉挛性收缩以致肠腔缩小而引起偶见于肠道炎症或神经功能紊乱 3.缺血性肠梗阻 肠管无机械性阻塞而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失去蠕动力见于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 (二)按肠壁血供情况分为两类 1.单纯性肠梗阻 仅有肠腔阻塞而无肠壁血供障碍称为单纯性肠梗阻多见于肠腔内堵塞或肠外肿块压迫所致的肠梗阻 2.绞窄性肠梗阻 在肠腔阻塞时肠壁因血管被绞窄而引起缺血坏死称为绞窄性肠梗阻多因扭转肠套叠嵌顿症肠粘连所引起者 (三)按梗阻发生的部位分为两类 1.小肠梗阻 又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主要指发生于十二指肠或空肠的梗阻与低位小肠梗阻主要是指远端回肠的梗阻 2.结肠梗阻 多发生于左侧结肠尤以乙状结肠或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为多见 (四)按梗阻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梗阻与不完全性(或部份性)梗阻 (五)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肠梗阻与慢性肠梗阻 以上分类名称在临床工作中有说明肠梗阻性质和状态的作用而且各种分类之间是有关联的例如绞窄性机械性梗阻必然是急性和完全性的;慢性肠梗阻多是不完全性的而不完全性肠梗阻多是单纯性的必须指出肠梗阻的类型不同是固定不变的可随病理过程的演变而转化例如由单纯性变为绞窄性由不完全性变为完全性由慢性变为急性等 腹痛呕吐腹胀便秘和停止排气是肠梗阻的典型症状但在各类肠梗阻中轻重并不一致 (一)腹痛 肠梗阻的病人大多有腹痛在急性完全性机械性小肠梗阻病人中腹痛表现为阵发性绞痛是由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强烈蠕动所引起多位于腹中部常突然发作逐步加剧至高峰持续数分钟后缓解间隙期可以完全无痛但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再发绞痛的程度和间隙期的长短则视梗阻部位的高低和病情的缓急而异一般而言十二指肠上段空肠梗阻时呕吐可起减压作用患者绞痛较轻而低位回肠梗阻则可因肠胀气抑制肠蠕动故绞痛亦轻唯急性空肠梗阻时绞痛较剧烈一般每2~5分钟即发作一次不完全性肠梗阻腹痛较轻在一阵肠鸣或排气后可见缓解慢性肠梗阻亦然且间隙期亦长急性机械性结肠梗阻时腹痛多在下腹部一般较小肠梗阻为轻结肠梗阻时若回盲瓣功能正常结肠内容物不能逆流到小肠肠腔因而逐渐扩大压力增高因之除阵发性绞痛外可有持续性钝痛此种情况的出现应注意有闭袢性肠梗阻的可能性发作间隙期的持续性钝痛亦是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表现如若肠壁已发生缺血坏死则呈持续性剧烈腹痛至于麻痹性肠梗阻由于肠肌已无蠕动能力故无肠绞痛发作便可由高度肠管膨胀而引起腹部持续性胀痛 (二)呕吐 肠梗阻病人几乎都有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叶出物多为胃内容物后期则为反流性呕吐因梗阻部位高低而不同部位越高呕吐越频越烈低位小肠梗阻时呕吐较轻亦较疏结肠梗阻时由于回盲瓣可以阻止反流故早期可无呕吐但后期回盲瓣因肠腔过度充盈而关闭不全时亦有较剧烈的呕吐吐出物可含粪汁 (三)腹胀 是较迟出现的症状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小肠梗阻由于频繁呕吐多无明显腹胀;低位小肠梗阻或结肠梗阻的晚期常有显著的全腹膨胀闭袢性梗阻的肠段膨胀很突出常呈不对称的局部膨胀麻痹性肠梗阻时全部肠管均膨胀扩大故腹胀显著 (四)便秘和停止排气 完全性肠梗阻时患者排便和排气现象消失但在高位小肠梗阻的最初2~3日如梗阻以下肠腔内积存了粪便和气体则仍有排便和排气现象不能因此否定完全性梗阻的存在同样在绞窄性肠梗阻如肠扭转肠套叠以及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等都仍可有血便或脓血便排出 (五)全身症状 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呕吐频繁和腹胀严重者必有脱水血钾过低者有疲软嗜睡乏力和心律失常等症状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全身症状最显著早期即有虚脱很快进入休克状态伴有腹腔感染者腹痛持续并扩散至全腹同时有畏寒发热白细胞增多等感染和毒血症表现 肠梗阻的典型体征主要在腹部 1.腹部膨胀 多见于低位小肠梗阻的后期闭袢性肠梗阻常有不对称的局部膨胀而麻痹性肠梗阻则有明显的全腹膨胀在腹部触诊之前最好先作腹部听诊数分钟 2.肠鸣音(或肠蠕动音)亢进或消失 在机械性肠梗阻的早期当绞痛发作时在梗阻部位经常可听到肠鸣音亢进如一阵密集气过水声肠腔明显扩张时蠕动音可呈高调金属音性质在麻痹性肠梗阻或机械性肠梗阻并发腹膜炎时肠蠕动音极度减少或完全消失 3.肠型和蠕动波 在慢性肠梗阻和腹壁较薄的病例肠型和蠕动波特别明显 4.腹部压痛 常见于机械性肠梗阻压痛伴肌紧张和反跳痛主要见于绞窄性肠梗阻尤其是并发腹膜炎时 5.腹块 在成团蛔虫胆结石肠套叠或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往往可触到相应的腹块;在闭袢性肠梗阻有时可能触到有压痛的扩张肠段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