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骨髓炎是指因各种感染因素造成的骨髓炎症。以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骨髓炎以骨质吸收、破坏为主。慢性骨髓炎以死骨形成和新生骨形成为主。
以下是化脓性骨髓炎的分型治疗:
(1)热毒内盛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处方: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苦地丁30克,连翘20克,野菊花30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丹皮10克,甘草6克。
加减:高热加石膏、知母、黄芩;化脓加穿山甲、皂刺;口渴加天花粉、生地;痛甚加乳香、没药;便秘加生军、玄明粉;小便短赤力田泽泻、车前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五味消毒饮、四妙勇安汤、仙方活命饮合黄连解毒汤。
(2)血虚寒凝
治法:温阳散寒,和营托毒。
处方:熟地黄30克,鹿角胶10克,麻黄5克,白芥子6克,肉桂3克,炮姜炭5克,黄柏6克,甘草3克。
加减:形寒肢冷加附子;纳谷少思加砂仁、陈皮;脾虚气怯加党参、黄芪、白术;局部肿胀加土茯苓、泽泻;坚硬不溃加透骨草、穿山甲。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阳和汤。
(3)气血两虚
治法:益气养血,培补脾土。
处方:党参10克,炙黄芪10克,熟地10克,当归10克,茯苓15克,淮山药10克,白术10克,陈皮5克,阿胶10克,附片5克,橹豆衣10克。
加减:偏于肾虚加肉桂;补骨脂;偏于脾虚加扁豆、苡仁;兼有阳虚加白芍、枸杞;兼有血瘀加丹参、赤芍;纳谷少思加木香、砂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人参养荣汤、参茸大补汤、十全大补丸、补中益气汤。
(4)肝肾亏虚
治法:滋补肝肾,益气养血。
处方:熟地黄25克,淮山药12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山茱萸12克,丹皮10克,鹿角霜10克,肉桂6克,龟版20克,枸杞10克,牛膝10克。
加减:兼肝血虚加当归、白芍;兼阳虚加附子、杜仲;兼内热加青蒿、鳖甲;兼盗汗加生芪、乌梅。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六味地黄丸、补肾汤、大补阴丸。
疗效:根据辨证施治内服药结合外治法(详下)治疗骨髓炎100例以上的8份资料统计,共治疗7421例,痊愈6413例,占86.4%;显效657例,占8.9%;有效196例,占2.6%;无效155例,占2.1%,总有效率为97.9%。
外治附方:可在辨证分型基础上,随其局部病变情况选择应用。
(1)局部肿胀,红热未溃,治以清热解毒。
①消炎止痛膏:大黄15克,黄连15克,白芷10克,南星15克,玄参10克,冰片30克。
②化瘀消炎膏:木芙蓉叶、赤小豆、杠板归各30克,共研细末,用凡士林配成25%软膏。
③九夏冬软膏:九层皮,夏枯草,冬青叶,共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软膏。
(2)局部已溃烂,治以化脓提脓。
①去腐生肌锭:麝香0.9克,冰片10克,珍珠0.9克,煅石膏12克,红粉0.9克,共研细末,做成药锭。
②三仙丹:直接撤敷疮面或制成药捻插人窦道。
(3)腐肉突出不蚀,治以去腐生肌。
①拔毒膏:麻油5O0克,广丹粉150克,乳香100克,血余炭30克,露蜂房30克,银珠灰20克,三七粉10克。先将麻油温熬1小时,再加人血余炭、露蜂房,温熬半小时后,将其余药物加入即可。用时加入潮脑粉100克,加热使药物溶化,趁热涂在纸上。
②五五五丹:熟石膏、轻粉、红升丹各5份。
③祛腐散:熟石膏15克,轻粉5克,冰片0.6克,红升丹3克。
(4)疮口窦道不愈,治以拔毒生肌。
①五虎丹:砒霜60克,火硝15克,雄黄15克,明矾30克,共研细末,加人水银30克,炼制成丹,研末拌入田螺肉粉300克。
②海马生肌拔毒散:大海马6克,大蜈蚣4条,麝香1克,全蝎3克,炮甲片6克,雄黄5克,姜黄9克,黄柏6克,冰片1克,广丹6克,甘草5克,生军3克。
③去腐芯:红升丹100克,白丁香50克,巴豆仁20克,独角兽20克,没药20克,乳香20克,推车牛10克,三七粉10克,麝香5克,珍珠粉5克。
(5)死骨内存,治以去腐脱骨。
①1号枯管钉:白降丹1克,煅石膏20克,生半夏6克,冰片0.3克,共研细末,搓成药钉。
②骨康膏:公鸡1只,乳香、没药各15克,血竭4克,骨碎补、五加皮各12克。上药研细末将鸡肉捣烂人药,摊于鸡皮,直接贴敷。
(6)疮口久溃不愈,治以生肌敛创。
①祛腐生肌膏:阿胶30克,露蜂房1个,血余1团如鸡蛋大,白酒120克。先将血余入碱水中泡洗干净,与蜂房同人白酒中浸泡24小时,小火加热5分钟,捞出药渣,再将阿胶加入药酒中泡软,以小火熬至滴水成珠,摊于布上,贴于疮口上。
②象皮胶:真象皮90克,全当归60克,壮人血余60克,大生地120克,龟版120克,麻黄250克。先煎生地、龟版、象皮,后入血余、当归,熬枯去津;再人黄占、白占各180克,川连汁煅制上炉甘石细末250克,煨石膏细末150克,文火收膏,瓷器收藏,油纸摊贴。
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有
1、外科治疗
如果骨髓炎疗效欠佳或存在大范围骨破坏,就需要对脊柱旁或硬膜外脓肿进行外科清创引流,以预防脊柱受损。坏死组织需行外科清创术,并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较大的手术缺损需进行皮肤或带蒂移植物闭合创口,清创术应继续应用抗生素3周以上。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骨髓炎的方法主要分为中医和西医。西医主要是使用抗生素。中医认为骨髓炎是由人体正气不足,肝肾阴亏,邪毒蕴盛,阴液亏损,抗邪能力低下,此时再感外邪的侵犯,蕴滞于内,化热成脓。
3、手术治疗
目的是引流脓液,减少毒血症状,阻止急性骨髓炎转为慢性骨髓炎。手术治疗宜早,不能阻止急性骨髓炎向转性发展。但是老年的身体负荷重,因此老年一般不会选择手术治疗骨髓炎。这是老年骨髓炎的治疗方法之一。
4、中医外科膏药治疗
中医外科膏药的治疗,是根据骨髓炎患者的体怔,运用药物集中的特点,将膏药直接贴敷到患处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为有力,。通过药力的作用,拔毒排脓,化腐生肌,清除坏死的死骨及腐朽组织,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生肌的目的。
根据我多年的接诊经验,总结如下:西医 :大多是清创刮骨手术结合抗生素,但由于化脓性骨髓炎自身复杂的病理变化,导致西医的传统疗法不能完全治愈,如病灶中的脓液,坏死组织和死骨等,就算进行手术清除病灶,也不能清除血液中的感染病菌,这也是手术治疗骨髓炎复发的主要原因。
中医:自古以来中医治疗骨髓炎一直发挥着神奇的功效。但中医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其博大精深,配方不同效果也不一样。
在此对于骨髓炎的治疗,尤其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中药外用是理想的选择。建议根据病情的轻与重搭配不同的药物,采用外用透气性好的中药+物理疗法(非手术)是治疗骨髓炎。选择渗透力强、吸收效果好、直接接触病灶、从深层杀菌、提脓拔毒、去腐生肌、活血化瘀、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修复。
外用中药能发挥出良药治病不苦口的神奇功效。
提到骨髓炎,大家应该都或多或少的会听过一些,骨髓炎是近几年生活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骨科疾病,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患上骨髓炎,大家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那么,有效治疗骨髓炎的常规方法有哪几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手术治疗骨髓炎:
截肢术治疗骨髓炎,适用于一肢多处骨髓炎,合并多数窦道,久治不好或因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局部皮肤发生恶变者。
穿刺吸引术治疗骨髓炎,为减轻骨髓腔压力,防止炎症在骨髓腔上下扩散,对病灶处可进行穿刺吸引,同时还可向腔内注入抗生素作为治疗的一部分,是最常见的骨髓炎的治疗方法。
病灶内留置药物链法治疗骨髓炎将抗生素预制成小球,用细不绣钢丝连起来,手术置于病灶内,每日将抗菌药物球拉入腔内一颗,不断释放治疗法。
消灭骨空洞术治疗骨髓炎,因骨腔大,窦道久治不愈,将较近的正常肌组织有带蒂肌肉瓣充填法、松质骨充填法等。
死骨取出术治疗骨髓炎,对死骨较大,已具备手术时机,将死骨取出,是慢性骨髓炎的治疗中最常见和最基本的手术方法。
中医治疗骨髓炎:
有效治疗骨髓炎的常规方法有哪几种?我们常见的中医中的“靶位体液渗透疗法”,专属约物能够使坏死组织脱落、液化、将积存在骨髓炎病灶区内的各种至炎因子,随脓液通过窦道排除体外,改善瘀滞肿胀状态,调节又降低组织的酸化程度达到改善内环境,穿透性杀菌,专属约效在局部形成柱状辐射环,持续、恒定于患区,而专属约效具有多靶点、重靶点起到强力的杀菌、抑菌作用,使骨髓炎病患区的毒性降低、防御机能增强。能够有效的促进肉芽组织、新生骨、扶正固本、增加骨与软组织的愈合能力,从里向外愈合,达到治疗硬化性骨髓炎的目的。
中医中约外用方剂的治疗骨髓炎,也是根据患者的体征表现,运用了约物集中的特点,一般由于中约用于肌表薄贴,所以中约中的约物,通过皮肤软组织的吸收,直达骨髓炎的病所,因此可直接透入皮肤产生怯腐拔毒,活血化淤,开窍透骨,清除异物等优势,所以完全能够迅速改善骨髓炎创面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增快局部血流,同时能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组织生长。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