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亲均有遗传过敏史,其子女发生遗传过敏性疾病的机会比双亲中只有一方有遗传过敏史的要高。近来发现染色体11ql3部位的基因与本病的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相关。在免疫异常方面表现为血IgE增高,近来研究指出皮肤朗格汉斯细胞具有高亲和力IgE Fc受体(Fc e RI)。“吸入性”抗原进入遗传过敏性皮炎的皮肤,引起朗格汉斯细胞的活化,释放IL-1β使异位性特异的T辅助细胞亚类TH-2活化而产生IL-4、IL-5等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产生IgE,同时IL-5是人嗜酸性白细胞分化与增生的重要细胞因子。
在遗传过敏性皮炎患者中,由环境变应原(屋尘螨,花粉)斑试引起的湿疹样皮肤反应的表现与皮肤迟发相反应(cutaneous late-phase reaction)相似。在皮损中有嗜酸性白细胞浸润,故认为IgE介导的“接触性过敏”,在遗传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生理药理学方面,患者白细胞和表皮细胞对β肾上腺素能性激动剂的反应迟钝,所产生的cAMP水平及抑制表皮细胞核分裂功能降低,β肾上腺素能性受体与β兴奋剂亲和力下降,a肾上腺素能性受体比率增高等。此外尚发现单一核细胞内cAMB磷酸二酯酶(PDE)活性增高,从而使cAMP水平下降。
大家都知道,过敏体质对于宝宝健康来说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常见的;有时会瘙痒难忍且易复发,湿疹是怎么引起的,那么,宝宝过敏体质与湿疹的关系是什么?婴儿湿疹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过敏体质与湿疹的关系是什么
1.遗传因素
婴儿湿疹是特应性皮炎婴儿期的表现,爸妈如果有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患儿存在免疫学异常。
2.蛋白质过敏
高蛋白饮食可能会成为引发婴儿湿疹的外在致病因子。有些妈妈曾经在妊娠期十分注重营养,以高蛋白饮食为主,还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也可能会使患儿湿疹加重。
3.环境因素
(1)室内温度、湿度对婴儿湿疹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患儿在炎热的夏季、其他季节室内温度过高、用热水洗澡、穿衣服过多、不注意卫生都可能会使病情加重。
(2)有些妈妈把宝宝的尿布等衣物在家中晾干或烤干。
(3)有的患儿对日常生活用品过敏。
(4)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
(5)患儿吸入尘螨、花粉,接触各种刺激物,食用高蛋白食物。
(6)应用某些药物也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4.心理因素
由于害怕湿疹复发或病情加重,爸妈经常担忧宝宝对某种物质可能过敏。
5.差别城乡。
据报道,农村的发病率低于城区,这说明农村生活及卫生条件差,妈妈的饮食状态对宝宝的影响不大,温度、湿度都低于城区,避免了对诱发湿疹的影响。
婴儿湿疹会逐渐减轻,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仍有顽固性湿疹的,我们称为特应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
AD又称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特应性)皮炎/湿疹,与变态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儿童最为常见。
2. 它是一种慢性皮肤炎症反应疾病,伴有瘙痒、鳞屑、干燥及皮肤炎症等特征。
3. 除有特定的湿疹临床表现外,本人或家族中可见明显“Atopic(特应性)”特点:
1)有容易罹患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的家族性倾向。
2)对异种蛋白过敏。
3)血清中IgE值高。
4)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
4. 剧烈瘙痒、皮肤干燥,导致家庭成员不得安宁。
孩子有顽固性湿疹首先应该找到医生,根据病史、家族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是否为特应性皮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与湿疹治疗相同的药物治疗,同时观察或过敏原检查找到可疑的致敏原,通过避免接触或食入致敏原以减轻皮肤表现。在这里要提醒家长:食物是本病的重要致敏原,但排除食物时要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不要长期盲目不吃牛奶、鸡蛋、鱼虾肉等,因为对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营养不良要比特应性皮炎的危害还大。
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皮肤很干燥时
,对较轻的患儿可以使用硅霜等各种无色无香味的润肤霜膏涂抹在局部,较重的则需要使用油性较大的凡士林等软膏涂搽,可以起到隔绝外界刺激、保持皮肤水分、软化皮肤的作用。如果瘙痒明显
,可以短时间、小面积地使用含有皮质激素的软膏,但不能长期使用,以防止局部出现毛细管扩张、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继发感染等副作用。
另外,日常的皮肤护理还应做到--
l 对皮损处应避免热水及肥皂的刺激;
改香皂为沐浴露;虽然人们曾认为洗澡或使用肥皂会加重特应性皮炎,但越来越多的证据与这个观点相抵触。夏季每天游泳或洗澡、冬季隔日游泳或洗澡,然后大面积使用润滑剂,有助于皮肤清洁和保湿。温和的清洁剂有助于减少细菌的定植和继发感染的危险性。这些清洁剂的使用应该限制在细菌最可能旺盛生长的部位,如腹股沟、腋窝和脐部。
● 建议服药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应避免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可以采用保护措施,防止皮肤受到外界环境刺激物或搔抓的刺激。带长袖并能裹住足部的宽松合体的纯棉衣服很有好处。
● 婴儿期应特别注意调整饮食,喂奶过饱、营养过度均会导致消化异常;
● 患病期间如果瘙痒严重可以试用抗组胺药物,不要在患病期间进行预防接种。
目前的治疗技术还不能彻底治愈特应性皮炎,但随着年龄的增大,约75%特应性皮炎患儿在10-14岁时有所好转。少数儿童会逐渐出现成人的慢性疾病。
刘晓雁:75%特应性皮炎患儿在10-14岁时有所好转;其余的儿童会逐渐出现成人的慢性疾病。受累的主要部位包括臂、颈和腿的屈侧皱褶处。慢性皮炎可以局限在手或足部,但有些患者会反复出现泛发的皮疹。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