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症是睾丸下降异常的总称,是指睾丸未能按正常发育过程从腹膜后下降到阴囊,包括睾丸缺如、睾丸下降不全和异位睾丸,是小儿最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疾病之一。隐睾症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其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早产儿为30%,体重不到1800g的早产儿高达60%~70%,新生儿为4%,1岁时降至0.8%~1.82%。隐睾症有遗传倾向,家族中发病率接近14%。隐睾症2/3为单侧,1/3为双侧。单侧中右侧隐睾症占70%,左侧占30%。术前约20%不能触及。
【诊断】
1.阴囊一侧或双侧较小,触诊阴囊内无睾丸。体检常可在腹股沟区触及隐睾症。隐睾症常合并腹股沟斜疝。少数位于腹膜后则完全不可触及。
2.B超检查:有助于腹股沟管内睾丸的定位,但难以辨别腹腔内睾丸。
3.CT检查:有助于腹股沟管和腹腔内睾丸的定位。
4.选择性精索内静脉或动脉造影:可用于临床难以触及的隐睾症定位。
5.放射性核素检查:是一种最新的睾丸定位方法。
6.腹腔镜检查:对于腹腔内睾丸、睾丸缺如或睾丸萎缩,B超和CT仍不能确切定位者,腹腔镜检查可达到88%~100%的诊断率,可确定有无睾丸及睾丸的位置。
【鉴别诊断】
1.腹股沟淋巴结:与位于腹股沟部的隐睾症相似,但淋巴结呈豆形,质地坚硬,大小不一,数目较多,活动度差,阴囊内有睾丸存在。而隐睾症边缘光滑,质地韧而有弹性,有一定活动度,常合并腹股沟斜疝。
2.男性假两性畸形:常合并隐睾症,但外生殖器严重畸形,如尿道下裂、阴囊分裂,甚至呈现女性外阴,染色体为46XY。
3.回缩睾丸:提睾肌反射敏感,受到某些刺激如寒冷、惊吓后,提睾肌收缩,可将睾丸上提至皮下环甚至腹股沟管内,易误诊为隐睾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