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保健操对防治颈椎病有着重要作用,它能改善颈椎椎间关节的功能,增强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组织的紧张力,加强颈椎的稳定性,改善颈椎的血液循环,还能矫正不良的身体姿势。长期伏案学习、工作者以及中老年人,不妨经常做做。
准备姿势: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
第一节:先将颈部缓慢向左侧屈,停留片刻,再缓慢向右侧屈,停留片刻,反复做5~ 10次。动作要舒展、轻松、缓慢,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第二节:先将颈部缓慢转向左侧,停留片刻,再缓慢转向右侧,停留片刻,反复做5~ 10次。要注意的是,此动作以不感到头晕为宜。
第三节: 先将下颌内收,同时头用力向上顶,停留片刻,再放松还原到准备姿势,反复做5~10次。
在人们的印象中,那些需要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人,如会计、作家、编辑等,容易患上颈椎病。事实上,颈椎病近年来在发病率越来越高的同时,还出现了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其中,以中小学生、电脑一族最为明显。长时间的埋头学习、工作,包括使用电脑、开车,容易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造成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颈部肌肉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劳损,椎体前缘相互磨损、增生。
当然,患颈椎病最多的还是中老年人。假如把脊柱比喻成起重塔吊架,其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就像固定的三根钢索,当钢索松弛时,塔吊架就会晃动,起重的动作就会受到影响。中年以后日益增多的颈椎病就是肌肉和韧带松弛后脊柱呈现不稳定状态的一种表现,患者常常感到头、颈、肩、臂等部位疼痛及麻木,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时则可出现头晕、心慌、心跳等相应症状。
颈部保健操对防治颈椎病有着重要作用,它能改善颈椎椎间关节的功能,增强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组织的紧张力,加强颈椎的稳定性,改善颈椎的血液循环,还能矫正不良的身体姿势。长期伏案学习、工作者以及中老年人,不妨经常做做。
第四节:先将头颈向左前,然后缓慢向右作绕环动作,回到准备姿势。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反复做5~10次。
第五节:先将头颈向左旋转,同时左手经体前伸向右肩上方,停留片刻,还原到准备姿势。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反复做5~10次。
第六节:先将头颈向左侧弯,同时左手经头顶上方去触碰右耳朵,停留片刻,还原到准备姿势。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反复做5~10次。
第七节:先低头含胸,两臂在胸前交叉,尽量伸向对侧,左臂在上;然后挺胸,两臂展开尽量外旋,肘屈曲与肩相平,同时头颈向左旋转,眼睛看着左手,停留片刻;还原到准备姿势。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反复做5~10次。
第八节:先两手抱头,手指交叉,稍低头并两肘向两侧张开;然后用力抬头,两手向前用力,与头相对抗,尽量不使头后仰。反复做5~10次。
第九节: 两手掌托住下颌,头用力低下使下颌下压,而手掌用力向上顶住,不使下颌向下。反复做5~10 次。
第十节:先低头含胸,两手放在背后,手指交叉,手心向上;然后挺胸,同时用力伸肘翻掌向下,停留片刻。反复做5~10次。
第十一节:左肩向外旋转至前臂垂直,左手掌心向前,同时右肩向后旋转至右手到背后,手心朝后,眼睛看着左手,停留片刻;还原到准备姿势。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反复做5~10次。
第十二节:先将两臂半屈在体前交叉,然后两臂在交叉状态下上举到头顶,抬头眼视双手;然后两臂分开,经体侧下降回到准备姿势。反复做5~10 次。
平时留意以下几点可以为颈椎减负,延缓颈椎病的到来。
1.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长期伏案学习、工作者,应每隔 1~2小时有目的地让头颈部向左右转动数次或行夹肩运动,即两肩慢慢紧缩3~5秒钟,然后双肩向上坚持3~5秒钟,重复6~8次; 也可利用两张桌子,两手撑于桌面,双足腾空,头往后仰,坚持5 秒钟,重复3~5次。
2.注意端正姿势,保持脊柱的正直。在坐姿上,应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头部略微前倾,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过度前屈。此外,有条件者可以定制一个与桌面呈10 ~30 的斜面工作板,更有利于坐姿的调整。
3.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一般枕头高以8~15厘米为宜,枕头应符合颈椎生理曲度要求,质地柔软,透气性好,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因为这种形状可利用中间的凹陷部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还对头颈部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的作用,能减少在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
4.保持良好的睡眠体位。应该使颈、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呈屈曲状,此时全身肌肉可彻底放松,容易解除疲劳。最好采取侧卧或仰卧位,不可俯卧位。
5.注意颈肩部的防寒保暖,避免颈部负重物。
6.及时彻底地治疗颈肩背部软组织劳损,防止发展为颈椎病。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