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几乎是人人皆知的病。有人年年生冻疮,严重的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冻疮一般在3~5度的低温和潮湿环境中发生。冻疮不仅在我国北方十分常见,而且在华东、华中等地也不少见,一次发生后常易再发,这是与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或抗寒能力较低有关。
冻疮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大多在暴露部位及肢体末端,如耳壳、面颊和手足等处。开始时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继而发紫、肿胀,遇冷便有刺痛。有的可起水泡,水泡干后便会结痂。痂皮脱落后痊愈,患病部位的皮肤颜色会加深一些。
冻疮是局部的冻伤。全身的冻伤多发生在寒冷地区的室外工作者,偶尔见于冷藏库等意外事故。全身冻伤者由于身体表面的血管收缩,皮肤苍白,轻者寒颤,严重的可有反应迟钝甚至危及生命。冻伤发生后应立即予以复温,可将患者置于38~42度的温水中,复温后冻伤者还可能出现休克和心、肾功能损害等,故仍需送医院救治。
护理要点
◆ 严冬季节皮肤暴露处应当保护,如出门时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罩。涂少量凡士林可减少皮肤散热,也有保温作用。鞋袜大小、松紧要合适,不要过紧过小。
◆ 潮湿可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发,容易发生冻伤,因此要保持服装鞋袜的干燥,受潮后要及时更换,有利于保温。
◆ 要避免肢体长期静止不动,坐久了、立久了要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疮发生。
◆ 冬季易患冻疮的人,除皮肤起水泡或溃烂者外,可用生姜片或辣椒涂擦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可减轻或避免冻疮的发生。
◆ 对已患冻疮的部位,应加强保暖。
◆ 也可用100瓦灯泡代替红外线仪进行照射治疗。并经常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约1周后,症状即可消失,表皮逐渐脱落,不留疤痕。
◆ 如果局部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水泡出现,较大的可用不含酒精的消毒剂(如1%新洁尔灭溶液)等,清洁患处和周围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其中渗液,并涂些抗菌药膏加以包扎。小的水泡不需要刺破,经过2~2周后,水泡逐渐干枯,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已经愈合。
◆ 对已经溃破的创面,可先消毒周围正常皮肤,再用无菌温盐水清洗创面后,涂以抗菌药物加以包扎。并经常检查创面愈合情况和更换药物及包扎纱布等。
◆ 冬季室外工作者应注意休息和营养,以增加抗寒能力。有人外出时喜欢饮酒挡寒,但酒后血管扩张,增加人体热量向外发散,反而不利于抗寒,且容易引起感冒。
同行交流,不懂勿喷!
大家好,我是玉金。
每天给大家分享有实用价值的偏方,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留言或在评论区评论。有要单方的也可以私信或在评论区评论。
冻伤是机体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的损伤。低温是冻伤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潮湿,疲劳,御寒衣装,个体耐寒差异等等有关。全身冻伤称之为冻僵,情况十分危险,需住院及时抢救。
冻疮是指冬季发生于手,足,耳郭等处的非冻结性冻(冷)伤。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寒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截,血流瘀滞所致。治宜温经通络,活血化瘀。
冻伤与冻疮上面已经简单的做了解释,下面介绍一下我们所用到的药材。
冬瓜皮:别名白瓜皮、白东瓜皮
功效作用:利水消肿。治水肿,腹泻,痈肿。
茄秧:功效作用:具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治疗冻疮,用于热毒痈疮、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痔疮下血、便血、衄血等。
茄根:别名茄子根
功效作用:清热利湿,祛风止咳,收敛止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慢性气管炎,水肿,久咳,久痢,白带,遗精,尿血,便血;外用治冻疮。
蕲艾:别名大叶艾、祁艾等
功效作用:理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温经止血、清热止咳消痰等功效。
桂皮:别名山肉桂、土肉桂、土桂、山玉桂、山桂皮
功效作用: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治腹冷胸满,呕吐噎膈,风湿痹痛,跌损瘀滞,血痢肠风等。
方剂:冬瓜皮、茄秧、茄根各30克,蕲艾15克,桂皮10克。
制作法:水煎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同行交流,不懂勿喷!
首先,说自己会冻伤是不对的。亲身经历后,手长了,但之后注意保暖,就没有了。其次,冻伤是因为寒冷而形成的,所以保暖是最直接的方式。另外,冷热会加速形成过程。最后,如果不能远离寒冷,其他治疗几乎不可能消除冻伤,只能等天气转暖。所以,如果在室外工作,一定要做好防护,用手套什么的。
生姜是一种驱寒物质,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用生姜擦冻伤可以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减少冻伤的发生,但这种方法适合早期冻伤。冻伤开裂下雪时,不建议用生姜擦手。
上大学的时候,宿舍有个东北室友。看到我的手有冻疮,我向他推荐了他一直给我用的冻疮膏。冻疮膏味道鲜美,清香扑鼻。我看了看它的成分,包括马油、橄榄、蜂蜡等。成分相当温和。涂在手上后有点粘,但停了一两分钟就清爽了,吸收挺快的。洗手后用过一次,一天3-5次左右。连续使用两周,手上的冻伤和皲裂基本恢复。之后就当护手霜用了。去年一冬天手都没擦干剥过皮,冻伤也没再生。
感觉冻僵后,有一个可以百分百犯的错误,会直接加速冻伤。当身体部位冻伤或有冻伤迹象(麻木+瘙痒)时,立即用热水浸泡/紧贴“小太阳”等取暖设备。这是因为:那些原本因寒冷刺激而收缩的血管,突然遇到过热的物体,瞬间松弛膨胀,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这是冻伤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对于已经长大的冻疮,除了药物治疗,去正规的美容院护理治疗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正规美容院的美容师专业性很强,能根据顾客的冻伤情况对症下药,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且护理时间短,护理技术专业,护理成分强,治疗效果显著。
手起冻疮是不能用冷水洗手的,因为这个时候自己的手部的皮肤还是非常的敏感,如果用冷水来洗手的话,会更加的刺激皮肤上的冻疮,最后会导致自己的冻疮变得更加的严重,建议大家洗手的时候,最好是选择用温水来进行清洗,水温大概控制在30度左右就可以了。
冻疮往往会发生在天气比较寒冷的季节,手上长冻疮之后,给我们的生活还是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为在生活中很多的地方都会用到手下面,而且诱发冻疮的因素有很多,有气候因素也有个体因素,下面就跟大家讲解一下手起冻疮之后要如何护理。
第一,换上冻疮之后,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多注意保暖。外出的时候,尽量不要让皮肤直接暴露在外面另外,特别是注意手脚等暴露在外的部位,不要被冻伤。每天可以用温水多敷一下自己的手,一般1到3周之后,自己的手就会慢慢的痊愈起来,切记不要触碰太热的水或者是太凉的水。
第二,平时的时候可以多锻炼一下自己的身体,改善血液的循环,经常运动的话,对于预防冻疮也是有一定的帮助。平时也可以多做搓手的动作,这样对改善双手的血液循环确实有帮助。
冻疮虽然不是什么很大的疾病,可是冻疮带来的疼痛还有昂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在冬季来临之前,我们大家就应该做好防护措施,以免患上冻疮了,我自己每年在冬季来临的时候就会提前准备好护手霜,另外,大家如果要出门的话,一定要佩戴好口罩,手套,耳罩等等另外,冻疮一旦出现之后,是很难有效的治好的,一般都要等到第二年开春才会慢慢的好起来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
病因:系机体对寒冷发生的异常反应。
症状:好发于手足、面颊、耳廓等末梢部位。
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有些人的耳朵就要长冻疮,这是因为耳朵的血液供应比其他部位少,除耳垂有脂肪组织可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较薄皮肤包着软骨,里面的血管很细微,保温能力较差,因而很容易冻伤。预防耳冻疮,除注意耳部保暖外,经常用手把耳朵搓至发热也是很好的办法。
治冻疮的良方
1.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
2.“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冻疮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没有了。
4.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后将药膏紧贴在患处皮肤上,一般贴24小时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皮肤破溃或过敏则不宜贴敷。
5.治冻疮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时间长,见效慢,而用云南白药治疗有良效。其方法是:冻疮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
6.伤湿止痛膏的妙用治冻疮:伤湿止痛膏可用于未破溃的冻疮引起的皮肤红肿、痒痛,先用热水洗净局部擦干,然后贴上膏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还有它的新用途,对冻疮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现的疱块消除了,半月有余治好了冻疮。冻疮患者不妨一试。
8.风油精治疗冻疮: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在冬季来临时,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可预防冻疮。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黄瓜时,用瓜蒂反复擦常发生冻疮的部位,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
10.香蕉:每晚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皲裂处,涂擦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2次,数天即愈。
11.冻疮初起时,用热醋涂抹,醋干后,再行涂抹,一日数次,可见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冻疮、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即可马上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这是因为啤酒中维生B1、B6有抗神经炎、皮肤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功效。冬天坚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疗冻疮、脚气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