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骨质疏松也有遗传因素

时间: 2023-11-11 07:37:50

骨质疏松症是“静悄悄的流行病”,其主要变化是骨结构变得稀疏,骨重量减轻,脆性增加,容易骨折。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很高,已成为世界性的常见代谢性疾病,估计全球约有骨质疏松1亿人。

虽然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原因迄今未完全查明, 但有相当充分的证据说明,它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科学家对孪生子及家系研究发现,遗传与峰值骨密度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学者研究了与骨钙代谢有关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及I型原胶原αl链基因,但结果不一。

澳大利亚的约翰·艾斯博士于1995年鉴定出人类骨质疏松的基因,指定“b”为强骨基因,“B”为弱骨基因。人类以三种形式携带骨质基因,即“bb”型、“BB”型和“Bb”型。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人体钙吸收的重要调节因子。两种骨质基因就是通过锁定维生素D受体,调节骨钙的吸收,对骨代谢起主导作用。科学家们通过对311名妇女进行检查后发现,携带“BB”型基因的人,在绝经18 年后出现骨质疏松;携带“Bb”型基因的人在绝经22年后出现骨质疏松;而具有“bb”型基因者,可以推迟到绝经29年后才出现骨质疏松。

将来通过对有关基因的检测,可以在孩子出生后就确定他是否易患骨质疏松症。这也许会让携带“BB”型基因的人不安。但研究人员同时强调,骨密度的高低75%取决于遗传,25%取决于其他因素。随着年龄增长,遗传因素逐渐减弱,而环境因素影响加大,两者存在相互消长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防止或推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加强体力活动和锻炼。骨骼系统的功能是负重和运动。肌肉活动越多,就越发达,骨骼也越粗壮。运动锻炼可以延缓衰老,减少骨钙“透支”。

注意饮食调配。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蛋类、瘦肉、家禽肉和鱼虾等,及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萝卜、芥菜、卷心菜、甘蓝和各种豆制品等。减少食盐摄入,以保存体内钙质,同时注意补充镁和锰。

戒烟戒酒,少喝含咖啡类饮料。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

发现骨质疏松,及早控制治疗。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雌激素或二膦酸盐、降钙素、氟化钠等药物。还可使用中药补肾,滋阴壮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